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内人说:马云买了《南华早报》,国际媒体也在渗透中国

我是创始人李岩:很抱歉!给自己产品做个广告,点击进来看看。  

马云购买《南华早报》之后,不少朋友慨叹,亚洲最受尊敬的英文报纸可能将难保编辑独立。这一点,阿里巴巴已经做了回应,表示《南华早报》最大商业价值之一就是独立公正,编辑团队的独立操作不会受到影响。

不过话说回来,就算《南华早报》最后沦落成另一份《中国日报》,甚至蜕变成《环球时报》又如何呢?没有阿里巴巴的时候,国际媒体早就在中国深耕几十年了!《三声》在11月末讲述完中国好声音的若干种表达方式后,今天我们一起来讲讲国际媒体渗透中国的若干种方式。

国际广播

冷战催生了两大阵营之间互相渗透和向对方喊话的需要,短波广播成为了那个时代世界各国向我国渗透的主要方式,最有代表性的有三家,分别是美国之音(Voice of America),莫斯科电台(Radio Moscow)和英国广播公司世界服务(BBC World Service)。除了这三家之外,法国、两个德国以及诸如罗马尼亚这样的国家都有自己的对外广播业务。

依照官方对于这些电视台的态度,我们将这些电台分为“敌台”和“友台”两大类。前者官方谴责与禁止,而后者则受到官方赞扬和鼓励。这个划分也是不断变化的。比如莫斯科电台最初是最大的“友台”,但1950年代中期之后,中苏交恶,它又变成了“敌台”。

进入21世纪,国际广播开始式微,过去的机构也在进行互联网改革,设立网站。但是因为种种原因,中国民众访问这些网站十分困难,而且这些网站的内容其实也相当无趣。至于短波广播,很多早就停掉了。

开设分支

这里说的不是简单意义上的开办北京分社,而是在中国建立分公司,兴办业务,主要的代表性机构有FT中文网、WSJ中文网和纽约时报中文网等等。

这些网站一般以翻译海外英文内容为主,满足更习惯读中文,但同时又对国际信息有需求的用户。这些网站同时也会邀请若干中文作者,撰写一些关于中国本地社会经济的评论,也因此培养了很多新意见领袖,比如FT中文网原《媒体札记》专栏的作者徐达内,以及WSJ负责生活方式的作者顾蔚。

尽管有很多批评中国的内容,但这些网站总体和谐,所以基本上可以随时访问。FT中文网甚至在原有采编团队的基础上还建立了自己的市场部,举办行业会议,每张门票都售价不菲。当然,这也有例外,纽约时报中文网现在就无法正常访问了。

版权合作

因为在中国直接发行报刊困难重重,所以很多国际媒体机构也通过与本地传播机构合作,推进自己的中文版建设。比如,Vogue中文版是与人民画报社共同出版的;Esquire是与国家旅游局背后的时尚集团出版的;《福布斯》选择了21世纪,而可能最为成功的是彭博社、现代传播集团和中国商务部一起出版的《商业周刊/中文版》。

不同的中文版的具体合作方式也有不同。诸如康泰纳仕、赫斯特等,在中国其实已经建立了自己的子公司,用来打理中国地区的出版发行和广告业务;而有一些则更多地交给本地团队进行运作。比如《商业周刊/中文版》的本土采编、广告等都是现代传播集团操作,工作人员也没有彭博的邮箱,而是现代传播的邮箱。彭博社只负责提供国际内容,以及保证所有本土采编稿件符合彭博社的标准。

版权合作的一大好处是有靠山,规避了一些政策风险。比如,彭博社的网站早就不能访问了,但《商业周刊/中文版》不仅没有受到影响,也还做得有声有色,积累了几百万的读者群。

控股运营

这可能是目前几乎没有成功案例的一条。星空卫视和凤凰卫视都曾经是默多克新闻集团旗下的资产,但是2010年,新闻集团将星空卫视所有的控股权卖给了上海文广。

当时,美国券商Wunderlich Securities的分析师Matthew Harrigan说,“对新闻集团来说,希望中国开放外媒的幻想早已烟消云散,放弃控控股权同时保留相当一部分股权是最好的办法。”

2013年,新闻集团又出售了所有凤凰卫视的股份。彻底和新闻影响力媲美央视的电视台撇清了关系。

作者:霍小斯 | 来源:三声

随意打赏

提交建议
微信扫一扫,分享给好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