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亿美金融资,就能让这家同城配送公司搞定德邦和华联?
一亿美金融资,就能让这家同城配送公司搞定德邦和华联?
同城配送平台云鸟配送宣布完成C轮融资,融资额为一亿美金,由华平投资集团领投,红杉中国、经纬中国、金沙江等原有投资方跟投。
云鸟配送市场副总裁赵倩对创业邦说,这个数字看上去很好看,但也意味着要跟同行业做物流几十年的人开始竞争了。
采用众包模式的云鸟配送是一家越做越重的公司。
这要从它的两次转型说起。
转向传统客群
2014年11月成立之初,云鸟配送的客户主要为互联网企业,如饿了么、美团等外卖平台的团餐配送,模式也相对较轻。但赵倩说,虽然做互联网企业的配送比较容易,但也比较“危险”。而后来资本寒冬的到来,以及O2O的阵亡也证实了云鸟的想法。
2015年6月,云鸟开始将客群转向物流合作伙伴,也就是传统的佳吉、德邦、心怡科技物流等第三方物流公司、落地配和一些零担的整车业务等。10月份,云鸟配送更是看到了像华联超市、可迪便利等连锁、以及独立的生产商、加工企业等传统客群的配送需求,于是重点发展这一类业务。
它还拉起了三公里配送平台“达达”和干线运输服务平台“运满满”的手。达成合作,如果客户的货物需要送到各户,就由达达完成配送。而和云满满的合作形式目前还在讨论中。“物流合作分工将来是一个很大的趋势,而云鸟会是一个不错的城市配送合作伙伴。”赵倩说。
从云鸟2015年11月的数据来看,只有20%的的GMV(商品交易量)来自于原有的互联网客户群体,比例明显下降。而40%在物流合作伙伴,也就是上面所说的三方物流、落地配等等。另40%为传统客群,其中一类是连锁类,包括餐饮、食材,以及一些超市从仓库到城内门店;另一类是独立的生产商或品牌商,如生产加工型企业的代理商和分销商,整体而言都是基于城市生活消费的货物。
进传统不容易
赵倩说对创业邦说,云鸟配送的两次转型都踩的比较准,但进传统也比较“艰难”,因为配送非常复杂,比如送超市就涉及到回单,单号如何和超市对接等问题。
在模式上,云鸟采用的是招投标的方式,也就是在审核过企业方的资质后,云鸟为企业开户,企业可以在平台上发送货运需求,司机再进行投标,货主可以根据司机以往的运送情况,配送条件,报价等选择合适的货车司机,还可以跟司机签订长期的主线合作,整个过程云鸟不参与定价,也不收取服务费。
同时,云鸟上的司机全部采用众包模式,目前已经聚集了10万名司机,车型从金杯、小面,到冷藏车,以及4米2、6米2、9米6的箱货都有。
但服务于餐饮连锁和超市这样的客户并不容易,为此,云鸟配送上线了“现场控制体系”,也就是通常所说的调度。“客户群转向传统后,就发现不用‘现控’的话很多业务没法做,因为没有办法让司机按照专业化的标准来运输。”赵倩说。
而这也成为了云鸟配送的盈利提供了空间,对货物运输要求比较特殊的货主,可以使用云鸟的现控人员来现场管理司机,如司机是不是带了手套,有没有带小推车,有没有控制温度等。
它特意成立了现控增值服务部门,现有的20多名现控经理均来自德邦、顺丰、中外运等物流公司,他们对现控主管来进行调配和培训,再由这些现控主管进行现场指导。而云鸟对现控主管也采用众包模式。赵倩说,之所以选择众包是因为,首先,不是所有的客户都需要现控。其次,目前使用现控的趋势虽然越来越大,但基数并不大。
模式越来越重
基于两方面的众包,云鸟配送花了很多精力在培训上。目前,云鸟在北京有两个培训中心,每天下午都有培训课程,在所覆盖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南京、杭州等16城市,也都有相关的培训场所。
创业邦了解到,平台对和司机和线控人员的培训都在三轮以上。司机在注册、投标、中标之后都需要进行培训。同时,还会组织司机在投标之前进行现场参观。“有些司机在投标之前不知道这活儿能不能干,也不知道怎么报价,去现场看看心里就有数了。”赵倩说。
而线控主管由线控经理负责,根据项目需求进行培训。
为了更好地保障配送,云鸟还实行先行赔付,一旦出现问题,云鸟不问为什么,会先行赔付给客户。赵倩说,“这也是云鸟配送越做越重的原因。云鸟现在相当于一个没有仓库的第三方物流公司,而跟传统的物流公司相比,云鸟更具灵活性,覆盖城市也更广,同时还建立起了标准化的城市配送服务体系。”
未来,云鸟还会推出货值险、准时达等保险。“这也在考验着云鸟整个体系的管控质量。”赵倩说。
2016年最值得关注的女性创业者评选:寻找女性商业力量的代表;在全民创业的热潮中,她们敢于亮出自己,有想法、有主张,又有执行力。
立即报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