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送小孩太烦?前华尔街精英律师开发了家长互助app
DoNews 2月29日消息(记者 周勤燕)陈女士是中国式接送孩子大军中的一员。
她在北京一家公司担任业务部门主管,儿子上小学一年级。由于丈夫工作调动,接送孩子上下学的任务就落到了她的身上。每天早晨 6 点,陈女士就要起床,做早饭,送儿子去上学。下午 4 点刚过,她又要放下手头工作,都学校接孩子,再回公司上班。
处在事业上升期的她,对接送孩子上下学感到非常苦恼。“自己开车接送,经常会迟到早退,上下学的点,校门口又很堵,停车非常困难。雇一个人来接送,又不放心。”
为接送孩子而痛苦的远不止陈女士一人。国家教育部官网数据显示,2014 年,全国城市中、小学、幼儿园在校生数量近 1.79 亿,其中,城市中、小学、幼儿园在校生数量近 5818 万。
照此数据计算,中国有上亿的父母需要解决接送小孩的问题。除了对家长时间和精力上的耗费,接送孩子上下学也造成了一定的社会问题,此前的一项研究显示,北京市中小学开学后全市路网机动车速度仅为 20.4 公里/小时,比之前降低了一倍。
(图为某小学下午放学时,校门口的场景)
在以往,中国家长们通过以下一些方式来接送孩子上下学:
1.自己开车接送。安全,但是会严重影响家长的工作。
2.校车接送,安全,但仍需家长看护至接送点。
3.孩子自己打车上下学,方便了家长,但是孩子的安全难以保证。
4.老人接送,基本通过地铁、公交车等交通工具上下学,老人和孩子都比较辛苦。
5.雇司机接送。相对安全,但每月花费也较大。
6.留孩子在学校兴趣班,延迟放学时间。
还有一种不太普遍的方式,即由其他家长代为接送。姜震宇在一年前,就尝试用这种方式来解决接送女儿上下学的问题。
2014 年初,已经是两个孩子爸爸的姜震宇从香港回到北京工作。回到北京后,这个曾在美国工作 14 年,当过世界 500 强汽车研发工程师、做过华尔街顶尖律所律师、做过 CFO 的清华毕业生发现,北京给他最大的挑战并不在工作上。
“当时工作非常繁忙。每天熬夜,第二天还要早起,开车送女儿上学,一个星期下来,筋疲力竭。下午女儿学校三点半放学,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去接。他们年纪大了,接一趟来回两个小时在路上,非常劳累。”姜震宇告诉 DoNews 记者。
在完成“上下学接送”挑战时,姜震宇无意中遇到了住在附近的女儿同班同学的妈妈,两人轮流接送两个孩子,轻松了不少。于是他开始考虑,能不能开发一款 app,让所有的家长们都能很方便地找到接送孩子的搭档?
有了这个念头后,他在妻子的支持下,辞去了当时的工作,与来自爱心爸妈的技术合伙人,一起开发了小伴 app。姜震宇告诉记者,应用上线后,在没有任何推广的情况下,获得了 5000 多次的下载,用户遍布全国各地。
简单理解,小伴 app 就是一个基于“一起接送孩子上学”需求的社交+工具应用。用户下载小伴 app 输入家庭住址、学校地址、孩子的基本信息后即可与附近的同校家长线上聊天、建立联系。
由于信任感和安全性是家长首要考虑的问题,小伴 app 直接在应用中建议双方线下见面、验证信息、建立信任关系后再结成互助伙伴。除了连接附近的家长,小伴 app 中还有很多接送孩子上下学场景下的功能。如接送日程表、孩子位置实时显示、接送沟通群聊等。
“有没有可能双方家长建立联系之后就不再使用应用了?”对于这个问题,姜震宇的回答是,小伴 App 内希望用更多接送场景下使用的功能来留住用户,如孩子位置实时显示,家长会很关心孩子的安全,关心孩子是否被及时接到,到哪里了。
目前互联网公司解决孩子上下学问题的思路主要还是租车服务。专注于给孩子和老人们提供私家车打车服务的公司 Shuddle 在去年 3 月获得 960 万美元的 A 轮投资,Shuddle 的竞争对手 HopSkipDrive 也在今年 1 月获得了 1020 万美元的 A 轮投资。有趣的是,HopSkipDrive 的三位创始人也都是有着学龄中孩子的妈妈。
在国内,2013 年底易到用车曾推过孩子接送场景的服务,但易到未披露过该服务的数据。应用“云中校车”能够帮助家长查询孩子上下学接送的情况,但其重点主要在家长与幼儿园的互动。
K12 是很多主流投资机构看好的领域,这两年也迸发出了很多儿童服务类的创业公司。不过相比“创业者”这个称呼,微信头像是他和两个孩子的姜震宇更愿意强调自己是一个父亲。小伴 app 于他的意义更多是“一个人生阶段”,目的是能确确实实解决一些家长面临的烦恼,能够引发社会的关注,激发更多的方式去解决这个问题。(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