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车软件用户规模达1.54亿 需突破服务模式单一问题

我是创始人李岩:很抱歉!给自己产品做个广告,点击进来看看。  

DoNews 11月4日消息(记者 余维维)据易观国际近日最新发布的《2014年第三季度中国打车软件市场季度监测报告》数据显示,截至2014年9月,中国打车软件累计账户规模达1.54亿,其中,快的打车占比54.4%,滴滴打车占比44.9%。

数据还显示,截至2014年第三季度,快的打车覆盖358个城市,滴滴打车覆盖300个城市;相比第2季度,第三季度两大打车软件的人均启动次数均有所提升,此前利用对乘客和司机的补贴来培养市场的方式已初见成效。

易观研究表示,用户黏性的上升证明打车软件厂商的创新探索有效提高了用户的参与度:在市场推广层面,两家打车软件利用新媒体渠道向用户发放红包福利,获取新用户资源的同时巩固老用户;

在业务层面,快的打车7月份针对中高端商务人群推出的一号专车服务,现阶段已覆盖50余座城市,滴滴打车也在8月份推出滴滴专车;

在模式探索层面,打车软件通过建立积分商城,与众多商家进行合作已经开始了对于城市用车O2O模式的探索。通过这些手段,打车软件可以有效保证用户黏性的同时,还有望进一步实现流量变现。

易观分析认为,用户量的快速增长也使打车软件渐渐具备了打车入口的资质,但是能为用户提供的服务却比较单一。所以打车软件应当考虑对以下两方面的探索来解决其发展的核心问题。

第一,打车软件应当构建用车一体化的平台服务,有效融合现有城市用车资源。

打车软件专注于城市用车服务,但城市用车的服务模式还可以进行多维度探索,为用户出行提供更多可行方案。已推出的专车类服务就是两大打车软件对于多元服务的探索之一。

实际上打车软件的发展是对于城市用车生态链的探索,如在线租车、拼车、约车等均是布局城市出行的细分业务领域,用户对于多元细分领域服务的需求空间很大,但是现阶段却难以得到有效满足,租车软件可以向这些细分领域的服务进行扩展。

第二,打车软件应当利用更具影响力的相关平台来渗透自有业务。

对于打车软件而言,用户在陌生城市对于打车的需求会更为强烈,所以打车软件在旅游、公共交通等平台上做服务内嵌预计会收获到更好的用户转化率。

此外,打车软件还可与生活服务平台合作,通过提供目的地商户的优惠劵、打折卡等方式吸引消费者,并扩大影响力,同时这也是一种实现商业化的手段。

随意打赏

提交建议
微信扫一扫,分享给好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