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性兑付”背景下的中国特色P2P正在形成
经过七年多的发展,相信广大用户已经对P2P网络借贷的概念不再陌生,这种在2007年被引进入中国市场的新型金融活动,在长期的市场实践中,已经在这个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显露出了其独特而又强大的生命力,贷款总额连续数年呈现不断高速增长的态势。有数据统计,未来两年中国P2P贷款规模将保持超过100%甚至更高的增速,预计到2016年中国P2P贷款交易的规模将有望达到3500亿。
但正和所有舶来品一样,在P2P网贷快速发展的同时,其与中国独特市场环境的融合也在加速发生化学反应。在当今P2P网贷最为发达的美国,投资人与借款人之间是不发生直接的关系的,而是由借款人先向银行申请并获得贷款,银行将该笔贷款所形成的债权依据美国证券法的规定注册为一种收益权凭证,投资者在P2P平台上购买该凭证从而完成一个封闭的业务链条环。由于美国的银行借贷市场更为重视过程中的信息披露监管,而不强调借贷行为中是否必须存在担保或者抵押,所以这些收益权凭证的对应贷款并不都具备高度安全性,其中很多都是评级低下的贷款产品,投资者买入这些权证事实上存在着由借款人违约而造成本息损失的风险。
回到中国,随着陆金所、钱多多(qian.jiedai.cn)、债权交易网等国内P2P领军企业的强势崛起,整个市场似乎正在呈现出与西方截然不同的面貌,一股“刚性兑付”的风潮可能正在形成中。众所周知,由于历史原因以及国内民间金融市场的长期不发达,所以中国的老百姓相比西方投资者更为保守,更加重视本金的安全性,他们宁可接受较低的利率,也要满足本金不产生任何损失的前提条件。而造成这种状况的另一个主要因素,是因为中国目前还缺乏一套强大的个人征信系统,而后者在西方国家已经非常发达。
有鉴于此,一批具备高度市场敏感度的中国本土P2P企业顺应市场需求,推出了各据特点的金融产品,在获得良好市场口碑的同时,也实现了自身的快速发展。例如,陆金所背靠平安集团,而成为目前国内为产品提供担保的信用度最高的企业,其余能够提供担保的平台多为与小贷公司合作,由后者为投资人提供信用担保;而钱多多和债权交易网则由于引入足额抵押物和详尽的线下尽职调查,而广受投资人的好评和追捧,相比其他不提供物品质押的平台企业,从安全性角度而言已然可以媲美银行。
据记者了解,还有的企业推出了“类刚性兑付”的政策。如:有的平台企业规定,投资人只要在规定期限内分散投资若干笔交易,且每笔金额小于一定比例,则平台企业提供足额本金及收益保障;还有的企业向借款人的每一笔借款征收风险准备金,以应对借款逾期时的本息兑付。
可以预见,中国特色的P2P运营模式正在形成,这种极具草根号召力的独特模式也必将为中国民间借贷走向成熟承担起历史交付的阶段性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