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逐Uber模式,正在杀死很多“按需经济”型公司!
作者信息:布伦特·沃灵顿(Brent Warrington)是对外支付平台公司 Hyperwallet首席执行官,在金融服务领域拥有超过20年的行业经验,之前曾担任第三方支付公司SecureNet Payment Systems (现Worldpay) 和FundsXpressInc. (现First Data)首席执行官。
最近,按需经济行业似乎出现了不小的波动,许多业内人士认为这是行业在“战略性撤退”,但问题在于,究竟是整个行业前景不妙,还是因为其他因素造成了波动?
一方面,为了满足公众日益增长的即时服务需求,按需经济领域里不断涌现出新的初创公司;另一方面,风投资金已经开始枯竭,按照行业发展规律,按需经济在经历了蓬勃发展之后,也不可避免地开始回落。很多按需经济公司的生存能力也开始受到质疑,比如最近生鲜买手按需服务Instacart降低了员工的周薪,按需停车服务
ZIRX
宣告失败,以及在线助理招募平台ZirTual无法控制“烧钱率”,等等。
假设有人说,“Uber是反常的,如果你的公司想学Uber结果注定会失败”,或许会引起大家的关注,虽然这样说不可置否,但却会把人们引入到一种错误概念里,认为“Uber化”就是按需经济的同义词。尽管两者有很多相似之处,但实际上,按需经济的概念要比Uber大得多。下一代按需平台不仅要能生存下去,更要做的越来越好——首先,需要进入到一个全新的行业类别里面;其次,展开自己的商业模式;最后优化并影响一个成熟的配套生态系统。
按需DNA
按需经济基于三个基本模块,可以说,也是这个行业的DNA,即:服务交付的即时性,消费的被动性(买家不再是去选择商品或服务,而是由供应商分配),以及固定的成本。通过为车主和乘客构建无缝的驾乘共享体验,我们很容易说Uber满足了按需经济的三要素,但实际上,这不过是故事的一部分罢了。因为Uber的成功,其实还有两件同样非常重要的因素:1)Uber的业务都开展在人口密度稠密的大城市里,那里有充足的市场流动性,可以让他们的平台有效运作起来;2)Uber的目标客户已经习惯于信任陌生人(出租车司机)送他们到目的地了。Uber不过是采用了更好的手段,不仅利用了出租车行业的缺点,同时强化了自己的优势——提供即时服务。所以说,“Uber化”只是针对某个独有问题的特定解决方案,而不是一个适用于任何问题的通用性解决方案。
揭开Uber模式的神秘面纱
在某种程度上,Uber之所以会成功,是因为绝大多数人并不在乎谁开车,而是更看重是否能尽快到达目的地。实际上,通勤行业内在就有消费被动性的属性,我们每天所搭乘的出租车,公交车,火车和飞机,其实都无法自己决定那些交通工具是由谁派出,由谁驾驶的。而在服务交互的即时性方面,其他服务很容易被优化,比如房屋清洁工,服务员,或是保姆。不过,“Uber化”这些服务,通常只是给用户调度分配一个服务提供者(商)而已,因此基本上也无法获得较好的效果(看看刚刚倒闭的O2O家政服务提供商Homejoy,Zirx,还有最近的Shuddle)。但Uber模式并没有考虑到人和人之间可能产生的亲密关系,以及非中介化所带来的问题,举个例子,一旦我和服务提供人员建立起了信任,让他们打扫我的房间,帮我停车和照顾孩子,为什么不直接雇佣他们呢?在这里,Uber模式其实无形当中变成了一种恒定的,类似“中介”的威胁,给平台两端用户增加了额外压力。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压力会积累,最终导致客户流失,资金耗尽,最后的结果——倒闭。
强者生存
仅仅是因为没有采用Uber模式,并不意味按需模式就无法发挥作用。比如,虽然Zirx宣布他们砍掉自己的按需停车服务,另外一家提供同样服务的Luxe公司则宣布募集到5000万美元B轮融资。要知道,在目前越来越厌恶风险的风投环境里,5000万美元绝对是一笔不小的数目。那么,为什么Luxe生存了下来,而Zirx却失败了呢?
和出租车服务一样,代客泊车服务其实也是稀松平常且无处不在的,实际上从一开始Zirx和Luxe就深知这一点,对他们来说,如果单纯依赖Uber模式其实是很难扩大业务规模,也无法吸引更多用户。为了适应这个特殊市场,这两家公司采用了不同的发展模式:在员工层面上,Zirx选择了合同工制,并选择专注于企业客户市场;而Luxe则选择了和租车公司Hertz进行联手,让用户订购服务,或是按次付款的方式使用其服务。
Luxe的成功(根据该公司CEO柯蒂斯·李透露,他们在旗下运营的六座城市里有两座城市的业务已经开始盈利了)其实也不能说和Uber一点关系也没有,而是基于对按需经济的深刻理解,同时合理借鉴Uber模式应用到了自己所在的行业里面。在需求侧,通过和Hertz合作,让Luxe能够更简单地渗入到规模更大的参与用户群,因为绝大多数租车客户来到一个不熟悉的城市之后,几乎都会对便捷的泊车解决方案有迫切需要。而在供应侧,Luxe决定招募全职员工确保服务平衡性:培训供应服务提供者的成本以及确保当车主有泊车需求时,有足够多的服务提供者能够提供服务。Luxe没有固定的供应端网络(这点和Uber不一样,Uber拥有令人艳羡的车主数量,能够随时提供服务),但是他们旗下的泊车人并不是“临时工”,而是签署合同的正式员工。这种转型,让Luxe确保了自己的服务可靠性,即便是在业务高峰期,也能有足够的服务供应来满足用户的泊车需求。
自适应供应端管理
Luxe的这种用工模式并没有带来负面影响,也不会受到监管约束,同时更好地确保了自己按需服务交付的即时性。这种自适应供应端管理确保了Luxe平台供应端的流动性,就目前而言,并不是说所有按需经济类型的初创公司都要把自己的商业模式“Luxe化”,和旗下员工都签订正式用工合同。实际上,在按需经济这个领域里,不管身处哪个行业,最重要的就是要关注自己有没有能力满足提供按需服务的要求,以及实现这一要求需要哪些要素,然后不断优化自己的商业模式,避免被淘汰。
不仅如此,你还需要经营一个配套服务的供应端生态系统,无论是在平台内部(通过整合小企业服务),还是在平台外部(类似一些支持Airbnb房主的外围服务),都会有助于强化你在供应端的支持力度,保证有足够的按需服务提供给用户。毕竟,适者生存,而在按需经济领域里,所谓“适者”,其实并不是那些特立独行的公司,而是能和某类社区用户建立良好关系,并有足够能力为他们提供即时服务的公司。(翻译:Tino,编辑:picar)
本文由创业邦(微信公众号:ichuangyebang)发布,转载请注明来源,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