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金融倒逼银行业务创新
本报记者 姜业庆
随着利率市场化、存款保险制度和金融机构市场退出机制等金融改革的大幕徐徐拉开,一方面是零售银行个人客户的需求及消费行为正在迅速改变;另一方面随着云计算、大数据、移动支付、网络社交等新一代信息通讯技术风起云涌,P2P、余额宝、网络金融社区等各种基于互联网的金融平台及服务正迅速崛起。互联网融合渗透金融领域已是大势所趋,互联网金融已是不可逆转的时代潮流,传统的零售银行业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
自然,顺理成章地就有了商业银行成立的电子商务营销平台,如此前建行的 “善融商务”、交行的“交博汇”、农行的“E商管家”以及正在酝酿中的工行“融e购”、中行的“中银易商”。
事实上,传统的金融机构已经意识到了互联网变革所带来的影响,而且早已开始了对传统金融服务模式的改变。像工行电子银行业务替代率已经超过70%。随着互联网金融的扩张,传统银行转型步伐也在加快。目前,更多的银行对新技术和互联网发展动向开始保持高度敏感,紧跟步伐。微信作为国内目前最流行的社交媒体,用户量接近5亿,这个巨大的市场,是哪个商业银行也不想错过的。
不仅如此,商业银行还纷纷加码创新力度以应对互联网金融革命。近日,农行在广州启动“E时代赢精彩”互联网金融绿色季新产品发布会。该产品以 “一大平台+四类应用”的战略矩阵展开,包括移动金融开放平台,绿色移动类、绿色理财类、绿色支付类和绿色安全类应用。农行电子银行部总经理马曙光称,2014年农行在互联网金融上将进一步进行创新,包括平台开放化、受众普惠化、产品便捷化、资管专业化、信控数据化5个方面。
“就像一头公牛闯入如瓷器般精致的银行业务殿堂,对传统金融产生了颠覆性的影响。 ”马曙光指出,互联网金融产生的冲击主要是由于五个方面的特征:一是带来了开放的市场,二是提供了更好的体验,三是实践了普惠的服务,四是提高了创新的效率,五是加速了数据的应用。
“在互联网金融迅猛发展的时期,银行更要担当起推动者的重要角色。 ”马曙光认为,传统银行应通过公众互联网与客户对接,以电子银行为主阵地,推进金融电商化进程,包括建设网络金融生态圈、建成立体在线销售体系、培育在线金融客户群、探索数据应用模式等方面。
同样,今年1月由第三方金融分析研究机构银率网举办的 “创新与融合:2013中国零售银行业峰会”上,部分业内人士业认为,在互联网金融时代,商业银行只有创新以及加强服务才能应对冲击。工商银行总行个人金融部副总经理张剑宇表示,互联网在积极进入金融领域的时候,商业银行应该充分发挥综合服务的优势,提高服务参与度,降低业务成本,提高服务体验。
华夏银行总行个人业务部副总经理李岷表示,2013年整个金融系统都被互联网金融把整个局面做了转型,那么银行的网点就不需要了吗?但是实际上来看,网点建设并没有缩小。互联网金融和物理网点是互补的,互联网金融提供的是信息,而线下的银行网点可以提供更多的服务。
广发银行总行个人银行部副总经理姚永平认为,互联网金融创造的产品给银行带来互联网创新的理念,银行应当和互联网金融相互借鉴,创造出更加适合老百姓的产品和服务。
“进军互联网金融银行也有优势,银行是变化的行业,我们不会等待别人来变化我们。”工行董事长姜建清此前称。
摩根大通(59.49, 1.75, 3.03%)中国首席经济学家朱海斌也表示,互联网金融的崛起已产生“鲶鱼效应”,传统银行正在积极转型。工行的设想是,利用银行掌握的客户信息、支付信息、融资信息,将资金流、物流、信息流整合起来,创造一种新型的互联网金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