吖咪:如何在美食领域玩转共享经济?

创业邦  •  扫码分享
我是创始人李岩:很抱歉!给自己产品做个广告,点击进来看看。  

共享经济正在入侵日常生活的每个角落,衣食住行似乎只有衣服的共享略显难为情,行有uber,住有airbnb,在美食方面,创业邦采访了成立7个月估值已达3亿元的吖咪,看吖咪是如何做美食的共享经济的。

如果创业讲出身的话,吖咪属于“非屌丝”的那一拨。吖咪背后是有着电商界屈臣氏称号的易积电器,而之所以会介入这个领域,也正是由于易积电器运营过程中的对用户需求的发现。

(吖咪创始人季攀)

“我们去年11月份试着做了一场线下的酸奶趴,效果特别好。” 吖咪创始人季攀说道。

易积电器经营各种小家电,有几百万会员,会员运营中,有各种线上的qq群,微信群。然而用户,尤其是厨房家电用户,总是反馈,线上的交流不过瘾,线下需求很旺盛。

在酸奶趴试水过后,2015年年初,吖咪正式成立,并在天使阶段获得IDG、挚信、启赋等投资机构的投资。

目前做私厨共享经济的,国外有eatwith、plenry、feastly,在国内有我有饭、回家吃饭、妈妈的菜等。在模式上,又分为中高端私厨平台和基于LBS到小区周边人家里吃家常菜两种。

吖咪的做法又不一样。吖咪厨房社交平台,目前有厨艺课堂、私人饭局、美食派对三类服务。

厨艺课堂,吖咪内部称为“课”,主要是培训教育课堂,用户可报名参与厨艺大咖开设的不同品类的厨艺教学课。

私人饭局,吖咪内部称为“局”,主要是厨艺及自家餐厅共享,陌生人上门吃饭,inside自己家里。

美食派对,吖咪内部称为“趴”,主要是厨艺共享,但outside自己家,大家在外边找场所聚会。季攀表示,这点是中国特色的,中国用户并不太适应到陌生人家里吃饭,就有了这一变体形式。

据季攀介绍,在具体运作当中,每个城市的情况都不一样,比如,在广州这样的移民海归较少的城市,“趴”会比较多;在北京、深圳这样移民海归多的城市,“局”会比较多;而在上海,本身就有1万对家烘培培训机构,“课”的氛围很浓郁。针对不同的城市特性,吖咪会推行不一样的业务板块。

成立7个月以来,吖咪在数据上取得了较为领先的成绩:单周全国活动场次已经突破100场次,全国已覆盖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福州、厦门等10个城市,近万名烘培厨艺达人,10万多美食爱好者。

“在同类中,我们的数据已经遥遥领先了。”季攀表示。他认为,之所以能够做到这一点,不仅在于吖咪依托易积电器原有的几百万名会员,有用户基础,还在于团队做过to C的电商化运营,对场景的思考更有深度,在增值服务、美感等方面做得很好。

据介绍,目前吖咪团队已采取独立team运作模式,因为达人群体的良性循环,目前有至少80%的新增用户来自吖咪本身。

(吖咪活动现场)

同样是共享经济,同样大名鼎鼎,行端的uber和住端airbnb有何不同?季攀看来,二者的差别主要在于场景深度不同。

Uber的用户使用更为高频、浅层,更强调随机撮合服务,强调效率,把个性的东西共性化;Airbnb的用户使用不再浅层,强调连接之后的深度部分,用户体验感更高,更为个性化。

“吖咪显然跟airbnb更为相似,美食的个性化明显,不同的达人会有不同的方式来连接用户。”季攀说道。

据创业邦了解,吖咪为厨艺达人们提供了线上活动信息发布平台,招募会员,推广,以及线下活动的服务协助,但并不向达人收取一分钱佣金,吖咪平台上的收入也全部返还给达人。

随意打赏

提交建议
微信扫一扫,分享给好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