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P停车:投资人认为它比嘀嘀打车价值更高,你怎么看?

创业邦  •  扫码分享
我是创始人李岩:很抱歉!给自己产品做个广告,点击进来看看。  

停车是一个巨大的市场。据估计,按照全国1.2亿汽车保有量、每位车主在停车上年花费5000元来算,这是一个6000亿的市场。但是,由于车位数量有限,且各停车场之间信息无法互通,停车却越来越成为车主们出行的难题。

如此大的市场和痛点,加上停车比其他汽车消费项目更高的消费频次,这么大的诱惑肯定少不了巨头凑热闹。腾讯阿里在2014年就相继进入停车市场,并分别推出了通过微信公众号提供服务的微信智慧停车场和阿里云智能停车收费系统。而创业团队也不甘落后,相继进入停车领域。

目前来看,很多创业团队切入停车市场的方式都是通过自建停车场智能管理软硬件,如更换闸机设备或者更换智能地锁。但是PP停车的创始人李剑告诉创业邦记者,他并不认同这些做法。他认为这些模式虽然能让固定资产迅速联网,获得较精准的车位信息,但是模式过于重,复制成本大。

“一个闸机就算再便宜,成本也在三万以上。你要搞硬件补贴,把所有闸机都换掉,是不可能的”,李剑说。

李剑创立的PP停车是一款停车应用,为车主提供寻找停车场、车位信息以及支付服务。PP停车最大的特色是其能够显示实时剩余车位数,为车主是否进入某个停车场提供准确判断依据。虽然百度高德地图等导航APP(包括很多停车APP)能够在车主接近目的地时显示周围停车场,但是并不能解决剩余车位数量这个“最后一公里”的难题。

李剑介绍,PP停车之所以能够为车主提供停车场的精确剩余车位,在于其是通过跟闸机厂商合作,控制闸机后台系统以获得精准的车位实时数据。

在其投资人李黎阳看来,这种合作模式除了有节省成本的好处(不用更换硬件),最重要的是打通了与物业公司和闸机公司两方面的关系。

线下停车场资源是停车应用们的兵家重地,而与物业和闸机公司的关系可以说是整个停车市场中最难的一环,里面不仅涉及到与闸机厂商的竞争问题,对物业利益链条(包括灰色利益链)的冲击也注定执行人员会对互联网搅局者产生抵触心理。

“物业、停车场利益结构非常复杂,只能把他们拉在一起当合作伙伴”,李黎阳告诉创业邦记者,这便是PP停车的核心优势:不控制任何一个停车场,也不控制任何一个物业,而是通过利益划分把合作方调动起来。

他所说的利益划分,是指通过激励闸机厂商的业务员和中层管理人员,让其向物业公司推广PP停车。考虑到闸机厂商和物业公司紧密的合作关系,PP停车的地推策略并不是组建庞大的地推团队,而是采取了这种“以柔克刚”的方式。

作为投资人,李黎阳对他投的项目充满信心。在他看来,PP停车未来的市场价值甚至会高于嘀嘀打车。“嘀嘀打车很有价值,但是我认为这是更低频次的,因为我不可能天天打车,还有其他的替代工具。但是车主既然买了车,不可能把车停在家里坐地铁,开车的频率肯定更高,它本身APP的价值,肯定比打车的价值要高”,他解释道,“而且我的用户是集中的,车主消费能力、社会地位基本在一个层次上,它的大数据分析价值和广告推送价值,都比滴滴打车更好”。

据了解,PP停车的支付方式包括扫二维码缴费、停车卡卡号缴费和输入车牌号缴费等方式。目前,已经与PP停车合作并实现支付的停车场有12个,李剑的目标是今年年底实现300家可支付的停车场。

随意打赏

提交建议
微信扫一扫,分享给好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