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贷变味:为得报酬学姐骗学妹进“传销”刷单组织
申季阳“设局”骗取大学生的所谓合同。
贷款平台发给学生的威胁信息。
被骗大学生们通报各自的遭遇。
一大学生坦承被骗的部分原因。
长春七高校近80人被骗涉案金额达200余万元
“校园贷”是近年来互联网金融发展最迅猛的产品之一。只要你是在校学生,网上提交资料、通过审核、支付一定手续费,就能轻松申请信用贷款。最近一年,“校园贷”在吉林长春市的一些高校发展得如火如荼,但是一些在校生向央视记者反映,一些人利用“校园贷”设计骗局,导致许多大学生被骗。
掉进骗局 “刷单”被迫用校园贷
今年3月,正在吉林动画学院上学的小李萌生了做兼职的想法,同学给他介绍了一份做刷单的兼职,并号称不需要承担任何风险。
在同学的介绍下,小李认识了刷单业务的老板申季阳。小李被告知,所谓刷单,就是用学生身份通过分期购买手机的网络贷款平台买手机,帮平台刷业务量。
当天,小李签下一张劳务合同,合同上约定,刷单一笔的报酬是100元,3个月一结。签完合同后,小李被申季阳和网贷平台的业务员带到一家手机店。
小李说,给我注册了网贷平台的账号,然后签了一个网贷合同,全是零首付。
小李在两个网络贷款平台上贷了款,把钱交给了申季阳。加上之前分期买手机的钱,小李连本带息总共贷了6.9万元,每个月要还款5500元。
申季阳为小李转账还了3个月贷款,但是承诺给小李的报酬一直没兑现。当小李催促时,申季阳就要求他带其他同学出来做刷单,否则不给钱。
小李说,他跟我说,我带够5个人,就把佣金给我,另外给我一个人1000元的劳务费。尽管受到恐吓,小李还是拒绝了带人做刷单。此后,申季阳就中断了为他还贷,电话不接,人也不见了踪影。
接踵而至的,是网络贷款平台的催款电话和短信。
小李说,平台说如果不还款,就等着法院起诉。稍后又说已经对小李提出起诉。
万般无奈之下,小李联系了有同样遭遇的同学,建起了微信群。很快,其他几所大学的学生也陆续加入,大家被骗的方式如出一辙,而矛头也指向同一个人——申季阳。
大学生小李说,一开始我以为就十几个人,没想到范围越查越广,涉及到了很多所大学,被骗人数也达到了快80人。
微信群中的被骗学生涉及长春的7所高校,大多是入学不久的大一或大二学生,贷款金额少的一两万元,多的则高达十几万元。
还贷惊魂 催款信充满侮辱恐吓
在记者的采访中,大学生们接到的催款电话此起彼伏。
多名大学生提供给记者的催款短信中,充满着侮辱和恐吓之词。有的威胁学生再不还钱将被羁押至看守所,有的编造假的法院开庭审理信息,有的群发短信到学生的通讯录联系人,号称“你想出名很容易”。
王女士家住沈阳,女儿在长春上大学,她曾接到过女儿的哭诉电话。
王女士说,他们会盗取孩子的通讯录,另外一个就是在学校的贴吧里把孩子的照片贴上,甚至发短信说孩子犯了诈骗罪,又说收到什么立案通知书,我觉得这些事做得有点太卑劣了。
有几家网贷平台的催款电话还会不断打给学校办公室和辅导员老师,向他们施压。在压力之下,不少学生开始被迫还贷。王女士现在已经开始为女儿分期偿还近6万元的贷款。
长春理工大学光电信息学院的小刘,为申季阳先后申请贷款14万元。申季阳消失后,催款电话反复打给他在农村的父母,称要上学校讨债。无奈之下,小刘父母只得外出打工,为孩子还贷,每个月要还近5000元。
大学生小刘说,家里没招,只能把钱先还了。毕竟我在这儿上学,家里也是怕我出事。
今年8月,大学生们向长春市公安局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分局报了案。今年9月21日,警方正式对申季阳诈骗案立案侦查,学生们提供的警方受理案件登记表显示,涉案金额达200余万元。记者试图联系警方了解案件进展,但警方拒绝了记者的采访请求。
■新闻分析
“校园贷”
为何能骗人?
一个并不算高明的骗局,却让这么多大学生受骗上当。除了大学生们涉世未深,背后还有什么样的原因呢?
吉林动画学院的小韩,是最早向公安机关报案的学生之一。他在被骗的同时,也将4个信任他的同学带入了刷单骗局中。
靠着这种同学间的互相许诺好处的方式,像滚雪球一样,受骗人数不断增加。而这个涉及人数庞大的骗局,从组织者到被骗者,形成了金字塔式的4个层级。
除了信任熟人之外,学生们也坦承,之前他们做过的网购刷单兼职,也是在法律法规的灰色地带挣点零花钱,因此并没有警惕。
大学生小李说,贷款6万元说给10%就是6000元,我刚踏入社会,6000元对我们来说已经很多了,有点见钱眼开的性质。
受骗学生告诉记者,申季阳曾经在网贷平台工作过,和一些网贷平台的业务员很熟,而这些平台的业务员为了保持业务量,也一直与申季阳联系密切。
小韩说,有了这一层关系,门槛本就很低的网贷变得更加畅通无阻。
据记者统计,受骗学生中,涉及到的网贷平台有20多个,每个学生少则用到两三个,多的有六七个。据央视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