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教育来了,风口在哪?
1886年,德国的本茨和戴姆勒发明了世界上第一台汽车;1895年,在美国罗德岛举行的一场汽车赛上,由于汽车跑得太慢,观看比赛的人感觉非常乏味,以至有的人高喊“牵一匹马来吧!”早期的汽车外观也并不像现在的这样漂亮,开汽车的人浑身上下都是油泥,和烧锅炉的没什么两样儿,这同贵族马车装饰富丽堂皇,驭手制服整洁成为鲜明的对比。1901年,老福特驾驶自己制造的999号赛车参加底特律汽车赛,在比赛正式开始以前,他驾车试着沿跑道才开了一圈,“白衬衣已经像从油里捞出来的一样”。由于汽油刺鼻的气味和发动机轰鸣的噪声,福特曾被房东从巴格雷街所租的房子里赶了出来,被迫搬家。
时间进入20世纪40年代,马车才逐渐被汽车取代。
相比19世纪,人类对新生事物变得宽容多了,甚至主动拥抱它们带来的变革。“互联网+教育”就远比汽车幸运的多。
当今互联网,某一领域热度高只有一个原因,烧钱。资本是最敏锐的,我们把马克思曾援引英国评论家邓宁的话再引用一遍 “资本害怕没有利润或利润太少,就像自然界害怕真空一样。一旦有适当的利润,资本就胆大起来……”。想要理解现在资本对“互联网+教育”的追捧,脑补一下《道士下山》中范伟对林志玲的渴望即可。
2014年,不完全统计国内已获得亿元人民币级别融资的教育机构就有宝宝树、开课吧、一起作业网、100教育、正保远程教育、英语流利说、邢帅教育、传课网等。
放眼世界,教育还是那只“下金蛋的鹅”。 根据知名教育科技市场调查机构GSV Advisors的估计,在线学习市场的价值超过千亿美元,并且以每年25%的速度不断飙升。在美国,对教育的整体开支高达1.3万亿美元,相当于GDP的9%,仅次于医疗卫生。
虽然很多“前浪”已死在沙滩上,就目前的态势而言,“后浪”们仍兴高采烈、纷至沓来,这场豪赌成长和未来的游戏,方兴未艾。
虽然开发者、投资人、媒体乃至用户都很兴奋于这个时代,仍有明眼人看到其中缺憾。
MOOCs——这一在线教育世界知名品牌,使教育大众化成为了可能,本身也是互联网和教育结合的典范。但是,在维克托.迈尔(《大数据时代》作者)眼中,它仍然等同于强调“讲台上的贤能者”的传统教育,其差别尽在于信息获取的难易程度上。
刘瑜,除了公知女神、专栏作家、哈佛和剑桥大学留学生等标签之外,本职工作是清华大学政治学系副教授。今年3月份,她在MOOCs开了一门《美国政治概论》的课,本文截稿时共有10819人报名。以一门大学文科选修课平均每学期报名200人计算,这些学生足够她教25年。但是,就这门课程本身而言,最大的不同可能是之前学生需要出现在清华大学的某个课堂上听她念PPT,幸运的话还能要个签名,现在只能通过手机或电脑屏幕了。当然,助教可能会嚷着要加班费,想想那几千字一份的考试论文吧。
总之,MOOCs高大上的血统并没有让它在教学形式上与国内的职业资质考试网上课堂区别开来。别的在线教育项目呢?大同小异。
也许情况比我们想象的要好,一些改变正在发生。
2012年,冯·安启动了一个叫多邻国(Duolingo)的项目,通过网站和智能手机帮助人们学习外语,除了新颖有趣并富有成效的学习外,还有个益处就是多邻国收集的“数据尾气”(data exhaust),即由人们与网站之间的互动中衍生的副产品:如熟练掌握一门语言的某一方面需要多长时间、最合适的习题量是多少、落下几天进度的后果等等。冯·安意识到,所有这些数据都可以采取某种方式加以处理,从而揭示出促进人们学习的最佳策略。
冯·安最重要的发现是:关于“人们怎样学得最好”的问题是错误的。重点不在于“人”怎样学得最好,而是具体的“哪个”人。就阅读而言,人们重复阅读某个特定的段落,是因为其文笔优雅,还是晦涩难懂,这在过去无从得知。学生是否在特定段落的空白处做了笔记?为什么要做笔记?是否有些读者在文章结束前就放弃了阅读?如果是,放弃的位置在何处?这些问题能够揭示大量信息,但却难以把握——直到电子书(e-book)的出现。
克里斯·阿吉瑞斯(Chris Argyris)是一位组织理论专家,他认为大多数教学组织采用被阿吉瑞斯称为“单回路学习”(single-loop learning)的模式,它们在学习中犯了错误之后才会努力去纠正。例如,当一所学校进行的一次考试或一堂课的难度过低或者过高时,学校就会确定问题并在下一次加以克服。这就是单回路学习——犯了错误,将其抓住并予以纠正,尔后继续前行。
“双回路学习”(double-loop learning)则与之不同。一个践行双回路学习的组织会纠正自身的错误,但它还会做许多更重要的事情,包括分析其犯错的原因。双回路的学习需要分析组织本身在反馈回路中所使用的大量数据。在线教育诸多有趣的尝试都是关于双回路学习的,比如前面提到的多邻国,比如萨尔曼·可汗(Salman Khan)的可汗学院,在运用学生如何学习的数据时,他不只是在设计教学,而是在设计可汗学院本身。大数据模式的新型教育,就是典型的双回路学习(整理自《与大数据同行》)。
充分利用大数据,互联网与教育的融合会真正实现。正如论语所言“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只有完善且成熟的平台也就是软硬件体系为依托,互联网+教育这种新型的教育模式才能良好运转。
苹果公司已经在这场争夺未来教育的领导者地位之战中占得先机,美国K-12教育界大力推动的“1-to-1 Compute”计划几乎已成为苹果展示自己产品的后花园。IDG研究表明,仅在美国市场,截至2013年底用于教育的平板电脑总数为350万,比2012年增长46%。其中,IPAD占据了94%的市场份额,并且有80%的地区教育技术机构表示未来一两年内将会使用或打算使用苹果设备。在全美第二大教育地区的洛杉矶区,总计47所K-12学校、66万名学生将人手一个IPAD,合同总金额将达到5亿美元;2013年秋,价值300万美元的第一批设备已经送到学生手中(信息引自《EDUCATION WEEK》网站)。
相比于硬件设备市场的一家独大,软件暨数字教育阅读产品仍是一片广阔的蓝海。
中国数字出版产业持续高速增长,2009年市场总量是799亿,2013年达到2540亿,年均复合增长率达34%。到FY13,K-12年龄段的用户数字阅读接触率已超过50%。
对于移动设备替代书本成为主要教具这件事情,很多在线教育从业者非常乐观。一位CEO最喜欢在行业论坛的讲台上津津乐道一个故事,他的8岁儿子总是不自禁地用手在教室电脑的屏幕上划来划去,因为他已习惯于每日半小时玩耍IPAD。这位父亲得出一个结论:千禧年以后出生的孩子不仅天生适应网络,更是移动互联网的“原住民”,他的公司正致力于基于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的数字阅读产品开发,包括童书、教辅和杂志。
今后,人类的学习会变成什么模样?我们还会看到纸质书吗?马车,在退出人类主要交通工具行列多年之后,纽约中央公园的马车表演仍在上演。
注:本文题图来自正品图片库123rf.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