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营商试水互联网理财 专家称最大问题在推广

我是创始人李岩:很抱歉!给自己产品做个广告,点击进来看看。  

央广网科技5月22日消息,随着中国电信中国联通先后上线话费理财产品,传统的电信运营商迈出了跨向理财的第一步,成为互联网金融领域的新兵。尽管目前中国移动的产品尚未上线,但也在接受媒体采访时称,相关产品会尽快推向市场。

运营商做理财产品,听起来在意料之外,但其实仍在情理之中。央广网科技连线了通信业知名观察家项立刚和电信行业观察员付亮,两位专家都阐述了自己的观点。

运营商做理财在情理之中

项立刚认为,未来电子支付和互联网金融行业中都有巨大市场潜力和机会,运营商本身就有巨大的用户群体和平台,以及上百亿规模的话费资金,进入这一领域可以充分利用这些资源,还可以进一步积累用户和资金。

付亮则表示,运营商本来就有资金通道,加上又有用户,做金融产品很正常,如同阿里、腾讯京东也都在做。

对于运营商此举是否是出于跟风或者虚拟运营商带来的竞争这一疑问,项立刚表示关系并不大。他表示,依照他得到的消息,运营商对于这件事情的筹划时间在三年以上,而且三家运营商的支付公司都有较大规模,已经积累了丰富的资源。

形式上不一定是话费理财

根据目前的报道,中国电信推出的理财产品类似余额理财的概念,基于货币基金,通过预存资金的方式来获得收益。目前已经上线,据翼支付的公开数据,目前用户已经有11万人。

而中国联通的产品也是一款货币基金,采用“基金份额预先冻结+周期性过户”的交易结构,将理财和合约机结合预存话费结合起来,让用户既保证套餐费用的自动缴纳,又保证投资收益的最大化,目前尚未上线。

付亮猜测,对于理财产品的形式,运营商未来不一定锁定话费理财,也可以另建一个支付账户,话费和资金两个形成独立的账户。并且由于不同时候不同渠道获得话费的成本不同,资金帐户充话费没问题,但是话费账户的体现可能比较困难。

不过目前处于起步阶段,且只有中国电信的产品已经上线,未来的发展在种类上仍有巨大的想象空间。

最大的问题是推广

三大运营商早已拥有各自的支付公司,面对涉足的互联网金融领域,项立刚认为在技术对接层面不存在问题,最大的问题在于推广过程中,运营商能否发挥好互联网精神。

不光是运营商,诸如银行、教育等传统行业几乎都存在对其互联网精神的质疑,这也成为他们在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日新月异的时代,能否继续保持市场地位的筹码。

尽管有用户和平台,但是随着互联网金融的兴起,互联网公司和银行已经纷纷推出了“宝宝类”的理财产品,用户可以有很多选择,运营商如何让用户来选择自身的产品是他们面临的最大问题。

项立刚表示,先天的基因并不重要,后天的作为才是关键。而且不管成功还是失败,运营商的这一尝试是值得肯定的。

随意打赏

提交建议
微信扫一扫,分享给好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