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新能源汽车出海,要靠什么才能吃下欧洲市场这块巨大的奶酪?
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中,国内汽车厂商想打开海外市场,更多需要依靠投资收购、合资等手段,很难将自己的产品出口到国外。
曾几何时,最轰动的国产汽车出海新闻,可能要属土豪花费3万美金将“国民神车”五菱宏光辗转运到了美国。
在燃油车时代,国内厂商面对的是欧美日车企在技术、品牌力上几十年乃至上百年的积累,明显缺乏竞争力,因此国产汽车更多只能扎根国内。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公布的2019年汽车企业出口和海外销量显示,排在第一名的上汽仅为35万辆,排在后面的奇瑞、东风、北汽等都还不足10万辆。
但随着新能源汽车的兴起,这样的局面很可能将迎来改变。
下一站欧洲
在今年的上海车展上,五菱宏光又一次吸引了大家的目光,宣布将旗下最新的敞篷车型出口到欧洲。
据外媒报道,拉脱维亚汽车商Dartz宣布将会在欧洲销售菱宏光MINI EV敞篷版并将其更名为Freze Froggy EV,起售价2万欧元,约合人民币15.61万元。
在国人的认知中,五菱宏光的多数车型售价都在5万人民币以下,因此看到Freze Froggy EV标价超过15万的消息不免感到诧异。事实上,两万欧元的定价并不意味着五菱宏光想在海外冲击中高端,在新能源汽车售价普遍超过三万欧元的欧洲市场,“性价比”依然是这款产品的主要竞争力。
五菱宏光也不是唯一一款将要登陆欧洲的国产新能源汽车,比亚迪、蔚来、小鹏等品牌也都开始布局海外。与一众已经在海外大获成功的国产手机不同,国产新能源汽车并没有着力开拓亚非拉市场,而是直接将目光瞄准了经济较为发达的欧洲。
钻石理论
1990年,哈佛商学院的迈克尔·波特提出了国际贸易竞争中的“钻石理论”,他总结了产业发展中的四大要素以及两大变量。四大要素分别为:需求条件、相关支持及产业、企业结构及国内竞争对手、生产要素。两大变量则是政府政策和发展机遇。四大要素互相具有双向作用,形成钻石体系。
根据这个模型,我们可以试着分析国产新能源汽车在欧洲的战略前景。
屡试不爽的性价比必杀技
市场研究机构EV Sales 的数据显示,2020年,欧洲新能源汽车销量达136.7万辆,同比增长142%,占全球市场份额的43%。数据公司Marklines预测,到2025年,欧洲新能源汽车销量将达456.7万辆。无论是看当前规模还是潜力,欧洲无疑都是最大的新能源汽车市场。
欧洲对电动车的需求量主要受政策影响:根据欧盟规定,2020年欧盟范围内95%的新车二氧化碳平均排放不得超过95克/公里(约等于百公里油耗3.24升),到了2021年这一标准将覆盖全部新车,超标排放的厂商将面临大额罚款;英国政府则宣布将在2030年全面禁售燃油车。另一方面,为了鼓励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欧洲各国对购买和使用新能源汽车也都制定了不同程度的补贴措施。
在各国政府的政策推动下,购买电动车成了很多欧洲人最好甚至唯一的选择。但电动车相对高昂的售价还是让很多人望而却步。据调查,电动车的价格普遍比燃油车贵了15680欧元,约合人民币12.3万,即使电动车不需要承受高昂的油价,但相差不少的前期成本还是令许多人望而却步。
英国汽车协会的研究显示,多数车主仍然认为电动车价格过高。目前,欧洲销量排名前20的电动车型售价普遍仍在3万欧元以上。
由此可见,主打性价比的车型在欧洲仍然具有相当大的市场,而这也正是中国厂商所擅长的领域。在国内,已经出现了售价20万以下,续航突破600公里的新能源车型。已经进军挪威市场的比亚迪高层也曾表示:“欧洲许多产品都卖得比较贵,我们中国的产品出口过去,比他们同级别的产品更有价格优势。”
另外,中国本土消费者消费层次极为丰富,从中高端车型到最基础的代步车型都有着相当大的市场,这也让国产厂商得以获得更具多样性的反馈,为不同人群推出最合适的产品。这种应对多种消费群体的经验,在汽车出口过程中也将有极大的用武之地。
中国,新能源汽车世界工厂
汽车是一个全球性的产业,一台汽车可能汇集了来自数个国家生产的部件。如果核心部件供应商与汽车厂商来自同一国家,那么自然有助于二者的沟通合作,从而提升竞争力。
我国拥有多家大型电动汽车电池制造商。宁德时代已经向特斯拉、宝马、本田、奔驰等国际大厂供货,国轩高科也与大众公司达成了战略协议。
除电池外,在新能源汽车的热管理、继电器、底盘、中控等重要系统中,也有诸多来自国内供应商的身影。以特斯拉为例,其国产率已经从0%上升到了70%。
另外,随着5G技术的发展,车联网、自动驾驶等技术势必也将在新能源汽车领域扮演重要角色,而中国的5G技术又处在全球领先位置,这自然有利于国内智能汽车厂商在相关领域的发展快人一步。
国产手机厂商VIVO曾提出,要将自己的设计理念和需求告诉供应商,让供应商根据vivo的思路和要求去推进技术演进发展。如果国内智能汽车厂商也能和国内供应商达成类似合作模式的话,无疑有益于提升其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
竞争促使厂商发展新技术
国内智能汽车厂商想要在海外取得成功,也离不开激烈的本土市场竞争。跟据不完全统计,国内新能源汽车品牌已经超过了60家,其中的佼佼者如蔚来、小鹏、理想已经成功上市,其他品牌也都不甘人后。而传统车企也纷纷加大了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的投入。没有哪家企业可以稳坐钓鱼台。
另外不可忽视的是,互联网厂商们的竞争也将延伸到新能源汽车领域:腾讯、阿里分别投资了蔚来、小鹏,而小米和百度则决定亲自下场造车。互联网和汽车的结合必将催生新的技术。
激烈的国内市场竞争,有助于让厂商们推出新产品、发展新技术,从而提升自己的综合竞争力。
人才是终极竞争力
在波特的“钻石理论”中,生产要素分为高级和低级。低级生产要素指各种资源,而高级生产要素则指技术设施、人才储备、研发投入等等。
国内的多家新能源汽车公司在研发投入上一直保持着较高水平。蔚来汽车2020年财报显示,公司年度研发投入24.87亿元,占全年营业收入的15%。理想汽车和小鹏汽车在2020年的研发投入分别为10.99亿元和17.25亿元,占营业收入的比重为11.62%和29.52%。作为对比,大众、奔驰、宝马、本田等国外品牌的研发投入占比通常在4%-6%之间。
另外,我国也已经开始了新能源汽车专项人才的培养。中国电子节能技术协会、中国绿色供应链联盟电池专委会、中国电子节能技术协会电池专委会举办的国家电池行业职业等级评价(初级/中级/高级)培训已于今年举办。上海市还出台了让新能源人才落户的计划。
充分的研发投入和厚实的人才储备也将是国产新能源汽车提升竞争力的重要一环。
不可忽视的不稳定因素
前文提到,欧洲新能源汽车市场前景广阔的一大原因是政策,但对于国内厂商来说,政策也是在欧洲发展的最大不稳定要素。
目前,欧盟各国对新能源汽车都有着优厚的补贴政策。以德国为例,购买一辆总价在4万欧元以下的纯电动汽车就可以获得6000欧元的补贴。目前,欧洲各国的补贴政策都没有对车辆产地作出限制,但未来,如果将补贴范围缩小至欧洲生产的车型,那么国产车型的价格优势将不复存在。这也需要国产品牌提升产品的综合实力,减少对于补贴政策的依赖。
迈向欧洲,放眼全球
通过“钻石理论”,我们可以看出国产新能源汽车旅欧的核心竞争优势:
- 欧洲市场需求量巨大,且既有产品没能完全让人满意
- 国产厂商长期应对国内多样化消费需求,积累了丰富经验
- 中国拥有完备新能源汽车的供应链,掌握多个核心部件技术
- 国内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可以催生产品及技术革新
- 各大公司不断加大的资金投入和国家、地方逐渐加强的人才培养力度
上述这几大优势在短时间内没有消退的迹象。因此,也有理由看好国产新能源汽车在海外的发展前景。当然,在欧洲市场,国产品牌还要面临雷诺、大众、奥迪等一众欧洲本土品牌的激烈竞争,一切才刚刚开始。
4月30日,国际能源署(IEA)表示,到2030年,全球电动汽车、公共汽车、货车和重型卡车的数量预计将达到1.45亿辆。面对这样一个潜力如此巨大的市场,任何新能源汽车厂商都不会止步不前。欧洲,可能只是国内新能源汽车出海的第一站。
电科技专注于TMT领域报道,青云计划、百+计划获得者。荣获2013搜狐最佳行业自媒体人称号、2015中国新媒体创业大赛总决赛季军、2018百度动态年度实力红人等诸多大奖。
投稿请登录:
http://www.diankeji.com/member
商务合作请洽:
marketinghttp://www.diankeji.com/91chediankeji.com
声明: 本站原创文章文字版权归电科技所有,转载务必注明作者和出处;本站转载文章仅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电科技立场,图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猜你喜欢
-
全球化布局引爆厨房经济 海尔大厨电战略打破地域障蔽
-
三星暂别欧洲PC市场 仅仅是战略性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