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能卖出去房吗?开发商如何转型互联网?

创业邦  •  扫码分享
我是创始人李岩:很抱歉!给自己产品做个广告,点击进来看看。  

记得笔者去年在《90后美容创业者干货分享(三):闹心的App赔钱也得做》一文中对于美容行业急于寻求转型,扎堆做App的情况从需求、成本、市场前景等角度进行了分析。那么同样的规律是否适合房地产行业呢?答案是肯定的,从美容院到开发商,这股扎堆App的虚火,是需要冷静的。

需求还是虚求?开发商做App根本不是差不差钱的事儿

一个根深蒂固的、严重依赖线下的传统行业,听闻互联网冲击,转行做App,开微店,这样的故事大家已经听出了耳屎。从鲜花,外卖到美容,按摩,但这些行业相对而言还是属于消费频次高的刚需行业,但对于房子这种一次性的购买产品而言,一个App对用户的购买意向能有多大影响?有关需求以及虚求的讨论也从未停止,一种是我有这个需要,比如通过App预约客户,线上看房,前期咨询等,这叫需求。另一种,因为龙湖做了,恒大做了,所以金地要做,天朗要做,我们把这一类归为虚求。

那么有人就说了,开发商又不差钱,就算是虚求又如何,你所说的研发,推广需要的45w在开发商眼里就是一套房的事儿。那行不说有没有钱的事儿,就说开发商做的App,有多少人会用呢?这总是实打实的。足够多的使用人群才能带来知名度,才能筛选出有效客户,促成转化率,达成成交量。对于一个房产类的App而言,肯定是想通过平台本身载体承载更多的传播内容,在一个开发商的App里,可能会涉及到各种优惠,各种活动,各种预约。

但作为用户而言,我关注的功能却很单一,就是查一下你的房价,这种简单的需求随便百度就能知道,为什么非要费那么多时间流量去看,频次低,意愿弱,没有那个需求,这才是开发商做一个App真正难的地方,用户的需求太弱,任凭你再有钱也是很难推起来的。就算是各种咋补贴作用也不大,它并不是一个刚需高频次的需求,你提供的任何补贴任何宣传,对于用户一下子掏几十万下单的风险成本相比不值一提。本来可以百度就可以看到的东西,非要通过搜索——下载——查找——框选的步骤,这与用户的需求和习惯相背离。

有一个一样的作死案例就是早餐做App,同样的规则,一个度娘就能搞定的事儿,非要做个App,不是多此一举么。说的很中肯,需求是所有用户的出发点,弱需求与无需求的App平台,笔者的建议就是直接停掉,该干嘛干嘛!因为根本装不进用户的手机里。

有数据统计,在一个中度用户的手机App清单里,BAT三家的产品几乎占据95%以上,而作为一个有意在App市场中争得一席之地的开发商,就是要在剩余的5%里与陌陌网易新闻、360云盘,京东知乎美团饿了么等王牌二线应用抢市场,和PC端不同,用户不鸟你的App不访问你网站就行,但在移动端,如果没有强需求,手机里宝贵的那几个位置是轮不到你的。

房产类App涉及的四个方向 以二手房租房为主

那么,房子作为所有人的强需求,围绕房子的App自然不会少,这些前辈的经验对于急于冒进的开发商是很有参考意义的。在这里,我们把房产类的App分为四类:1、媒体中的房产板块,2、垂直的房产媒体App,3、房产周边行业App,4、开发商App。

第一类指的就是各大门户网站独立出来的房产频道,以往是在网站的一部分,网站移动化后成为移动端的一个栏目/板块,包括网易,搜狐(焦点),腾讯新浪(乐居)。通过整个大的App平台流量支持,在房产中做新闻动态,项目推广,植入广告等,同时按照城市IP定位的原则,在一个板块中集合全国所有区域的内容,按照用户的IP地址不同分类推荐。

第二类指房产类的垂直媒体,比如搜房,链家,中原地产等,因为网站本身就是做房产的,很自然就过渡到移动端,内容与移动端相仿,包括房源信息,项目详情,在线预约以及经纪人展示。与第一类侧重内容本身的定位不同,此类平台侧重于功能性,比如用户通过App报名活动,预约看房等,也是在房产类App最为独立垂直的。

第三类的范围就很广了,可以说基本囊括了租房(新房,二手房,办公室)等,以赶集和58为代表,虽然说是综合性平台,但是租房板块的比例在其中占据了大半数,虽然是整个网站的一个板块但囊括了整个市场所有项目的介绍,用户评价,以及最新的动态,但从数据量上而言是最多,凭借着整个平台的巨大流量,在所有和房产有关的App表现不俗,无论从用户数量,成交比例,以及影响力上也是最大的。

最后一类的就是开发商自己开发的App,我们归为两种,第一是大的全国性的房企开发的面向全国项目的移动端产品,涵盖品牌宣传,产品简介,业主论坛,物业保修等板块,特色是后期服务。第二种就是开发商为促成成交开发的,主打项目介绍,活动组织,最终目的只有一个就是通过这个宣传渠道,让业主上门,把房子卖出去。

一个以卖房为目的的房产App 能做到什么程度

本文讲的地产商做App,其实说的就是第四类情况,以销售为目的,促成项目成交,用户到访的模式。最早对于这种模式笔者在观念里是直接pass的,直到上周接触到几个开发商,对于给单个项目开发App还颇有兴趣,确实印证了存在即合理的需求。基于这种定位下,这个某某项目的App其中能承载什么功能呢?总的来说就是楼盘详情和活动公告,一部分包括本地房产销售信息汇总,但只是少数。本来通过一个App实现网页上楼盘库的功能,这本不是一个技术问题,而是一个事件问题,常规的一个楼盘库需要的数据包括项目详情页,图片页,户型图页,用户评价页,业主论坛等,按照搜房App的数据库,就西安本地500多个项目,每个项目分别建页面,单独填充,分类维护,涉及到的数据量在万条以上,数据量是比较大的,因为这也是从用户的使用需求看,就决定了这一定是一个大而全的内容库,用户需要在这个平台看到本地所有项目情况,了解到各家不同的优惠政策。

再看单个项目(组团项目),在楼盘详情上与前者类似。无非就是项目价格、地段,优势,样板间,户型图等,在这个基础上,拓展使用的体验,比如样板间可以360°查看等,总的来说可玩的地方不是很多,并且这部分与搜房等媒体的功能重叠,用户也不会选择专门在你的App上查看,一方面数据太少,另一方面公正客观性无法保证,大家的观念还是停留在你的项目你肯定说好的状态下。反倒是工具性与活动类的功能更为合适。比如通过App可以直接叫车上门接送,点击项目,可以查看周边十个竞品的价格情况或者选择户型,面积区间,直接可以算出项目的优惠,价格等。

再说活动,目前的房地产营销趋势,已经从信息营销转向活动营销,归根结底就是转化率的问题。以往的方式就是在各大网站上漫天投广告,招募业主,但点击量寥寥,能到现场参加活动的更是无几。这种打广告的方式到是成了一种鸡肋,所谓不能不打,但打又没卵用。就和每年的住博会一样,开发商明明知道并没有多少业主会去展会上买房,但是迫于政策市场的需求,还是得按时参加。在这种情况下,完成销售存量的任务就放到了活动身上。笔者举个例子,在西安有各家房产媒体,关于谁用户最多的争议是口水仗,但从开发商的反馈评价最好的就是活动公司,相亲会,红歌会,粉丝见面会等形式吸纳的业主上门量是最多的。

市场是决定需求的最终砝码,这种成交渠道的变化,也迫使开发商更加希望通过App实现活动告知,联系,报名等功能,像上门预约,用户报名信息等功能是很难通过第三方平台去实现。对于一个以活动营销为主的开发商,做这个App就显得比较重要了。对于组团类项目即在单个城市有多个项目的情况,就更加必要。首先一个渠道可以统一所有项目的活动通知,开发商口径,数据互换等,极大的减少了交流和管理成本。第二对于业主信息,用户信息等关键数据,也避免了交给外包公司后信息的流失问题,很多人说会和第三方签署保密协议,但了解房地产的人都知道,这就是空头协议,第三方公司拿到用户信息转介后的佣金可是比你给的佣金高得多,并且,既然是第三方,能服务你也能服务别人,你的活动方式,业主信息也会变成共用的,从而壮大第三方,对自身弊大于利。

H5足矣App多余 传统行业转行互联网切莫冒进

那么对于较小的开发商,没有足够的项目支撑,也没有足够的人力成本去运营,但又想实现App上的功能,比如活动组织,约车等。借助第三方渠道可以,但风险上文已经说过。比较折中的方案是时下盛行的H5界面,尤其是在活动组织上,比微信,App,网站等宣传渠道,效果来的更直接,用户的排斥性也更小。那些屡屡刷爆朋友圈的游戏就是证明,还记得“围住神经猫”,上线微信朋友圈3天的时间便创造了用户500万,访问量超1亿的神话,其中不乏房产类的植入。而像开发商常用的较为简单的H5页面,像活动的邀请函,手机微杂志、广告页、场景应用、海报画报等通过H5形式展现,用户接受度也更高,网上的maka,初页,易企秀等免费软件也很多,成本较小,用户转发率也高,成本控制起来也容易。App多余H5足矣,也是基于这种状况下的得出的观点。

从美容业转行房地产,二者都有一个属性,就是对于线下资源依赖严重的行业,同时用户也不太乐于通过线上去消费,我们归类为传统行业。关于传统行业转型的文章,网上一抓一大把,有鼓吹趋势的,有宣扬方法论的,但归根到本质,笔者觉得是心态的转变。心态是可以影响到决策以及态度的。这个心态就是稳妥谨慎,不要急于冒进。在自己接触到的要开发App的客户里,无论是开发商还是美容院或者超市便利店,有这样一样心态非常可怕,那就是看到别人在做,我也要做,说到底就是跟风的心态,大家都知道做App火能赚钱,所以我就跟进,但从商业规律而言,收入的高低和本身的劳动量是不成正比的,和承担的风险息息相关的。正常的逻辑下,应该是你需要它所以去接触它,而并非别人在接触,我也得接触。

笔者前一阵和一个开发商营销负责人交流,它说自己现在客流很好,现在想强化活动,想做一个告知项目业主活动的的App,问及为什么要做,回答却是大家都在做!虽然是一句玩笑话,但也折射了很多人选择平台的普遍出发点——大家都在做!当这种大家都在做成为一种习惯,那么最终就变成一种奇怪的规则,因为我要卖房,所以我要做App,App能卖出去房吗?不知道,这归根到底就是心态的失衡。

开发商转型互联网,是个大话题,做App是个小事件,也是典型事件。笔者观点H5足矣,App费钱无用。希望能给还在彷徨中的小开发商们一点提示,降房价才是用户的刚性需求,营销搞的再花,房价不降,用户还是不会买单的!

本文由作者杜大能耐授权创业邦独家发布,转载请注明作者信息及来源,违者必究

随意打赏

提交建议
微信扫一扫,分享给好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