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家专访王中磊:抛开和万达的骂战,华谊如何看待和应对电影市场的新变化?
文/腾讯科技 俞斯译 康晓
上周五知名导演冯小刚发公开信炮轰万达挤压《我不是潘金莲》排片,把华谊兄弟和万达两大公司的矛盾再次公开化。作为华谊兄弟总裁的王中磊也在微博上回击王思聪的表态,卷入了这场风波中。
当天晚上的华语电影传媒大奖,王中磊获得“百家传媒年度致敬电影人”。不过媒体唯一关心的,只有白天发生的这场嘴仗。王中磊似乎已经冷静了下来,只表示“希望每一部电影都不要被电影之外的东西所干扰”,希望这件事“像雾霾一样被风吹散”。
对于今年刚从哥哥王中军手里接管华谊整体业务的王中磊来说,这一年过得并不太顺。
电影市场在经历了过去几年疯狂增长后陷入了票房低迷,直到上周才跨过了400亿线。作为华谊兄弟“门面”的电影业务更是遭遇挑战,除了参与投资的《魔兽》之外,今年票房靠前的电影中已经很难看到这家老牌公司的身影。
围绕华谊和万达的新闻却炒了一整年。从年初的叶宁挖角风波,到随后暑期档《摇滚藏獒》、《陆垚知马俐》被万达封杀的传言,再到冯小刚化身潘金莲公开叫板王健林,每次都把华谊推到舆论风口之上。
王中磊面临的困难不言而喻,而除了电影业务,他还要规划公司的实景娱乐项目、参与公司的对外投资,工作量不断增加,更多的事情等着他去做决定。
近日,王中磊在接受腾讯科技独家专访时,与我们聊了聊他眼中这个市场在过去一年的重要变化,以及经历着内外部挑战的华谊兄弟下一步会怎么走。
“我不认为小镇青年是电影票房的主体”
过去一年接近50%的票房增长,今年春节《美人鱼》超过30亿的票房,让人们有足够理由相信又将迎来票房纪录被刷新的一年。
11个月之后,我们却看到了另外一幅景象:票房刚刚迈过400亿,可能会遭遇14年来最低的一次增长;暑期档票房与去年持平,国庆档出现同比下滑,节假日也没能把人们赶进影院中;媒体报道中不再出现“票房新纪录”,取而代之的是“寒冬”和“拐点”。
似乎一夜之间,热情的本土观众都不再进电影院了。“在去年观众还是会把影院当成是一个比较娱乐属性的地方,对于里面的内容没有那么在乎。但到今年已经不满足了。”王中磊说,“观众越来越了解自己的观影取向,喜欢看什么,不看什么”。
在线订票网站补贴的减少(体现为更低的电影票价)也让人们在去电影院看电影这件事上变得更加谨慎。
王中磊认为这种变化影响了几十亿的票房,但他认为流失的观众更多还是城市中年轻的中产阶级--庞大的、能够自己支配收入、决定消费行为的人群。他们对于去电影院看什么样的电影有了更多的判断力,如果不是自己的菜,那么宁可等待片子在视频网站上线再看。
这或许可以解释为什么那些号称拍给“小镇青年”的喜剧电影同样遭遇了票房失利。
“我一直不认为小镇青年是电影票房的主体,他们更多时间的消费还是在非电影院。”王中磊告诉腾讯科技。他认为另一个可以证明这一点的是今年出现了更多类型明确同时又有品质的电影,这些电影得到了观众的认可,从上半年的《火锅英雄》、《寒战2》到最近的《湄南河行动》、《七月与安生》。
“资本直接和创作者对接,带来了问题”
过去几年是资本疯狂追逐电影市场的几年,它们不放过每一年有可能成为所谓“IP”的生产要素,从演员到导演,再到编剧和制片人。
今年上半年,几乎每天都有一家新的电影公司诞生。平均每周,都有不止一家电影公司在北京或者上海的五星级酒店宴会厅里,向媒体宣布自己宏伟的电影开发计划。
华谊兄弟既是资本涌入电影业的受益者,同时也一定程度上被其所钳制。最明显的变化就是,和几年前相比,成名艺人或导演不愿意签在某一制片公司名下,而是选择单独自己成立工作室。其中的一些在资本的追逐下走得更远,比如直接参与投资电影。
“这些新公司在讲那些新模式的时候,大多数其实心里都是虚的,很多人甚至连电影是什么都不清楚。”王中磊认为。作为从事电影行业近20年的“老兵”,王中磊看过许多这样迅速崛起又死去的公司,不过现在电影公司数量之多,这些公司的大胆仍然让他感到惊讶。
王中磊认为资本的这种冒进,创作者跟资本的直接对接会造成创作者自身的分裂。“我到底是要坚持自己创作的形态,还是应该专注一个资本的形态。”这种担忧并不是没有道理,不止一位导演抱怨过:当一个影片的主演同时又这个片子的老板时,往往事情会往不太好的方向发展。
“在美国、韩国、日本这些电影产业发达的地方,它一定是制片公司机制,制片公司起到资本和创意者之间的连接作用,是有它内在的道理的。”王中磊告诉腾讯科技。
而在所有进入到这个行业的新鲜事物中,王中磊最为反感的就是金融衍生品。他甚至称其为“最可恶的介入”。
今年上半年《叶问3》的大规模票房造假事件,让电影行业里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警惕这股势力的渗入。《叶问3》的片方通过与影院签定大规模的包场协议,来推高电影上映前几日的票房,制造出一种“热卖”假象,企图通过影片的热点炒作背后的几家上市公司的股价,并吸引更多理财用户购买以类似电影作为标的物的P2P理财产品。
王中磊认为,每年生产的700多部电影中,只有最顶尖的两三部电影可以通过一些金融手段进行适当运营。因为“具备了强大的可预见性”,所以风险是可以把控的。“比如一部影片,你原来希望它是15亿,它有可能卖到30亿,也可能卖到12亿,但是你是可把控的。”
更令他担心的是,他认为这种金融思维已经渗透进了这个行业里最核心的制作环节。“我们原来开玩笑说有很多的制片人都是产品经理,很重要的部分是要把控产品的质量。现在不用了,把控产品的包装就好了。我的目的就是我能把这局组出来,然后我可以五个亿票房保底,成为一个金融产品卖出去。”王中磊说。
而这种现象又会反过来不合理地抬高电影生产要素--明星和导演的价格。
有意思的是,票房遇冷之后,反而有更多基金人士来约王中磊。市场不好的时候,资本总是愿意寻找更加安全的投资项目,而大制片公司的计划性和抗风险能力,给了这些基金更多的“安全感”。
“观众非常渴求看到自己文化标签的产品”
这一轮观众和市场的变化,似乎也让不少电影行业从业者从美妙的泡沫中清醒过来。
一个月前,电影局借着长春电影节,把整个电影行业里的大公司一把手、最具声望的导演、演员叫到了一起。
王中磊对于这次长春之行印象深刻。“我们都是那天到现场才知道论坛的主议题是聚焦内容。”王中磊说,无论是私下见面,还是公开的论坛发言,大家终于又都在聊同一件事儿了。
当然并不能指望这一次会议,一份所谓的《长春共识》就能立竿见影,但无论从主管单位还是行业参与者,至少都意识到了现在需要解决这个行业出问题的最核心的那个环节。
2018被作为一个特殊的年份拿出来单独讨论。不少从业者相信,中国会在这一年放开对进口片的配额,届时本土电影人将迎来与好莱坞真正的交锋。
从去年底的《老炮儿》到正在上映的《我不是潘金莲》,王中磊认为这一类比较当代、反应现实的题材将会和商业大片、本土喜剧一样,成为对抗好莱坞的重要武器。
“中国可能是非常少的几个自有内容可以依然占据很大主体的电影市场。观众还是非常渴求看到自己文化标签的产品,关键是你做的好还是不好。”王中磊告诉腾讯科技。
对未来几年电影市场的趋势,王中磊表示乐观。“配额的放开、发行市场的放开加上档期的放开,市场会变得特别活跃。”王中磊说,“弄一个IP、一个明星,策划三个月开机就能赚钱的时代过去了。而国产片的创作者们,反而会获得更迅速的成长。”
“BAT不是入侵者,万达也很难成为寡头”
与五年前相比,电影行业的竞争格局也发生了巨大变化。越来越多拥有大资本的公司在电影市场上开疆扩土。其中最重要的两支力量,一支是阿里、腾讯为代表的互联网公司,另一支则是万达这样的传统行业巨头。
王中磊认为,BAT对于影视行业的“入侵”只是一种假象,它们并没有侵略性。“我到现在为止还没有看到BAT为这个行业带来真正的转变和冲击。好是转变,坏是冲击,我觉得这两个目前都没做到。”王中磊告诉腾讯科技。
此外,大数据的作用也和互联网的破坏性一样被夸大。那些号称通过大量数据分析得出的观众喜欢的电影类型、题材,用最有商业价值的明星组合而成的电影项目,最终票房也并不惊艳。
相比之下,强势的万达对华谊造成的冲击显然更直接。目前万达手中握有全国第一大院线,掌握13%的票房份额(而且大部分是在一线票仓城市),同时拥有去年票房最高的五洲发行公司,牢牢把握住了电影和观众之间的通道。
这也是冯小刚说的,华谊不愿与万达交恶的原因。
华谊早在几年前就意识到了渠道的重要性,开始建立自己的影院,但无论从速度和规模上都尚未形成足够的竞争力。
“非让一个百米选手去跑马拉松,其实没有什么太大的意义,但是你这块一定要补充,因为这是一个战略的布局,而不是为了竞争的布局。”
王中磊表示华谊会继续按照自己的节奏进行布局,但并不会因此就变得激进,他认为华谊还是一家内容为核的公司。
显然,万达也需要有足够多的好电影来吸引观众进入影院,这也是为什么它愿意花费几十亿美元收购传奇影业、DCP这样的内容制作公司。
“在中国很难有企业做成那种全垄断式的寡头。所谓寡头就是在所有的产业链布局都占据领先地位,在电影行业成为这样的寡头很难。”王中磊告诉腾讯科技。
回到如何拍出好电影这件事上,王中磊对华谊的未来颇有信心。
20年前,华谊和冯小刚合作,“偷师”索尼哥伦比亚,建立了一套相对规范的制片体系,成为当时市场上最“先进”的公司。现在这家公司又将面临考验,王中磊认为相比20年前,华谊需要更加灵活、更加跨界去思考和行动。
在最核心的电影业务上,与大导演、大明星合作的商业大片仍然是重点,同时对于在技术和视野上过关的新导演,华谊会给予更大的信任。
“不会说先拍个小片子让你试试水,而是上来就给你机关枪。”王中磊透露。
在此前较少涉及的网生内容上,华谊也试图通过直接投资内容公司和制片人的方式,进行快速布局。
“网络大电影会在接下来一年迎来洗牌,而网剧则会带来很多创作上的改变。”王中磊认为,“其实那些网络文学IP内容体系都比较大,通过单一电影体系承载比较难,更多的其实是通过高质量的网剧,多角度的展开,而且还会给编剧创意体系一些施展的空间。”
王中磊已经开始期待明年的市场,“2017年是国产电影和好莱坞大年,市场会变成什么样?我很想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