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人贷股价翻了10倍,后下跌33%,遭集体诉讼,美国那帮人矫情?其实是因为……
宜人贷创始人兼CEO 唐宁
据创业邦(搜索微信号:ichuangyebang)消息,在刚刚经历股价下跌的宜人贷( NYSE :YRD),又在8月30日被爆出,美国律师事务所Bronstein,Gewirtz & Grossman,LLC已代表在2016年5月11日至8月24日期间购买的宜人贷股票投资者对宜人贷及其高管提起集体诉讼。
诉状指出,宜人贷违反美国1934年证券交易案,要求宜人贷对投资者的损失做出赔偿。诉讼称,宜人贷在5月11日至8月24日期间内发表了一些虚假或具有误导性的声明,其中包括:
1.宜人贷遭遇的与消费者购买其贷款产品相关的欺诈日益增多;
2.执行中国政府出台的反欺诈措施可能对宜人贷业绩造成负面影响;
3.宜人贷所发布的关于其业绩、运营和发展前景的信息为虚假信息,具有误导性或缺乏事实依据。
有媒体曾笑言宜人贷遭遇水逆,但真是这样吗?
是矫情还是苛刻?
自从宜人贷去年12月18日在美国 纳斯达克 敲钟上市之后,虽然股价起起伏伏,但是总体来说,呈增长的趋势。并在美国东部时间8月18日,达到37.50美元。与今年2月股价最低点3.35美元相比,宜人贷股价涨幅已超10倍。
自上市以来,宜人贷股价走势
但因8月24日,银监会、工信部、公安部和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联合发布《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管理暂行办法》,被称为史上最严的P2P监管文件。据创业邦(搜索微信号:ichuangyebang)了解到,该文件将令P2P行业结束野蛮生长态势,逐步进入合法、规范的轨道上。美国东部8月24日,宜人贷股价暴跌22%,四天跌33%。
就因为这33%的跌幅和之前10倍的涨幅,让Bronstein,Gewirtz & Grossman律所对宜人贷提起了诉讼。有人觉得,宜人贷在短短的时间内,股价翻了10倍,才刚刚跌了33%,就受不了,美国人真是矫情。
但据创业邦(搜索微信号:ichuangyebang)了解,宜人贷所遭遇的状况并非特例,在美国上市的中国企业许多都曾被Bronstein,Gewirtz & Grossman律所发起过调查或者诉讼,比如阿里、 新东方 、 去哪儿网 、网秦等公司。
据《网易新闻》的数据显示,284家在美上市的中国企业中,有25家(即8.8%)曾遭遇过集体诉讼。2010年3月,在美面对集体诉讼的中国(内地)公司大约有16家;2011年不到半年的时间里,中国企业在美上市遭遇了密集的诉讼潮,总共有22家企业,多于其他任何一个外国国家。
这些在美国上市的中国公司看似风光无限,但也在上市后遭到了美国严苛的监管,麻烦不断。比如,风光无限的阿里,从上市以来被美国媒体和社会组织连番的批评和追问就从来没有停止过。
美国的监管严格到了苛刻的地步。为保护股民利益,美国证监会每年40%的总预算都用于执法,2005年开出的18亿美元罚单是同期英国同类机构的60倍。美证监会权力非常大,只要发现丝毫可疑迹象,甚至不需要出示证据便可展开调查。
虽说,“史上最严”P2P监管政策让宜人贷股价遭遇挫折,但是股价的起起伏伏本来就是正常,况且中国银监会等4大部门给P2P企业12个月的过渡期限,想必宜人贷到时也会过渡到安全地带。
流通股份只有15%左右,宜人贷在下怎样一盘棋?
去年12月底,宜人贷公司股东架构图流传开来,具体如下图,
宜人贷由母公司宜信控制85.5%的股份,另外14.5%是其他股东拥有。所以说宜人贷从上到下,都被母公司宜信控制,多数股票也在其手中。根据宜人贷之前披露的消息,就曾有专业人士分析得出,宜人贷的流通股只占总股的15%左右,剩下的85%,都在股东手中攥着。至于为何只有15%的股票在市面流通,小编觉得有以下几点:
第一,宜人贷不缺钱,没有必要让市面上流通那么多宜人贷的股份;
第二,因为宜人贷是从宜信分拆出来,单独上市,市面上流通的股价越少,可控性也就越高。之前有曾有媒体曝出,宜人贷被调查也因为其股价上涨幅度太大;
第三,宜人贷谋求上市,也可能是为了让一部分风投机构可以退出;
第四,等到国内相关监管政策完善之后,对于只有15%流通股得宜人贷,可以容易的发出私有化收购要约,在美国实现退市,谋求主板上市。
在美国上市,给的宜人贷估值比较低,股价也比较便宜,不赚钱,所以投资机构不愿抛售手中的宜人贷股票,而是等宜人贷在国内上市,拉高估值,大赚一笔。
宜人贷背靠宜信,未来注入资产的可能性比较大。也就是说,宜信有很多业务线,未来唐宁很可能把宜信的业务整体打包,装进宜人贷,从而实现宜信的整体上市。
如今,宜信正在积极的开启全球化资产配置业务,转型财富管理。这像美国的投资人传递了两个信号:
1.目前的股价合理;
2.宜人贷的股价还会上涨
所以,总的来说,宜人贷被集体诉讼没有大家想象的那么严重,但也要引起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