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股市:为什么大太监比小太监有钱?答曰,人家割的早
文/金错刀(微信公众号:金错刀)
股灾话题已经占据了所有头条和朋友圈。
特别是7月7日。全部A股:2776家,下跌家数:1931家,占比:69.56%;其中,跌停(10%)家数:1735家,占比:62.50%;停牌家数:761家,占比:27.41%。
科技大佬也成为重灾区。彭博亿万富翁指数最新数据显示,全球亿万富翁总财富相比前一日减少329亿美元。BAT继续领衔,净财富全球排名第18位的阿里巴巴 创始人马云财富蒸发6.47亿美元,净财富全球排名第43位的腾讯创始人马化腾财富蒸发12亿美元;净财富全球排名第137位的百度创始人李彦宏财富蒸发 5.76亿美元。
我的朋友圈也是一片哀嚎。好几个人发红包,标题是“微弱地证明还活着”。
转发最多的段子是:为什么大太监比小太监有钱?答曰,人家割的早。
我这段时间也是一身冷汗。
我是不炒股的,但买股票,属于价值投资型,感觉靠近底部了,就买一些,基本上长期持有,银行股居多,没时间去炒股,这波股灾,四周内下跌26%,我持有的股票也没感觉下跌多少。
前段时间,上证指数4500点左右时,在一个群里,我说是不是可以抄个底了?有人提醒说,有可能到3900点,经济学家马光远是一个唱空派,他告诉,有可能到3600点。
当时觉得不可能,但很快就跌倒3600点。为此,我还专门到马光远的微博上,转发了他一条微博“我们唱空救了多少人,你们唱多害了多少人?”
7月7日后,又跟马光远聊起,他说:3000以下没商量。
今 天不是聊股市底部的,目前的情况,任何底部论都不靠谱。我想换个角度说下A股,我也建议创始人不要炒股,耽误精力不说,不一定跟回报成正比。但是,要关注 A股,就像汽车之家创始人李想说的,二级市场紧密关联一级市场,2008年融资很难,签了协议的也反悔了,因为基金的LP根本就给不上来钱。
我想说下,我以及我朋友圈对A股的一个关键词,一个字:凶险的不正常。
这拨股灾最大的特点是不正常,第二才是凶险。本轮大跌是由杠杆资金引起,这是A股市场的“新事物”,对所有参与方,不管是投资者,还是监管者,都极为陌生,结果就是“凶险的不正常”。当我们还以过去正常的投资思维去参与一个极不正常的市场,就是大错乱。
我 看到一个20年经验的投资经理刘强,写了个反思的话:整整两周时间,我没有发一篇微博,为什么?因为我在痛苦的反思!此次股灾颠覆了我的很多投资原则,让 我感到无所适从,甚至多次怀疑自己是否还适合这个市场?这次短暂的牛市,冷静下来,我开始反思自己的不足,慢慢发现其实问题的核心还是出现在自己的几大性格弱点上。
暴跌的根源在哪?这个有很多说法了,有国外黑手派,有温州势力说。
我的朋友圈转发最多的是高盛ETF首席申毅在第一财经的一个访谈,他是做空股指的高手。申毅说:不是金融危机,是流动性危机。他意思是要救的是流动性,而不是控制流动性。不能停股指期货,要有套保盘,但需要一个有担当的角色站出来,画一个指数底线,所有到这个底线的,那个有担当的负责接。以一顶百。要不所有票都救,国家也没那么多钱。当前必须划出一个底部红线,大家才能停止恐慌。
我认为,股灾的蝴蝶效应会波及VC投资。我也看到一些BP,APP很粗糙,盈利模式不清晰,天使轮估到5000万的已经是很正常的。好多创业项目,都是靠的资本的热启动,还是要回到产品的基本面上,那些经历过冷启动的口碑级爆品才会更具竞争力。
最后,一个投资老鸟深刻自省后送我的一句话,我送给大家:我的基本原则是我认为自己的智商根本判断不了底在哪里,所以绝对不会在不确定的情况下拿自己的真金白银去赌底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