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桶”慈善引争议 境外媒体质疑与支持并存
香港特区政府商务及经济发展局局长苏锦梁(中),8月20日下午在添马公园接受“冰桶挑战”,为慈善团体筹款。“冰桶挑战”的规则是,挑战者需将一桶盛有冰块的冷水从头顶浇下,上传视频后再提名三人接力。中新社发 谭达明 摄
中新网8月21日电
反方:慈善不能演变成某些人的作秀
台湾《新生报》21日发表社论称,一连几天,各行各业的名人分别上演“湿身秀”,拿着一大桶冰水,往自己身上泼成落汤鸡,然后开开心心地点名另外三个人,持续接棒下去。每个被点到名的名人,马上成为媒体焦点,手握着麦克风,掌握了最好的时机,他们说要响应泼冰水、“做爱心”。
到底什幺是爱心?社论指出,似乎早已被掩盖在名人们的冰桶底下。说也奇怪,几乎每个被点到名的政治人物,都乖乖地接受冰桶考验,手脚相当快,今天点名隔天就到。每个想要在年底参选的,或者深怕被大家遗忘的,无不借此机会拉抬声势,博君满意。
文章强调,“冰桶挑战”的活动目的不在于哗众取宠,而是希望透过名人现身,让公众更加意识“渐冻人”相关的议题,不过显然后续的发展愈来愈荒腔走板。
台湾《中华日报》在21日的社论中也对该活动提出了批评,文章称,“冰桶挑战”席卷全球诸多国家,蔚成一窝风的“成人游戏”,从社会心理学角度观察,无非是人际间的相互吸引力所形成的群体情绪,更在民粹操弄鼓动下,使群体情绪掺杂了群体的迷思。
正方:即使作秀,又有何妨
新加坡《联合早报》20日的文章对“冰桶挑战”活动给予了肯定,文章称,对于这项活动,即使是作秀又有何妨,作为公益组织,不仅筹到了善款帮助了需要帮助的人,也起到良好宣传作用,引起了大众对“渐冻人症”的关注;作为活动的参与者,不仅参与了活动吸引了公众的眼球,同时维护了公众形象。
文章还称,作为“围观群众”我们看了热闹,了解了不曾了解的病症,因为更多人的关注会有更多的善款帮助患者治疗。游戏也好、作秀也罢,如此一箭双雕的作秀,何乐而不为呢?
台湾《联合报》在20日的文章也持肯定态度,文章认为,这世界需要帮助的人太多,“如何得到关注”才是公益行销的最大挑战,期待未来也能创发更多结合慈善与趣味的行动,让全球起而效之,也让真正需要帮助者,都能得到更多资源与关爱。
美国《侨报》近日也发文支持,文章认为,慈善募捐应有多种形式,“悲天悯人、默默奉献”是一类,但也可以“且捐且找乐”。如果是严格遵照游戏规则行事,这种借力慈善的自我形象营销、实现慈善价值与个人价值的“双赢”,这并非不可以。于接受捐赠的一方来说,需要的不是居高临下的施予之举,平等、积极、乐观的鼓励式帮助往往更能直抵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