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美援朝电影接连上演,体现了中国人民所迸发出的强烈民族自信
国产电影强势崛起,是2020年中国电影市场的一大特点。远的不谈,国庆档献礼电影《我和我的家乡》仅上映16天,就大卖22亿。
或许是市场的正向反馈起了作用,在《我和我的家乡》还未下映的当下,三部纪念抗美援朝七十周年的电影《保家卫国——抗美援朝光影纪实》、《最可爱的人》和备受期待的《金刚川》也都直接提档,23日就将在全国公映。
诚然,这一特殊的市场表现,与北美疫情肆虐背景下好莱坞影片的疲软有一定关系,但是如果我们从更宏大的视角来看,国产电影强势崛起的背后反映的其实是我们国人日益强烈的民族、文化、制度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中国电影和文化自信
如果将时间拉长来看,其实中国电影与中国观众的关系走到今天正好绕了一个圈。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建国伊始,全民沉浸在喜庆氛围之中,电影行业适时推出了《地道战》、《地雷战》、《铁道游击队》等无数红色电影,其艺术水平之高,时至今日依然获得了观众的广泛好评。据不完全统计,截止2012年,《地道战》的观影人次接近30亿次,创下了全球影史观影人次最高的记录。
但是随着时代的进步,中国电影的发展速度没跟上中国观众急速上升的审美水平,两者之间逐渐越走越远。以2007年内地电影票房数据为例,排名前十的电影中有七部来自好莱坞,国产电影仅占三个名额。
出现这一问题的原因与当时中国电影产业重心北上变迁,影片质量整体不过关有一定的联系,但是在这之外,也与当时西方文化的大举浸染并占据意识高地也有着极强的关联性。
从整个社会环境来看,由于改革开放前半程正处于摸索期,民众对于世界和未来都缺乏明晰的认知,一部分无良公知利用信息不对称,大肆贩卖普世价值、个人主义等西方文化,再加上新媒体的崛起,信息传播速率空前加快,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公知们从“翻译官、带路党”摇身一变成为“社会的良心”,尽管后来我们都知道,不少公知都是有西方各种基金会的经费支持的,他们的言论都是有着特定目的。因此,迎合这种文化所打造的好莱坞电影,在中国受到强烈追捧就不足为奇了。
不过,就当好莱坞以为已经拿下了中国电影行业的时候,市场却在悄然发生着变化。从数据来看,近几年,国产电影一改曾经疲软的态势,开始大肆抢占市场。
内地电影票房总排行榜数据显示,排名前20的电影中,有14部为中国电影,这些中国电影最大的特征就是全部发行自2015年之后。而剩余6部好莱坞电影中,大部分都是续集电影。
国产电影开始重新被市场认可,一部分原因自然是因为创作者本身的能力以及中国电影工业整体能力的提升,但是好莱坞电影仅续集电影还能在中国市场生存这件事,却告诉我们,事情可能并不是只是像表面这么简单。
从时代大背景入手,交叉对比国产电影和好莱坞电影的市场表现我们可以发现,国产电影强势崛起,最深层次的原因其实还是要归咎于我国进入到新时代后,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广大人民群众对中国民族文化不但有了深切的认同感,更产生了高度的自豪感。而电影作为一种文化产品,有着承载一个民族整体价值观的作用,国家强盛了,人民自然也就更愿意相信自己亲身经历的时代巨变。其实好莱坞电影也一样,每一部大片无一不是在宣讲西方的价值观。
事实上,站在消费者的层面考虑,好莱坞的影片质量再好,文化不对位,看来看去也不过是在看另一个世界的故事。反观我们近几年看到的国产电影,无一不与我们的国家、民族、生活生活息息相关。
比如《我和我的祖国》七个单元,覆盖了新中国成立后的众多历史性的时间节点,每一个当代的中国人都能在影片中感受到画面所传达出来的沧桑巨变,产生深刻的共振共情。试想一下,如果美国人拍一部《我和我的America》,你会有这样的感同身受吗?
因此,虽然从短期的市场环境来看,中国电影反超好莱坞电影有一定的偶然性,但是在观众认知层面,中国电影早已获得了好莱坞电影并不具备的文化认同,这种认同决定了中国电影在本土市场反超好莱坞电影是必然的。
文化输出是文化自信的必然延续
尽管目前来看,凭借着本土文化的有力支撑,中国电影在和好莱坞的交锋中已经占据一定的优势,但是不论是站在资本还是市场的角度考虑,中国电影都不应止步于此,而是应效仿好莱坞电影、韩国偶像团体那样,去向全世界进行属于自己的文化输出。
从资本的角度来看,电影一旦可以在全球范围内完成文化输出,那么商业回报将会指数级增长。以雄踞全球票房排行榜榜首多年的《阿凡达》为例,其总票房的2/3都来自北美以外的市场。
从市场角度来看,电影也某种程度上承担了商品先行者的任务,甚至有行业专家认为,“电影就是变相的广告”。比如迪士尼虽然每年产出众多的影片,但是其却主要依靠“外围”的业务赚钱。2019年Q2财报显示,迪士尼主题乐园、体验以及消费品营收为61.7亿美元,占总营收的41.7%。
虽然现阶段,在海外市场,中国电影还没有和好莱坞电影正面交手的底气,但是可喜的是,在完成了本土崛起后,凭借着前有力的文化、技术、人才支撑,中国电影也走上了出海之路。
比如,深刻昭示国人乡土情节的科幻电影《流浪地球》在中国市场取得46亿票房成绩后,就被Netflix相中,译成28种语言,面向全球190个国家和地区的观众播放。
而结合北美电影市场来看,在经历了多年的发展后,观众观影的阈值越来越高,内容形态的变革也变得越来越紧迫。美国数据研究公司 7 Park Data发布的报告显示,2020年中,迪士尼开发的《花木兰》营收达到了2.61亿美元,这从侧面也昭示了中国民族文化在海外是有市场的。
现在,全球最大的票房市场称号已经被中国拿下,乘着着文化自信的东风,中国电影很有可能在完成本土内容革命的基础上继续实现文化输出,一举打破好莱坞多年来的文化价值垄断。
中国电影,加油吧。
电科技专注于TMT领域报道,青云计划、百+计划获得者。荣获2013搜狐最佳行业自媒体人称号、2015中国新媒体创业大赛总决赛季军、2018百度动态年度实力红人等诸多大奖。
投稿请登录:
http://www.diankeji.com/member
商务合作请洽:
marketinghttp://www.diankeji.com/guandiandiankeji.com
声明: 本站原创文章文字版权归电科技所有,转载务必注明作者和出处;本站转载文章仅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电科技立场,图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