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优步这样的超级玩家也对上市退避三舍,初创公司为避免终结在股票市场的命运,应该注意什么?
连优步这样的超级玩家也对上市退避三舍,初创公司为避免终结在股票市场的命运,应该注意什么?
作者:马特·温伯格(Matt Weinberger),旧金山科技记者,专精于应用开发和新企业技术报道。
90年代末,将初创公司发展壮大到上市是通行的做法。
现在,面对着股市崩溃、大萧条,以及随后可预见的科技泡沫破裂,投资人们正在缩减投向初创公司的资金,公开股票市场也变得越来越不稳定。
但是,大众思维中,公开上市仍然被视作雄心勃勃的年轻科技公司的终极目标。
下面,就让我们以通俗易懂的图文形式,为大家阐述一下初创公司是怎样终结在股票市场的,以及,为什么像优步这样的超级玩家越来越对上市退避三舍。
大多数私有科技初创公司都有风险资本在背后支持。打车公司优步便在这方面独占鳌头,从投资人手中敛取了创纪录的88.1亿美元。
每当投资人将资金投向一家初创公司,他们都在这家有望价值倍增的初创公司身上划走了一块所有权。
只要能说服投资人签下支票,资金短缺的初创公司就可以一次次重演筹资过程,从投资人手中要到更多的资金。举例来说,基因检测初创公司23andMe就用6“轮”融资,筹集到了2.25亿美元资金。
问题在于:投资人进入得越晚,他们就得付出更多的资金,来从那块众所周知的利润蛋糕上切下更小的一块。
最终,现有投资人变得对回报焦虑不安。
因此,某种程度上,初创公司有两条主要出路。其一,把自己挂牌出售,期望出现个财大气粗的买家。比如Instagram,2013年被Facebook花10亿美元买下的时候,它的投资人面对2倍于自己原先估值的售价,做梦都要笑醒了。
另一个更具风险,但也更声名远播的选项,就是“公开上市”,或者说,在公开交易的股票市场上挂牌。首次公开募股(IPO),被视为对公司未来发展具备信息的标志。另外,如果你的公司在股市表现良好,那就意味着大笔资金的涌入。
理论上而言,一家盈利的,不需要任何融资的初创公司也能长久生存下去。但实际上,投资人、创始人、早期雇员都急于套现。著名风险投资家弗雷德·威尔森(Fred Wilson)最近称,优步首席执行官特拉维斯·卡兰尼克(Travis Kalanick)不公开上市是“怯懦”的表现。(威尔森并非优步的投资人。)
但公开上市也有其自身的风险。
首先,这意味着你想对竞争者保密的很多财务信息就得公之于众。举个例子,2014年Box申请上市的时候,我们就看到它花在销售和市场营销上的钱远远超过了其盈利。
90年末期的互联网热潮中,很多公司依靠非传统指标鼓吹其业绩。当他们的商业模型碎裂坍塌,也就造成了大量的倒闭破产。
公开上市还意味着初创公司高管们被一整套严苛的法律束缚住,不能随意发言,因为稍有不慎便会被认为是在操纵市场。
极其滑稽的一幕出现在2004年,当时谷歌创始人拉里·佩吉(Larry Page)和谢尔盖·布林(Sergey Brin)被认为违反了“缄默期”规则的原因,仅仅是因为他们接受《花花公子》采访的时间距离其IPO太近了……
别笑,这事儿是真的。
IPO过程本身就是充满危险的。首先,初创公司必须对股市整体健康状况加以关注:在一个没人对科技股有兴趣的时机挂牌可不是个好主意。
其次,你得对IPO价格特别小心。定高了,没人愿意买你的股票,公司也将陷入困境。定低了,股价会暴涨,但二级投资人将卷走几乎全部盈利,你只能喝点残羹冷炙。
但,只要一切顺利,一次好的IPO能让所有人都乐开怀:投资人和创始人能在公开市场上出售股份,转瞬间赚进大笔金钱入账。千万投资秒变亿元收益。
然而,事情并不总是那么美妙。近期频频见诸报端的科技IPO,比如Square和Etsy,便均遭到了华尔街的冷遇。Etsy初始股价16美元每股,但2015最后一个交易日却终结在每股不足9美元上。
初创公司的IPO失败,带来的不仅仅是尴尬或羞耻,它往往意味着这家公司可能不像投资人以为的那么有价值。这对早期初创公司又会形成连锁反应,可能让他们发现,投资人其实根本没那么在意他们那块蛋糕。
而无论IPO是否大获成功,公开上市都意味着,初创公司即刻起要对公众股东负责了。也就是说,该初创公司的领导班子自此便要开始面临“下课”的风险——如果所谓的“维权投资者”觉得CEO没干好他的工作的话。雅虎CEO玛丽莎·梅耶尔(Marissa Mayer)眼下就正经历着这难堪的一幕。
因此,优步的IPO脚步停滞不前也就没什么好奇怪的了:市场还没炒热,投资人似乎也还乐于继续给它大量注资。不过,市场总在周期性波动,IPO总会再次流行起来的。(翻译:nana,编辑:picar)
2016年创新中国海外行,第一站德国行火热报名中。立即报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