硅谷的肮脏内幕: Airbnb创始人为何七次被拒?
文/金错刀(微信ID:ijincuodao)
编译/Max(微创新学院案例中心编辑)
美剧《硅谷》影射出硅谷的各种肮脏内幕比如种族歧视、互相抄袭、商业潜规则等。Arlo Gilbert是硅谷投资者、发明家,不久前他在Mediun上写下下面这篇文章,他认为在高科技异常发达的硅谷,完全人为操控的风险投资是硅谷风投肮脏内幕。我们经常诟病中国办事靠人际关系,但是在硅谷,这样的现象更严重。
Arlo Gilbert发现,在Airbnb估值150万美元的时候,创始人Brian想融到15万美元,可是被风投们以各种理由拒绝了。现在,Airbnb估值超过250亿美元,那些当时拒绝Brian的风投们想必早已肠子都悔青了。
你觉得高大上的风投其实是这样的
先不要去管Airbnb,设想这样一个场景:在某个角落里有三个团队(带头人分别是:张二狗、李铁蛋、王大锤)正在解决一个问题。然后他们找到了解决这个问题核心技术,而这个问题至关重要,如果成功解决了,他们就能够升职加薪出任CEO迎娶白富美登上人生颠覆,说不定还能改变世界。而发现这个团队的并且在早期进行投资的投资人会被尊称为先知。
但是,在这几个创始人周围没有任何投资公司,这样根本没有人会发现他们。没有银子,就不能雇佣工程师、销售员,也没办法改进基础设施。这些柴米油盐的问题最终会消磨他们创意,他们的公司会走向死亡。但这并不是我要说的肮脏内幕。
现在,张二狗、李铁蛋、王大锤有以下几个选择:
1. 申请加入孵化器,可能会被拒绝,然后花三五个月的时间学习如何向风投推销自己的点子。
2. 搬到硅谷(至少是暂时),放下手中的研究的项目,一门心思去融资。他们需要见形形色色的人、握各式各样的手、喝口味各异的咖啡。为了迎合投资人的想法,改创意提案改到手软。在接下来的一段时间里不断重复上述的事情,直到融到钱或者直接放弃
在沙丘路(硅谷众多风投公司聚集地)的一间风投公司里,张二狗、李铁蛋、王大锤正在向一个风投介绍自己的项目,风投觉得张二狗脑子很灵光,挺欣赏李铁蛋的MBA学位,觉得王大锤萌萌哒,因此他听的很认真,但是偶尔也走神。
“我昨晚真不该喝那三杯该死的马蒂尼”
“这创意真牛逼”
“这个想法好傻逼”
“说完了吗,劳资要去尿尿”
“这个想法一般,但是我要把日程排满,好让人觉得我是一个牛逼的风投”
上面这些就是风投们在听项目提案的时候,大脑里闪过的想法。
如果风投觉得这个想法还不赖、团队也ok、时机也合适、关键是也比较符合自己的投资理念,他就会安排下一次会面。
如果一切还比较顺利,风投的流程大概就是下面这个样子:
1. 工作人员看各种材料,然后筛选
2. 工作人员会见团队,听他们的提案
3. 工作人员评估投资机会
4. 工作人员通知已经筛选过的团队过来接受更牛逼的工作人员的第二次投资机会评估
5. 工作人员审核
6. 工作人员再一次会见团队,签订协议。另一个工作人员去把钱打入账户
在一次午餐上,一位和善的中年人看着张二狗、李铁蛋、王大锤的提案,这个项目是她的一位朋友推荐给他的。他喜欢这个项目,几次会面之后,他把这个提案发给朋友们评估了一番,最后挂在网上。他的天使投资清单上又多了一个新成员。
硅谷肮脏背后:人际关系主宰
投资人人脑必须清晰、集中、知识面广、充分了解创业的生态系统,并且能够评估手中的项目。那个做提案的人必须说的天花乱坠,才能赢得投资人的青睐。
这就是硅谷的肮脏内幕。尽管他们口口声声说“软件吞噬世界”,但是做法却背道而驰。创业投资还跟二十年前一样由人际关系主宰。硅谷想尽办法让一切变得高效、自动化,除了投资这件事本身。无论是风险投资、孵化器、传统天使投资、网上众筹,你的创意好坏是一个方面,但更大的部分是你认识谁,你的忽悠能力的高低。这就是问题所在。
投资自动化
投资自动化并不是一个新的想法,黑箱交易(Blackbox trading是世界上第一台移动式的虚拟化数据中心,外观上是一个被漆成黑色的集装箱,方便进行海运和陆运。)已经存在了很长一段时间并且超级成功。如果你还没读过那篇名叫《13亿美元天使投资的奥秘》的文章,去读一读。当黑箱交易刚面世的时候,人们认为电脑不可能干得了这活,但是他们错了。
类似地,如果你认为电脑不能挖掘、评估并完成早期的风险投资,那么,你错了,电脑干得了这活,而且能够比你干的更好。大数据与机器学习的进步,让早期投资成为可能。
l 电脑能比人更好地评估一个市场
l 电脑能够比人更好地评估一个创意
l 电脑能够比人更好地动态评估一个团队
l 电脑比人更公正
l 电脑不担心它的下一笔资金
终有一天,风险投资会实现自动化,系统能够自动发现、审核以及投资初创企业。某个风险投资家意识到这个趋势无法避免,并且对它进行投资,然后他就是这个领域的先知,他能够在那个新世界里,有限合伙人会选择算法而不是选择人….直到有一天他也被机器取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