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2O与私人订制是天作之和
3月10日,马化腾在宣布自己与京东“合体”的同时,不忘带上一句:“全力布局生活服务类O2O业务。”但也仅提出“全力布局”而已。透露出两个信息:1.腾讯很重视O2O;2.腾讯也不知道具体该如何将重视转化为行动。
推而广之2014年,似乎人人都在谈O2O,但不是所有人都知道除了评价、地图、有便宜可占O2O还能干啥。
鄙人浅见:O2O应该更专注于私人订制。回忆起一次消费经历,我得出这样的结论。我曾经登陆一家蛋糕店的官网,在其中提出我的需求,店家就会在蛋糕上写出我要的祝福语以及裱花的组合,当然这种私人订制只能算小儿科。但仔细想想,除了这一次消费我必须上他们的官网外,似乎没有什么更特别的理由促使我成为O2O普通受众中的一员。我可以不看商家的评价,也可以不要打折优惠,甚至可以不看地图找到它。但如果我想要只在下班途中去一次蛋糕店就拿到给老婆的生日惊喜,那么我就必须去线上完成几次点击。
可以说,只有互联网可以帮店家实现最便捷的个性化服务。互联网能比电话更为准确的传达客户的想法,同时又能比提前到店沟通更为便利。店家提供个性化服务需要向客人了解的事项、想法必然远多过麦当劳问的堂食还是外卖、可乐是否加冰、套餐里面薯条是不是要加大之类问题,没有人会认为自己在麦当劳获得的是私人订制式服务,但这些问题已经被当做折磨顾客的典型笑柄。更何况这是一个所有消费者都更愿意保持沉默的时代,能够不说话看到商品样本,同时将自己的意愿表达清楚,这本身就是网购、O2O能够持续壮大的重要原因之一。
此外,个性化也确实具备足够的吸引力,能够吸引用户的眼球。它与优惠打折相比,优势在于个性化永远不能用量简单的衡量优劣好坏,然而这并不仅仅意味着店家可以逃避直接竞争,相反它给予店家更多的竞争途径,更贴心、更有新意还是更土豪,可以让店家自由选择更适合自己用户群体的路径。而且花费更多心思争夺更多客户远比让出更多利润争夺更多一次性消费要更加可持续,从店家普遍给团购消费者的白眼就可以看出,他们对一味打折、团购有多么不情愿。
事实上,已经有人将私人订制与O2O结合。去年5月最早接触中搜搜悦时感觉它更像通过搜索技术实现的微博,关注一个个人物、地点、事件、名词就可以快速获取这些相关的新闻。此后搜悦的功能、板块逐步拓展,终于在去年十二月左右也上线了移动生活服务功能。利用之前的用户订阅数据,搜悦几乎天然了解了所有用户的个性化需求,所有O2O动作也自然依此展开。例如我订阅了育儿、足球、烤肉、范冰冰等几个关键词,迄今为止已经先后有某幼儿园、浩沙健身、汉江烤肉向我推送过了活动、优惠、团购信息。我知道这分别对应了我订阅的前三个关键词,至于范冰冰将为我带来怎样的私人订制式O2O,我很期待。(这种靠用户自己“私人订制”推荐的方式明显比大数据更为精准。因为大数据过了一道或几道手,经过拐弯抹角的分析,结果自然不如用户的直接选择。)
中搜也已经开始尝试以搜悦这样的移动端应用引导商家提供个性化服务,我有幸参加了中搜副总杨鈺亲自带队的搜悦探店团,到淮扬府试吃他们的春菜新品,这是中搜模仿用户在搜悦中组团相约探店试吃的过程。淮扬府在搜悦中提前获知探店时间、人物,又看到了杨鈺的搜悦账号关注了中搜、搜悦、杨鈺、陈沛后,主动为我们提供了中搜订制餐点及布置。
事实上,淮扬府在订制餐点及布置的过程中并没有耗费更多精力,但如果换成我是中搜,我也会被这小小的心思打动,并且继续选择淮扬府做为搜悦移动生活服务的合作伙伴和线下活动的供应商。换成普通消费者,情况依旧如此,毕竟“人心都是肉长的”。当然这只是淮扬府的主动为之,代表着他们的服务意识,中搜无法强迫其他合作伙伴,但起码也已经提供了一个可以参照的案例。2014年随着餐饮等生活服务行业的生存环境逐渐艰难,相信他们自己就会找到私人订制这条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