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oNews 专栏作家「赵赛坡」:掉队的戴尔和惠普如何追赶?
导言:从发布的产品来看,戴尔离再一次的爆发还有很长一段时间。
iDoNews 业内人说 第406期 8月22日 ( 微信号 iLoveDonews )
若不是被邀请去参加戴尔的发布会,我差点忘记了这个公司的存在。自去年退市之后,戴尔真正实现了从public 到private的“转型”,按照创始人迈克尔戴尔的话说:戴尔现在是全球最大的创业公司。但从发布的产品来看,戴尔离再一次的爆发还有很长一段时间。
也就在昨天,惠普发布2014年第三季度财报,财报显示,惠普第三财季净营收为276亿美元,比去年同期的272亿美元增长1%;净利润为10亿美元,比去年同期的14亿美元下滑29%.但这份出乎华尔街分析师预期的财报还是没让投资人感到兴奋,当天,惠普股价下跌了1.01%。
戴尔和惠普,这两个PC时代的IT领军企业,如今却处在被人遗忘的边缘,这之间不过十多年的光景。彼时,戴尔以27.1%的投资回报率成为当年股市Scoreborad第一位,而在中国,戴尔位列第三大PC生产商;彼时的惠普仅第一季度利润就达到107%的增长,称雄服务器市场和PC市场。
失手移动化
托尔斯泰说: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戴尔以直销的商业模式起家,长期以来忽视研发投入,尽管业界戏称它为“小IBM”,但与蓝色巨人每一次的华丽转身相比,戴尔的反应明显慢半拍。当年劝说乔布斯让苹果退市的迈克尔戴尔错过了老友乔布斯2007年的宣言,而当他意识到PC红利结束的时候,为时已晚。
2009年戴尔开始谋划自己的移动化战略,但三年时间几乎没有一款像样的产品。2012年12月,戴尔宣布停止智能手机开发。
而惠普本来很有希望成为移动化产品的领先者,但一系列管理混乱以及战略决策失误使得他们失去了两年的宝贵时光。
2010年惠普以12亿美元的价格收购Palm公司WebOS,准备借力webos发力移动。2011年2月,惠普发布了基于Web OS的平板电脑TouchPad以及Veer和Pre 3智能手机。然而仅仅半年后,便停止了对Web OS的系统支持,年底,关闭所有web os商店。
至此,两家传统PC厂商彻底退出移动战场,固守自己的PC领域。自2004年之后虽然走着不同的路,但如今却都面临着同样痛苦的境遇。转型还是不转型,这的确是个问题。
盘点手中的底牌
迈克尔戴尔绝对是个商业天才,但很遗憾却不是技术精英。他治下的戴尔公司,有着至今仍被MBA课堂讨论的经典案例,但成业商业模式、败也商业模式。当PC浪潮过去,留给戴尔的却是一个退市的结局。
从戴尔目前的产品线来看,PC依然是其硬件的主要增长点,深化与英特尔的合作关系,继续打造更具性价比的PC产品。但戴尔的核心业务已经转移到企业级市场,以服务器市场为例,戴尔一直稳居全球X86市场前三甲,在中国市场则长期位列第一。而且在存储、工作站等设备上,戴尔都有一定的市场份额。
硬件之外,戴尔也在逐步构建自己的软性竞争力。正如前文所言,由于研发能力的欠缺,戴尔在软件领域只能通过收购来充实自己的产品线。退市之前,戴尔表示其软件规模可达15亿美元,但这在退市时244亿美元的公司总价值中的比重还很低,退市之后由于没有财报数字,外界更难知晓其成绩如何。
比如前几年的热闹,惠普管理层在过去一年很平静。临危受命的惠特曼成功遏制了惠普“自由落体”的股价,但长期以来,惠普高层的混乱随时都是一颗定时炸弹,这一成为惠普未来发展的潜在危险。
惠普的第三季度财报尽管展现了其不俗的收入能力,但若细心查看各个集团的收入增长不难发现,两大核心业务——打印机、PC的收入非常惊喜的两位数增长成为主要原因,但从行业的大趋势来看,PC不景气已成事实,打印机又是一个增长相对缓慢的市场,综合来看,硬件已经很难支撑惠普的发展。
那新的领域呢?惠普以Helion为其云计算品牌,整合一系列的云端产品和服务,并且未来两年,还要投资10亿美元用于云计算的发展。但在一个已是红海的云计算战场上,惠普的Helion品牌又如何与亚马逊、IBM、微软竞争?这些都值得我们继续关注,现在来看,惠普的云战略并没有太多新意。
以克里斯坦森的“路径依赖”理论来总结戴尔与惠普如今的境遇并不为过,两家企业似乎在每个时间点上都在正确的做事,以PC起家并达到顶峰,移动化起步时发力,出现问题时果断止血放弃、云计算兴起后果断入驻……但所做的这些,都只是追随者而已,而且,他们早已掉队已久,如果没有站在行业前沿的创新,追赶之路必将无比艰辛。
(作者赵赛坡,首发至iDoNews专栏,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和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