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投资项目30个,项目最高回报率达12倍,麦腾创始人俞江虹希望创业者向巴菲特学习
站在孵化器创始人和天使投资人的角度,麦腾集创的创始合伙人俞江虹认为,从某种程度上而言,投资和创业都是有机可循的行为。不同的时代,做不同的事业;不同的国家,创业路径也并不一致。
麦腾集创旗下目前拥有多家实体孵化器,如麦腾创业天地(普陀)、智慧天地(浦东)、集创空间(黄浦)、365众创小镇(宝山)、众悦天地(南京)、MYTECH DIAMOND(美国硅谷)等六个创业孵化空间。此外,麦腾也获得信中利、清科、天赋等多家知名机构的投资。同时管理着麦腾天使基金、麦腾新三板加速基金、麦腾并购基金、麦腾美元基金等数个基金。秉持着“投资+孵化”的理念,今年一年,麦腾共投资新创项目30个,拟投资退出的项目最高回报率达12倍,而平均收益也有300%。麦腾战略性投资了可专门服务于麦腾被孵化企业的资源性公司,如人人财务、IPO Club、1号律师、蚂蚁HR等。2015年让麦腾收获颇丰,而俞江虹说,2015年的创业之热其实早有先机。
从金融改革驱动社会创新
2015年,中国经济进入改革关键年,经济进入新常态,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调整,这预示着新的变化、新的趋势、新的机遇。随着年初国务院出台的各项政策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孵化器、众创空间的快速发展使得投资逐渐偏向早期化;俞江虹发现,“新常态下的中国经济正向新的方向发展,互联网+、智能制造等行业或将成为下一头站在风口上的猪。”
在众多因素影响下,中国的投资市场也在发生着转变,中国投资机构开始谋求多元化布局,拓展募资渠道、优化投资策略、增加退出路径等诸多方式推动行业创新。对于投资机构和投资人而言,遇到的可谓是机遇加挑战。
俞江虹说,有别于美国的多层次资本市场,中国的资本市场发展起步晚、发展不完善,需要提升空间巨大。他认为,“中国是倒金子塔的资本市场结构,也就是说,占多头的是主办力量,其次再是中小板、创业板、新三板等,而美国是一个正金字塔结构,最顶尖的是纽交所、其次是纳斯达克、OTCBB、粉单市场和灰色市场。”
对比美国的资本市场结构,中国的多层次资本市场还有待建设,如扩大新三板的扶持力量,发展服务中小企业的区域性股权市场,允许符合一定条件、尚未盈利的互联网和科技创新企业在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挂牌满12月后到创业板发行上市等。最终实现这样的目的:
第一,创投机构可以实现境内募资,境内退出;
第二,兼并收购市场的活跃将方便创投机构项目退出。
麦腾集创 创始合伙人 俞江虹
据AVCJ和PwC的共同数据,过去十年,大中华地区的融资额已经达到3650亿美元,远超日本的770亿美元和印度的620亿美元。其中人民币基金和非人民币基金都保持着非常好的增长势头,2014年,非人民币基金增幅为65%,而人民币基金增幅为35%。相比2008年,2014年,VC完成投资项目数量增幅为81%,达1334个。
从投资领域来看,2014年,风投最青睐的项目大多在高新科技领域、消费相关领域、工业制造领域和医疗健康领域。特别是高新科技领域,其增幅尤为明显。
因为创业热,中国的风险投资也发生了变化
俞江虹认为,目前中国的风险投资已经进入高度变化的时代,具体如下:
第一,投资变得难了。改革开放30年积累一批优秀成长期企业在过去十几年中国私募股权的发展过程中已经基本被挖掘;
第二,模式变得复杂啦。依靠简单资金投入、扩大生产、实现企业增长的模式已不再适用;
第三,资本应该做更多事情。新兴产业的培育以及遭遇发展瓶颈企业的升级迫切需要关注初期的风险资本以及成熟期并购资本的帮助;
第四,风险投资无处不在。中国主要上市互联网、科技、医疗类公司背后都有风险投资的身影;
第五,非上市企业启发更多。例如,小米、滴滴打车、美团、大众点评等著名非上市企业受多家风险投资机构追捧;
第六,投资力度大了。中国VC投资金额从2002年的4亿美金迅速增长到2014年的169亿美元,同期投资金额亦从13亿美元增加到190亿美元。
总结来说,就是投资行为趋于机构化;投资策略或界限趋于模糊化;早期投资趋于智能、高频量化;打造投资生态链趋于常态化;和投资机构抱团取暖趋于基因化。
俞江虹认为,社会生产力和消费习惯在不断驱动着社会创新,例如当下的共享经济和二次元消费;2014年起来的O2O创业热和2012年的互联网金融。尽管总有风口,但是风也总会过去,是否追逐风口就意味着成功?答案一定是否定的。对于创业者而言,风口只是创业里面一个很小的选择,而更多的价值则来源于创业者的本身素质:如创始人个性、领导力、团队架构。在一个很有建设力的团队基础之上,考虑创业的风口、商业模式、市场体量这些因素才是有价值的。作为一个资深天使投资人,俞江虹还是更加看重“人的因素”。
他向创业邦记者打了一些比方,“资本是企业的血液,环境是企业的细胞而模式是企业的骨架,对于一个CEO而言,最重要的能力是融资能力,而对于企业而言,只有小步快跑才是王道。”所谓“小步快跑”,就是不断产品迭代,不断和市场接触,不断壮大自己。
从资本的角度看创业项目,不同的阶段,重点不一:
天使轮,看团队、看行业;
A轮,看产品、看模式;
B轮,看数据、看成长;
C轮,看收入、看规模;
IPO,看利润、看行业地位。
俞江虹说,“区别于欧美的创新,以技术驱动,而中国的创新却大多以模式驱动,这两者的区别就在于可复制程度。”对于技术而言,可复制程度相对低,而对于模式驱动型,可复制程度就高,因此对于中国的创业者而言,比拼的并不仅是模式本身,而建构在模式之上,对于公司发展节奏、战略的思考。如果遇到和自己模式相近的企业,如何比拼,如何赶超。
俞江虹一直在反思,巴菲特为什么能成功?对于这样一个耄耋高龄的老人而言,他把投资当成创业一样来做,拥有终生热情。大多数实现财务自由的人早已经离开投资行业,离开创业行业,而他的成功是因为他能始终如一把一件事情当成自己的“终生事业”来做,而不是当作实现人生目标的“一个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