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宁倡议开放企业资源 搭建互联网公益平台

我是创始人李岩:很抱歉!给自己产品做个广告,点击进来看看。  

“苏宁全面转型互联网化表现在公益事业的创新实践上,就是我们正在运用开放共享的互联网精神,让公益活动融合了线上线下O2O模式,搭建起开放平台,形式变得更活跃,参与变得更多元,效果变得更透明,以更好、更充分地回报社会。” 12月26日,苏宁控股集团董事长张近东在苏宁总部举行的2014年企业公益论坛中做出以上表示。

12月26日是苏宁成立23周年的庆典日,沿袭一贯 “公益庆生”的传统,当天在苏宁总部及全国各地分公司同步开展了公益捐赠及阳光行活动,与往年不同的是,今年除了捐赠3695万元、开展“阳光1+1”社工志愿者行动外,还将互联网转型运用到了公益事业创新上,并邀请全国权威公益机构、知名专家举办主题为“网聚仁的力量”的“2014年企业公益论坛”,探讨公益创新与互联网的融合之道,并发出了1000万元捐赠的苏宁猜想。

公益捐赠:温暖中透着互联网范儿

苏宁23周年慈善捐赠活动暨“阳光1+1”社工志愿者行动在苏宁总部举行。苏宁控股集团董事长张近东表示,“做百年的企业是苏宁人共同的梦想,做社会公益是苏宁人永恒的价值坐标。服务民生、公平社会、助人为乐、传递爱心是苏宁人最好生日的纪念。”

当天,苏宁向中国宋庆龄基金会、中国扶贫基金会、共青团中央中国青年创业就业基金会、上海真爱梦想公益基金会、爱德基金会等慈善机构共捐赠3695万元,开展多个公益项目,既有苏宁持续捐助的“苏宁校舍”、“苏宁阳光梦想中心”,也有“体育课堂”、“艾滋病防治”、“帮扶创业”等新项目。截止目前,苏宁累计公益捐赠已近9亿元人民币。

中国宋庆龄基金会副主席梁保华先生高度肯定了苏宁的善举,表示“苏宁集团全体员工以阳光使命为核心的社会责任,融入到了每位员工的思想,落实到企业的制度上了”。

中国扶贫基金会会长段应碧从苏宁的互联网转型中深受启发,当场表示:“从明年开始,筑巢行动新建的所有校舍也将禀承苏宁集团科技转型、智慧服务的理念,通过在校舍配备现代化网络设备和平台,为贫困地区的学生插上信息发展的翅膀,让孩子们与大山外面的世界实现更多的互动,充满自信地快乐成长”。

共青团中央书记处书记、共青团中央中国青年创业就业基金会理事长徐晓更是希望借助苏宁的平台推广青年创业项目:“一个企业的胸怀决定着发展的格局和视野,苏宁一直凭着实业抱负,兼济天下的胸怀不断成长发展,成为令人尊敬的企业。在未来,希望通过与苏宁的创新合作,借助互联网的平台,把苏宁的拳拳爱心化为促进青年人就业创业的甘泉,帮助更多的青年实现自己的创业梦。”

现场举行了上述公益项目正式启动的“点亮梦想”仪式,张近东与公益机构嘉宾一同为象征着梦想的小树苗浇水,随着浇灌,树苗茁壮成长、枝繁叶茂,寓意梦想延伸、公益传递。对于苏宁的公益捐赠,中国宋庆龄基金会副主席梁保华和中国扶贫基金会会长段应碧表示了肯定,一致认为,作为民营企业的领袖,苏宁对未来商业模式和社会责任实践的探索,不仅为零售行业创造新的价值,为消费者创造智慧生活,也为社会公益事业的创新发展贡献力量。

贯穿温暖情怀的捐赠也透着浓浓的互联网气息。不同于往年线下捐赠,今年苏宁员工都通过苏宁易付宝账户在线捐赠一天的工资。张近东带领现场的数百名苏宁员工登录苏宁易付宝,购买面额不等的“阳光1+1”爱心券,当场完成支付。现场大屏不断滚动着全国苏宁员工的实时捐赠数据,截至当天中午十二点左右,苏宁员工自发捐赠金额近200万元。苏宁相关负责人表示,这些款项全部用于明年苏宁各地员工开展的志愿者服务活动,员工可以随时登陆OA平台,查询“阳光1+1”每批捐赠金额的用途。

就在当天,苏宁还获得了江苏省民政厅授予的“江苏省最具爱心慈善捐赠企业”称号,以肯定其多年来的善举。中国宋庆龄基金会副主席梁保华表示,张近东先生和苏宁这样对待财富的态度、慷慨解囊的善举和义不容辞的社会责任感令人崇敬、值得学习。

人人公益:互联网孕育公益新模式

在公益论坛上,苏宁云商集团副董事长孙为民、中国宋庆龄基金会办公室主任李安晋、中国扶贫基金会秘书长刘文奎、共青团中央中国青年创业就业基金会秘书长王庆、爱德基金会副董事长丘仲辉、上海真爱梦想公益基金会吴冲、北京大学公共传播与社会发展中心研究中心主任师曾志教授等嘉宾围绕互联网对公益的机遇与挑战展开热烈的探讨,并就公益事业如何创新各抒己见。

互联网的透明、草根、人人参与,以及海量、小额的长尾捐助都使得公益组织面临新的机会和挑战。刘文奎指出,要在人群聚集的地方开展业务,否则就没有未来、没有资源,业务流程也不会畅通,“农业时代人们向土地要资源要效益;工业化时代人们集中在城市里;信息化时代要在电脑上、网络上开展各项业务,越来越多的人,尤其是90后每天都聚集在手机等互联网终端上。”

事实上,面对互联网的冲击,公益组织已经在行动。丘仲辉介绍道,爱德从2007年就开始网上筹款,今年初成立了专门的新媒体部,全年通过网络月捐活动筹集的资金已经突破1000万元,占总体筹资份额的10%左右。李安晋介绍了中国宋庆龄基金会利用互联网技术实现公益透明化的做法,“捐款人把钱捐给我们后会收到一个密码,登陆系统就可以查询钱用在哪儿、用在哪个人的身上。”共青团中央中国青年创业就业基金会则利用互联网开展农村远程创业、就业知识培训。

持续关注新媒体与社会公益的师曾志教授用“解构”、“失控”、“迭代”、“重构”四个关键词总结了互联网给社会、给公益事业带来的影响。首先,互联网 “解构”了工业社会确立的旧有诸多统一性规则;其次,互联网时代是“失控”的,要求企业、社会组织在这种“失控”当作找到自己转型与发展的关键;再者,互联网时代特别关注“迭代”的概念,过去对产品要求是尽善尽美,而如今则是在一些小的功能上进行改变,要在试错当中不断前进而不一定是要等到完美了采取行动;最后,互联网重构了公益事业的整个链条,为公益带来了很大的发展机遇,“互联网是去中心化、去组织化的,它很难有一个共识的东西,但大家每一个人内心当中的向上向善的精神却是共通的,这是公益行业的内核,它可以把所有人用互联网连接在一起。”

开放共享:苏宁搭建互联网公益平台

张近东表示,近几年苏宁在推进互联网化转型,互联网企业的价值不在于自身拥有资源的多少,而在于与社会分享资源的多少,最终苏宁将成为一家社会化企业,将把自身资源免费开放给非营利性的社会公益组织,推动公益事业的互联网化,带动公益组织更加高效、更加专业地发展。

论坛嘉宾深表认同,并表示互联网对于公益组织而言,是一种孕育公益新模式的颠覆性思维,从筹款到筹集项目,从项目运营到公信力建设等等,公益事业的全流程都可能被颠覆。在这种情况下,公益机构应该利用互联网开放、共享的特性,开辟新的发展空间。

师曾志给出了互联网时代,公益组织创新发展的建议。第一,思维方式要从确定性向不确定性转变;第二,管理与思维方式要从由内而外转变成由外而内,互联网时代竞争的就是速度;第三,要由功能性的思维转型价值性,第四,要由以前的终端思维转向用户端思维,要利用互联网建立与捐赠者的直接联系。

中国扶贫基金会秘书长刘文奎表示,扶贫基金会把苏宁当作是解决社会问题的伙伴,苏宁是筑巢行动最大的捐赠方之一,与我们共同解决贫困地区学校住宿难题,引发了社会和政府的普遍关注,今年7月国务院办公厅下发了《关注实施教育扶贫工程意见的通知》的文件,并希望扶贫基金会牵头继续解决这一难题。“在公益互联网化的大势下,双方还有更多合作点,比如,正在进行的各地救灾储备库建设可以借助苏宁的庞大物流体系,物资采购也可以通过苏宁海量的供应商低价、优质采购,农村扶贫中各地农特产品通过苏宁易购销往全国各地等等。”

上海真爱梦想公益基金会秘书长吴冲也表示,真爱在全国做了很多“线下连锁”的多媒体教室,要学习苏宁门店一样对这些教室进行优化、互联网化,未来希望能够借助苏宁的云存储资源,更多投入到线上课堂。

当天,苏宁联合真爱梦想基金会与《时尚芭莎》杂志共同在苏宁易购开设的明星慈善义卖店正式开拍,陈数、刘涛、吴莫愁等众多演艺明星的私藏物品以拍卖形式筹集善款,全部用于“梦想中心”多媒体教室项目的建设。孙为民表示,这是苏宁明年上线公益频道的初次试水,现在苏宁已与国内众多公益机构接触、洽谈,他们将在苏宁易购上免费开店,销售爱心商品,搭建一个人人参与的公益募资、公示平台和渠道。

三年互联网公益猜想:奖励捐赠1000万

“谁的数字最接近未来实际数据,谁就将获得苏宁1000万元公益捐赠。”苏宁云商副董事长孙为民表态。这1000万元奖励捐赠源于论坛结束前,主持人吴冲向台上六大基金会嘉宾抛出一个三年之约:2016年通过互联网渠道的公益捐赠总额是多少?场上各基金会嘉宾对此给出了不同答案,从12.6亿到66亿元不等。

互联网渠道的公益捐赠总额是体现公益互联网化程度的一项重要指标,当前越来越多的个人选择通过第三方支付、网上银行、基金会官网等途径进行捐赠,互联网捐赠透明化、高效率、小额长尾等特点受到捐赠者的肯定。据不完全统计,2013年中国互联网渠道公益捐赠总额约为2亿元左右,全社会总额捐赠约为900亿,互联网捐赠整体虽然占比比较低,但增速很快,互联网渠道的资金募集将成为公益机构筹集的重要组成部分。

孙为民表示,这个对未来的猜想,一方面体现我们对公益事业与互联网融合大趋势的认同,另一方面,也是鼓励公益组织更多借助互联网渠道创新发展。三年后,通过互联网渠道的公益捐赠金额是希望全社会来关注这个数据,关注公益事业的互联网化,并带动全社会来参与。

随意打赏

提交建议
微信扫一扫,分享给好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