向死而生,殡葬业也有很多新玩法!冷冻遗体、太空葬礼、环保墓地......#清明专辑#
“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二次元时代,人们对葬礼要求也越来越高,不少人开始追求个性化的葬礼,让人生旅途的最后一程也精彩纷呈。在清明节来临前夕,让我们看看,殡葬业又有哪些投资机会呢?
照片截取自电影:《非诚勿扰》
中国殡葬业千亿级市场仍在增长
根据国家统计局统计显示,中国每年将近1000万人死亡。殡葬服务业主要包含出殡和葬礼两笔费用,根据以下基本的殡葬费来计量,按照出殡最低花费3000元,葬礼最低花费7000元,不包括其他增值服务,中国殡葬业一年最少也是千亿级的市场。
此外,目前中国老年人口将近两亿,当一个国家或地区65岁以上老年人口占人口总数的7%,即意味着这个国家或地区的人口处于老龄化。从以下图表可见,中国65岁以上老年人口逐年递增,老龄化比例早以破7%。预计在 2050年我国 65 岁以上老年人达到接近 3.6 亿峰值(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这意味着死亡人数会逐年攀升,殡葬业蕴藏着巨大的商业价值。
殡葬业高度垄断 进入门槛高
虽然中国殡葬业市场巨大,但是整个行业国家高度垄断,并没有完全市场化;开一个殡仪馆需要民政部门层层审批,大部分殡仪馆和墓地都为国家所有。另外,由于政府对新增墓地的供应日趋紧张,像殡葬业龙头企业“福寿园”、“安贤园”想寻求扩张目前也只能并购已有墓地。
此外,政府对殡葬业有一定要求,对于基本殡仪服务采取政府定价,包括遗体接运、遗体存放、遗体火化和骨灰寄存都有规定。民营企业也不能保存、火化、埋葬遗体。因此,想要进入殡葬业,大部分企业都只是抓住了产业链上的某个小环节,比如寿衣店、花圈店。
殡葬业私人个性定制渐成气候
现在50、60年代的子女,都已经是80或90后了,随着观念的变化,年轻人对殡葬的理解,早已经不同于过去。就未来的殡葬用户而言,创造性的产品服务或将是未来的一个趋势。
传统的殡葬非火葬即土葬,而诸多个性化定制服务却蕴藏着巨大商机。譬如已经有殡葬业公司从遗体中提取碳元素做成人工钻石;还有的公司帮助客户在死后执行冷冻计划,等待未来的科学家找到复活办法。
美国Alcor公司就是全美最大的人体冷冻保存服务企业,他们所采取的方法就是将逝者存入一个巨大的热水瓶形状容器,保存在冷却的液氮里,然后等待未来的科学家将其复活。应客户要求,Alcor 也可以冷冻宠物。截至到 2015年7月31日,Alcor 已经冷冻了 139 名客户,同时他们还有 1041 名成员正等待在死后被冷冻。
中国知名儿童文学作家,著名科幻小说《三体》的女编审杜虹就耗资75万人民币,死亡后行了冷冻遗体手术,等待未来可治愈胰腺癌的一天再解冻复活。她也是中国冷冻遗体的第一人。而在《三体》中,云天明通过取出大脑用冰冻技术保存,最终通过三体人的克隆技术成功复活。
科幻小说是不是要变为现实了呢?50年后咱们拭目以待。
太空葬礼如今也成为了众多用户的选择,美国有数家公司就已经推出了这项服务。Elysium Space通过将逝者的骨灰装入唇膏大小的容器,每份装7克左右由火箭搭载投放到太空中,让骨灰在近地轨道环球飞行30到50圈,最后变成一颗炽烈的流星坠入大气层。整项太空纪念服务包括除了收集、运送骨灰到太空,客户还可以用 App追踪故人在天体中的位置。
不可思议的是,太空葬礼这个方案在1997年就有人成功实施了,目前,这个项目吸引着大量航空爱好者,根据专门从事太空葬礼业务的美国得克萨斯州休斯敦“太空服务”有限公司的估计,在2015年之前,全球每年举行的太空葬礼超过1万个。
近两年,还有一些和葬礼业务相关的初创企业拿到了融资。比如遗产规划公司Everplans。这家公司就抓住了“解决遗嘱财产纠纷“的痛点,开发了存储遗嘱这一功能,并且根据立遗嘱人的意愿,遗嘱选择对部分人可见,这些文件一经建立就会获得类似银行密码技术的保护。而Aftersteps这家公司在此基础上,开展了遗嘱的实施服务。包括器官捐献,宠物的托管等。而My Wonderful Life 这家公司还提供设计自己死后的纪念标志、选择葬礼时自己想听的音乐、照片、录像等。用这种方式,将悲痛的死亡变成了温柔的告别会。
殡葬业作为服务业其实极具创新潜力,产品线从寿衣、灵堂用品、答谢礼品、花篮花圈、骨灰盒都可以花样百出。定制艺术墓、请名家定制雕塑墓,再到遗产规划实现。一旦形成自己的特色,殡葬O2O将可以依靠其品牌优势爆发巨大能量。
目前“福寿园”就推出雕塑墓,雕塑部分是雕塑家与家属直接交易,产权也归家属所有,有些雕塑墓高达100多万。而“福寿园”则收取墓地占地费、管理费和一些衍生服务费。
可能有人会说,对于创新殡葬业,道德伦理问题会是国内最大的瓶颈。我们的传统文化是否会产生排斥?比如就太空葬礼而言,很多中国人都信奉佛教,在一个讲轮回的土地上,或许没有多少人愿意把自己的骨灰分成小份送至太空,可是数十年后,随着墓地越来越稀有,价格越来越贵,届时是否会突破传统呢?我们认为概率很大 。
今年初,由民政部、发展改革委等9部门就联合印发了《关于推行节地生态安葬的指导意见》,明确首次提出“鼓励家庭成员采用合葬方式提高单个墓位使用率。”“家庭成员合葬”,目的是为了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
此前,对于土地资源更少的新加坡、香港、日本就已经推出“环保节地葬”的概念,呼吁多以海葬、草坪葬(将骨灰装在可降解的筒里,葬入泥土,覆上绿草)和壁葬(将骨灰盒放在壁式柜中)为主要殡葬形式,减少污染和对土地占用。
对中国来说,我们也将面临土地资源越来越少的状况。对于那些热爱生态、保护自然的人来说,把他们安葬在大自然,灵魂就安置在一颗树边上,是否就可以减少乱砍伐树木的现象,城市外的森林是否可以通过这种道德枷锁来保护?
创新殡葬业是一个大商机,如果可以定制自己的葬礼那将是多么有趣儿,不受过去也别受未来约束,愿我们人生的最后旅行也精彩。
你想以什么样的方式为自己的人生画上一个完美的句号呢?你想好了吗?
本文由小村资本(微信公众号:Smallville-Capital)授权创业邦(微信公众号:ichuangyebang)发布,转载请注明作者信息及来源,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