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内人说:中国网约车细则:一场城市间的改革竞争
与京沪深津等地的细则不同的是,成都仅要求车辆排气量不小于1.6L或1.4T,在户籍上,不再仅限于本地户籍,持成都市居住证也具开网约车的资格,也没有数量和运价管控,同时又有充分的安全保障措施。在网约车各地新规令人失望之时,成都的网约车征求意见稿无疑让人看到希望。
中国的经济改革,是一种渐进式的改革。渐进式改革的中间阶段是个“痛苦的U型低谷”,在这个阶段,部分市场化了,带来巨大的利益,同时,又因为民众缺乏权利、管制较多,其利益与管制勾结,形成既得利益集团,进而阻碍改革。所以,最重要的任务是为进一步改革创造条件,推动这些处于“痛苦的U形底”的企业尽快继续改革,走出这个痛苦的低谷。
张五常在《中国经济制度》一书中,把中国模式的经验总结为中国放开县域层面的竞争,是改革开放初期,中国经济活力大增的一个原因。某种程度上,当时的县域竞争,表面上是经济指标竞争,中央政府考核GDP,地方着力于招商引资,发展经济等。实际上,基于当时的情况,只有改革才有经济发展,经济发展一定来源于改革,所以,所谓的经济指标考核,本质上就是地方改革程度考核。所以,中国的发展本质上是源于地方改革竞争。
随着中国经济三十年的高速发展,现在经济发展趋缓,在这个阶段,改革进入更深的层次的阶段。在这个阶段,改革更加复杂,涉及各方利益,更有各种阻扰与障碍。所以,仅仅是经济增长指标不再足以反映地方改革的意愿与努力,推动中国经济三十年高速发展的地方改革竞赛,也需要更深刻、更细致的考察指标。
这些指标中,最重要的就是是否反映了人民的利益。由于人民的利益往往与既得利益冲突,所以,还有一个很重要的维度就是看对既得利益的触动程度。
出租车行业是中国城市交通的痼疾,城市在发展,人民的需求在提高,但出租车行业的数量却增长缓慢,打车难长久困扰着市民,损害着社会的福利。所以,是否能解决打车难,就是一个具体而为的地方改革竞赛的指标。
北上广等地的新规,通过限制驾驶员资格,推高车型档次的办法,降低了网约车的数量,推高了网约车价格,从而保护了出租车行业,保护了既得利益,却把大量司机和民众一起推向了黑车市场。相比之下,成都的新规,放宽了准入,给出租车行业带来更大的竞争压力,进而触动其既得利益。与此同时,也解决了打车难,给市民带来方便。
在我看来,所谓融合,就是指通过新业态与旧业态的竞争、进而融合,通过竞争与融合,完成对既得利益的改革。
在全国多地出台了严苛新规的情况下,成都更宽容的新规,虽然受到市民的拥护,但却会受到一定的压力,某种程度上体现了地方治理水平与落实改革的意愿与努力。
回溯以往的改革历史,中国改革冒出那些自主性与创新性的苗头的时候,更高层的决策者的态度是非常重要的。当年小岗村的几个农民冒着杀头的危险,签下包产到户的协议,这个改革的新动向被发现,保护,才有了后来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全面推广。
1980年,傻子瓜子年广九在那个年代就赚了100万,很多人觉得,这个原来讨饭的人,发了财,一个人忙不过来,还雇了几个人,社会主义还能搞雇工?这是不是属于剥削?主张“动他”。邓小平在一次谈话中说:“如果你一动,群众就说政策变了,人心就不安了。你解决一个'傻子瓜子’,就会变动人心,没有益处。让'傻子瓜子’经营一段,怕什么?伤害了社会主义吗?”
虽然只是一段谈话,但某种程度上,正是有这样来自高层的改革意愿,才有了今天占GDP达到65%之高的民营经济的蓬勃发展。可以毫不夸张的说,这些被呵护的幼苗,才支撑起了今天的中国经济。
来源:FT中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