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金所的2.5亿坏账究竟是什么?

我是创始人李岩:很抱歉!给自己产品做个广告,点击进来看看。  

洪偌馨

近日,一则有关陆金所旗下平安国际商业保理(天津)有限公司(下称,平安保理)有笔2.5亿借款出现问题的消息引起轩然大波,甚至不少文章冠以“P2P业内最大笔坏账”的标题。

作为国内P2P借贷行业的领军机构,陆金所的一举一动向来都是外界关注的焦点。而当下又正处于宏观经济下行趋势明显,P2P借贷行业风险暴露加剧的“高危”时期,也难怪这个消息会引发如此大的震动。

不过,各位看官稍微冷静一下,我们先来看看这2.5亿坏账究竟是什么?

谈及陆金所,大家总会习惯性地把它跟P2P画上等号。但事实上,随着产品线的不断扩张和交易结构的多元发展,陆金所早已超越了P2P的业务范畴,朝着多元化的大交易平台发展。

目前,陆金所旗下有两大交易平台:网络投融资平台(Lufax)和金融资产交易信息服务平台(Lfex)。其中,前者的主营业务就是大家普遍熟知的P2P网络借贷业务,面向个人投资者;而后者于2013年下半年上线,主要面向机构投资人。

根据最初的定位,Lfex涉及的三大业务包括:一,委托债权和应收账款等金融资产交易;二,信托产品、信托计划受益权、银行理财等各种财富管理产品的流转;三,各种金融机构进行资源整合。

按照陆金所董事长计葵生的说法,Lfex剑指国内数百万亿元的“非标”市场。银行、保理、租赁公司要出表,保险、证券、信托可以投资。而在具体操作中,陆金所实则扮演的是信息服务中介、财务顾问和交易安排人的角色。

而此次陆金所涉及的2.5亿问题贷款本质上是属于上述Lfex的第一类业务,基础资产为陕西金紫阳农业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的一笔应收账款。所以,陆金所在3月12日的官方回应中表示,该项目与陆金所P2P业务无关。

其实,在平安保理的网站“业务模式”板块中也有图表清晰地介绍了该业务的操作流程,以及陆金所在该业务中做扮演的角色。

根据平安保理官网上的说明,该产品的资产输入端,即平安保理的资产来源包括陆金所分公司、外部保理客户、外部金融机构。然后,平安保理会扮演风控、财务以及信审的角色筛选并打包这些资产。

接着,平安保理通过债权转让的形式放在陆金所的金融资产交易平台上对接资产输出端,即资金端。根据官网的信息,该类产品的投资者包括B端客户、C端客户、外部金融机构,以及部分海外资金。但据笔者了解,目前Lfex的业务仅面向专业的机构投资者,并没有C端客户,即个人投资者参与。

笔者认为,厘清这个概念非常重要,因为从目前来看,陆金所P2P借贷业务以小额为主,以笔均借款额度6万元的无抵押贷款为例,如果是P2P业务出现总规模2.5亿的坏账至少涉及4000多个借款人,这还不算可能涉及到的数万投资人,杀伤力和波及面的确够大。

但这笔问题贷款并不涉及陆金所的P2P业务,而属于金融资产信息交易版块。这意味着它是一个成熟的金融产品,并且面向的是具有专业的风险辨别能力和较强的风险承受能力的机构投资者们,这就与处于萌芽阶段的P2P产品,及其覆盖的客户群体有着很大的差别。

作为P2P借贷行业的观察者,笔者并不否认这个行业的种种乱象和风险。事实上, 受监管政策落地在即、P2P行业增长放缓、股市分流资金等因素影响,2015年P2P行业的生存环境正在恶化,风险一触即发。

连央行行长周小川都在发表对于互联网金融的观点时提到,相较于第三方支付、众筹、互联网保险等互联网金融新生业态,P2P的问题比较多。但笔者以为,也正因为这个行业现在比较混乱和脆弱,舆论报道应该更加严谨和客观。

随意打赏

提交建议
微信扫一扫,分享给好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