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北水果零售巨头百果园、果多美合并,双方年销售额共40亿元
今天下午,百果园与果多美在北京对外宣布,将以注资、换股等方式并购重组。由百果园董事长余惠勇兼任果多美公司董事长,全时便利店前总裁张云根出任果多美董事总经理,果多美创始人才金涛出任果多美董事兼百果园首席战略官。
据创业邦了解,双方因为在重组并购原则上达成一致,所以几乎没有用资本的钱,未来会按市场份额、盈利情况把双方的股权比例进一步确定。
合并重组后,将维持“双品牌”战略,两个团队独立运营,架构不变,重点是双方连锁和零售技术的叠加。前端打通消费群体,实现一卡购物,后端对整个供应链进行整合,在分级、仓储、物流上整合,从而以降低运营成本。
据介绍,百果园2015年的目标是在全国开1300家店,现在还差70家店,果多美2015年的目标是在北京50家店,已基本完成。双方2015年的销售额加起来将超40亿元。
为什么会走到一起?
百果园董事长余惠勇表示,促成双方合作的有三方面因素:
一是双方志同道合。百果园的愿景是做全球水果连锁,让天下人享受水果好生活;果多美的愿景是让每个家庭每天吃到1公斤水果。“以水果为载体,塑造民族企业”是双方的共识所在。
二是双方优势互补。百果园主打中高端市场,果多美主打大众群体。百果园是水果精品便利店模式,果多美则是超市大卖场模式,因为定位和商圈选择有不同,不构成直接竞争关系。
百果园定位是5星水果,招牌是“好吃”,果多美定位是4星水果,招牌是“新鲜”,合并后就基本覆盖了中上游群体。
在销售品类上,百果园的进口水果占比超50%,果多美除了销售水果之外,还有近一半的干果和休闲零食品类,产品品类互相补充。
三是电商的竞争逼迫。在传统行业,传统连锁店面临的最大竞争并不是传统行业之间,而是来自电商——今年双11期间,传统连锁店业绩大幅下滑,少则10%,高则30%。双11透支了用户的购买力,危及传统行业,早已是不争事实。
“面对电商强力竞争,传统商业实体店相互携手联合,优势互补,行成本品牌、供应链优势升级。唯有将传统优势发挥到极致,才能倒逼电商来融合,从而达到共存”。余惠勇说道。
果多美董事总经理张云根谈及自己对合并的感受,有以下两点:一是线下与线下的融合,合并的是线下的核心技术,百果园的连锁技术是中国果艺第一,果多美做刚需基本款,用高周转率确保新鲜,是先进的零售技术。通过连锁技术和零售技术的合并,来共同回归零售本源。
二是在“互联网+”大背景下,连接是大势所趋。双方合并后,将共同连接组织、服务、企业、上下游,共同搭建产业级生态平衡。
在水果零售界深耕十几年,面对生鲜电商很硬气
余惠勇告诉创业邦记者:“我们面对生鲜电商们很硬气。”这份硬气源于自己十几年来深耕供应链而建立起来的独特壁垒。
据了解,生鲜电商创业者,往往难点在于供应链,供应链又难在“生产端”:先是摸不到上游生产基地,后是缺乏自己的生产标准。在这一问题上,百果园从2003年起,往供应链端长期发力,在生产端建立了自己的研发团队,自己的产品标准(从肥料生产、种植培植、采摘仓储等一整套),然后找农场生产基地来为自己做OEM代工生产,从而保证独家和质量。
据余惠勇介绍,目前在全球范围内,百果园约有100家这样的水果种植基地。合并后,果多美的体量也在百果园供应链能力支持的范畴内,因此供应链不会形成障碍,未来会进一步聚集各方力量(农产品协会、供应商),来强化供应链。
百果园创立于2001年,2002年创办第1家水果专营连锁店,主要定位在中高端精品水果市场,是我国目前最大的水果连锁品牌,客单价在40-55元。2015年9月,百果园获得天图资本领投的4亿元A轮融资。今年8月进军北京市场,目前已开业近10家门店。
北京果多美创立于2009年,是北京最大的水果连锁超市,拥有接近50家连锁门店,产品主要定位于大众消费水果市场。
关于电商探索,余惠勇告诉创业邦记者,百果园从2008年开始摸索电商,目前思路已成熟,一是重组之后,将打开平台、网点、供应链,接纳线上电商的合作,比如京东到家、小美快购就是一个方向。“还是取决于能否把传统的自身做到最好,这是争取和优质电商合作的前提”。二是拓展自身电商平台,预计年底前新的模式面世。
此外,据创业邦了解,果多美App也已与上周正式上线。张云根表示,水果属于长尾、高频产品,并不在电商冲击严重的标品范畴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