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之星编程大赛连办十年 创中国互联网企业之最

我是创始人李岩:很抱歉!给自己产品做个广告,点击进来看看。  

“十年坚持助您成长——2014百度之星程序设计大赛”即将拉开帷幕,今年的比赛比起以往显得更加意义非凡,因为它迎来了它的十周年生日。百度之星十年风雨,一路坚持很不易,还须且行且珍惜。作为国内办赛时间最长,参与人数最广的一项计算机编程比赛,百度之星在过往的九届比赛中,参赛选手总计超过20万,遍布国际、国内各大科研院所、高校及公司。十年办赛历程,几乎与中国互联网行业的黄金十年并行,百度之星比赛可谓影响了一代程序员,也为中国互联网黄金十年贡献了一份不可磨灭的力量。

十年坚持助您成长

2005年,中国互联网行业远不及如今发达,为了发现中国校园里最优秀的计算机算法人才,当时的互联网新贵——百度在北京启动了“程序之美——第一届百度之星程序设计大赛”。当时的总冠军用“Astar”算法解出了决赛试题,而这个名字又与百度之星的比赛很契合,于是从2006年开始,百度之星前面加上了Astar。据当时负责人的回忆,该比赛定位高端,奖励丰厚,不仅最高奖金高达数万元,还可获得百度招聘绿色通道。由此可见百度求贤若渴,对算法人才所需之迫切。

十年来,百度之星比赛主题由最初的“程序之美”,到13年“Code上云端编程改变世界”,再到如今的“十年坚持助您成长”,目光从专注于程序和代码,转向了编程对于互联网、对于现实生活的影响。与此同时,比赛题目也从最初的游戏类发展到现在的实用类,以此呼吁新一代的互联网人才关注生活,关注社会。

百度之星一直坚持“发掘最佳算法和数据结构,以解决各种挑战性问题”的办赛原则,致力于“快乐比赛、做独特的编程竞赛”,成为了中国互联网一年一度的技术嘉年华。如今“Astar百度之星程序设计大赛”早已成中国互联网行业最响亮的、最有影响力的大学生程序设计大赛,被誉为国内程序员的“黄埔军校”和“造星工场”。

群星闪耀

百度之星大赛从第一届开始,便受到全国高校师生的青睐。参赛规模最初为310所高校的4000名学生,发展至2013年已吸引超过2000所院校52000名选手参加比赛。据不完全统计,参赛选手覆盖了中国大陆、港澳台,以及英国、美国、澳大利亚、新加坡等国家和地区。

如今百度之星大赛享誉业界和学界,大赛的获奖证书相当于程序设计业界的“金领通行证”。入围最终决赛圈的选手,有的成为了众多知名IT互联网企业重金争夺的对象,影响着互联网的未来;有的继续在专业领域钻研,为中国计算机科学积蓄力量。

清华大学博士毕业生楼天成,圈内绰号“楼教主”,曾在05、06两年蝉联百度之星总冠军,并参与了此后3届比赛的命题工作。百度之星大赛不仅带给了他宝贵的实战经验以及决赛赛场的心态锻炼,更让他坚定了自己的梦想,对编程工作更加自信。此后,楼天城逐渐成长为了中国公认的大学生计算机编程第一人,在CEOI、ACM界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并多次摘得世界级编程比赛桂冠。2008年,他进入全球唯一华人图灵奖得主姚期智院士领导的清华大学理论计算机中心攻读博士。

日前,记者通过电子邮件对远在美国工作的楼天城进行了采访。目前,他在Google总部MountainView工作,从事社交网络和机器学习相关问题的研究。回忆起当年的百度之星,他感慨道:“百度之星的决赛,都是比较Open的问题,需要很强的发散思维能力,现在的决赛题已经成为经典。我们当时都没想到,百度之星十年在竞赛届具有里程碑意义。”

百度之星在迈向国际化的同时,参赛选手的年龄也不断往低龄化发展,2013年的比赛中诞生了一位计算机神童,大赛三等奖获得者,来自湖南长沙南雅中学的初二学生——毛啸。在高手云集的Astar赛场,首次参赛便荣获三等奖,让所有人都为之惊叹,百度校园品牌总监张高博士在赛后颁奖典礼上评价道:“参赛选手年轻化,初中生也能够有很好的成绩,是对大学生选手们的鞭策和压力”。

2013百度之星总决赛冠军,南京外国语学校的高三学生乔明达在夺冠后表示:“编程是把人的智慧与计算机的效率相结合的关键,最终的目标应该是为了改善人们的生活方式,使得人类得到文明更好地延续。”

背后的坚持

百度之星大赛的辉煌背后,是百度校园团队的默默坚持。百度之星团队中,拥有最优秀的成员,他们在赛前、赛中、赛后,一如既往地潜心工作,也正是这种奉献精神将百度之星推到了今天的高度。一位负责赛事执行的工作人员感叹:“十年了,我们把一项变成比赛变成了一个互联网嘉年华,百度之星像自己的孩子一样。虽然过程很辛苦,但也很欣慰。”

为了带给热爱编程、心怀炽热梦想的年轻人一个展现的舞台,百度在让“星星”们变得更优秀的同时,自身也在不断成长壮大。最荣耀的并非过去的成就,而是心怀梦想的同时,能够通过实际行动追求卓越。

随意打赏

提交建议
微信扫一扫,分享给好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