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人士解析央行叫停:二维码、虚拟信用卡存风险
DoNews 3月17日消息(记者 周勤燕)上周央行紧急叫停虚拟网络信用卡产品、条码支付等线下面对面支付服务的消息引起轩然大波。央行紧急下发叫停令受到了各方质疑,不少市场机构以及业内人士评论称,这一叫停令背后的主要原因是触动了央行分管机构银联的利益。
根据分析,在传统的线下收单业务模式中,发卡行、收单行(主要是银行、银联商务和第三方支付企业)、银联按照7:2:1的方式分成;而在线上收单模式中,刷卡手续费仅有发卡行和收单行(主要是第三方支付企业),银联完全被架空。而二维码等支付方式本质上是用线上方式来做线下收单业务,银联的利益受到极大损害。
与此同时,一些金融界从业人员表示,第三方交易甩开银联已有相当长一段时期。利用叫停尚未推出的虚拟信用卡和场景有限的线下扫码支付,来保证银联的利益,这个理由是站不住脚的。
金融人士分析认为,目前线下二维码支付确实存在不小的风险,而虚拟信用卡则涉及到身份识别问题。央行此次下发叫停令,应是为了保证支付环境的安全性。二维码支付存漏洞。
二维码支付是一种基于账户体系搭起来的新一代无线支付方案。 早在上世纪90年代,二维码技术就已形成。随着国内移动互联网与O2O的发展,产生了大量的移动消费,二维码支付解决方案开始应运而生。
移动支付在为消费者带来快捷便利的同时,自身也存在着很多的安全隐患。扫描二维码存在感染木马病毒,账号密码等隐私信息被盗取的风险。
在线下支付场景中,目前已经出现利用在在二维码中植入病毒过木马,通过一些优惠或者打折的活动信息,吸引消费者扫码,来盗取支付宝、微信或信用卡信息的案件。
央行方面表示,线下条码支付突破了传统手机终端的业务模式,其风险控制水平直接关系到用户的信息安全与资金安全。 而二维码在技术上存在安全漏洞,包括二维码如何生成、如何防范风险等技术保障问题,目前都没有得到解决。
虚拟信用卡确实存在风险
近日,阿里和腾讯联合中信银行推出的虚拟信用卡,以其“即申请、即获批、即支付”的特点引发不少人的期待。
与传统发行信用卡的审核、发放模式不同,用户通过中信银行在支付宝和微信上的公众号,就可以在线即时申请、即时获准,申请获准后,将所获得卡号在线开通支付宝快捷支付,即可进行网购、移动支付等各种消费。
不少金融从业人员认为,虚拟信用卡在省略掉了繁琐的审核流程后,也加大了风险隐患。
在我国在现行金融监管体质下,用户申请信用卡必须要到柜台审核资料,进行面签和身份核实的手续。
用户办理信用卡事先在网上填写基本资料,获取相应的授信额度。再带上身份证去银行柜台确认,身份信息确认无误后,需要在银行的柜面摄像,签署确认风险的确认函,或者是由客服人员上门确认之后,才能够拿到信用卡。
而虚拟信用卡则漏掉了这道审核手续,可能造成的后果是,不法分子利用他人的身份信息来申请虚拟信用卡,出现大规模盗刷,从而造成他人的财产损失。
一位金融从业人士称,“信用卡授信是一个很复杂的过程,虚拟信用卡在网上填写资料,不经过人工验证即可获得实时额度审核,会出现很大的风险。也不符合目前的管理条例。”
暂停之后或将重新启动
根据央行下发的文件,此次叫停并非禁止线下支付和虚拟信用卡业务,而是暂时叫停,以对该类业务的合规性、安全性进行总体评估。
文件中表示,支付宝及相关线下支付、虚拟信用卡公司需在央行进行充分沟通,并改进方案,解决客户身份识别、信息保护问题以及客户支付安全和资金安全等问题。
有资深互联网人士表示,央行此次的措施只是暂时性的,而且涉及到的两个部分,一个虚拟信用卡还未正式上线,另一个线下扫码支付支持场景也非常有限,难以带来业务上的实质影响,也不必过于紧张。
有金融人士对业务重启表示看好,此次事件或许是未央行备案而导致的业务暂停,相关管理条例应该很快会出台。
另据了解,央行正就《支付机构网络支付业务管理办法》、《手机支付业务发展指导意见》草案进行第三次征求意见,反馈意见已于3月13日截止。(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