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友优普崔晓阳:智能制造的实现要以智能管理为基础
这是一个概念层出不穷的年代,中国制造业亦是如此,从最初的两化融合,到近来突然火爆的“工业4.0”和“中国制造2025”,制造行业提升的步伐仿佛在一夜之间得到了加速。在这种背景之下,用友优普也开始宣传“智能制造 智能管理”的理念。那么,这些理念的内容是什么?在接下来的一段时间里,它又将对中国制造业产生何种程度的影响?带着这些问题,我们走访了用友优普的资深专家崔晓阳。
智能制造的内涵
谈起智能制造的内涵,崔晓阳认为:“现在业界对智能制造似乎有一种误解,以为智能制造就是机器人、机器手,就是生产过程的智能化。我认为这种看法太过狭隘了一点。”
谈起其中的原因,崔晓阳解释说:“在制造行业,我们以前提倡过柔性制造和精益制造,我国的制造业甚至于在1991年就提出过搞CIMS,它的全称是Computer/contemporary Integrated Manufacturing Systems,直译过来就是计算机/现代集成制造系统。CIMS的概念最早是由美国学者哈林顿博士提出的,我国的制造业迅速接受了这一概念,但如果我们真有条件在1991年就开始搞真正的CIMS,到现在我国制造来的水平肯定已经完全接近工业4.0的水平了。但实际情况却是我国的制造行业的水平离工业4.0的要求还差得太远。”
分析其中的原因,崔晓阳接着分析道:“站在今天的角度来看,过去应该是太浮躁了,现在工业环境、计算机应用环境、互联网普及的环境,都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这使得我们更有可能用机器代替人的部分思维,这就是今天搞智能制造的基本条件。”
而说起智能制造,崔晓阳表示:“现在国内某些中小企业的生产工艺水平,也已经达到了相当的高度。我们可以看几个具体的例子。例如江南冷轧,可以实现以每分钟生产1200米的冷轧板,并且冷轧板的厚度只有0.2毫米厚。再有如菲利华公司,它们生产石英锭的炉子,整个生产流程已经完全实现了自动化控制,温度完全精确控制,冶炼过程也是完全实现了自动化。比较这些企业,会发现它们和20年前的制造企业已完全不同。20年前的企业是工艺性布局,每一个零件都要车铣刨磨钻镗。而到了今天,大多数企业都有组合机床,加工过程实现了电脑控制。工厂要生产另外一种产品,换一种程序就可以加工了。”
所以,崔晓阳总结说:“可以说,这些企业已经具备了智能制造的初步特点。而更重要的是,这些企业通过产业链,已经在将自己的价值向产业链上游传递。如江南冷轧,它们的产品用在海尔、美的这样的家电巨头的产品上,甚至接管了它们的薄板加工企业,也提升了上游家电产品的价值。所以,智能制造也是要实现供应链的智能管理,要在产业链上每个环节都要做到极致。要在产业链每个环节上都怀着一种工匠情结,踏踏实实地不断提高工艺水平,进而带动我们国家制造业的整体水平,这才是智能制造最核心的本质。”
智能制造的基础
明白了智能制造的内涵,却还有一个问题困惑着我们,这就是智能制造和智能管理究竟是怎样一种关系?崔晓阳对此的解释极为简洁:“智能制造和智能管理的本质上是一样的,应用电脑代替人的部分思维,代替生产过程中操作者的思维就是一般意义上的智能制造,部分代替管理者的思维,就是智能管理。代替的部分越多,智能的程度就越高。显然,企业从智能管理入手,投入要少得多,这不失为一条捷径。或者换句话说,智能管理是智能制造的基础。”
崔晓阳进一步介绍说:“我注意到江南冷轧、菲利华这样具备较高工艺水平的企业,对智能管理的需求极为迫切。如果脱离了智能管理,这些企业花大价钱引进或研制的先进设备,就不能发挥出最大的效率。我们可以设想一下,如果这些企业引进了先进设备,却在利用手工进行管理,会是一个什么样的后果。”
从工业4.0的角度来讲,崔晓阳认为:“工业4.0是德国人提出来的,它实际是基于德国制造企业的水平提出来的。5年以前就遇到德国公司在国内找供应商,但前提条件要看国内的供应商有没有做MRP(物料需求计划),如果没做,人家是不带这些供应商玩的。原因很简单,德国企业给供应商的零配件订单,对供应商而言就是销售订单;如果供应商没有用MRP,德国企业就没法从这些销售订单追踪到采购订单和生产订单。德国企业需要这样一路追踪下去,掌控自己涉及到的整个产业链情况。这说明了智能制造必然包含智能供应链,而智能供应链需要智能管理来完成,并维护它的正常运作。”
所以,崔晓阳表示:“不要把眼界放得这么狭隘,认为智能制造就是机器人、机器手,而要从整条产业供应链的角度去理解智能制造,去理清智能制造和智能管理的关系。工业4.0所达到的境界,离多数国内制造企业能达到的水平,相差较远。但中国制造2025的水平,却是国内制造企业经过努力可以达到的。而在国内制造企业付出艰苦努力之前,搞清智能制造和智能管理的方向,是至关重要的。”
“结核病”的药方
搞清了智能制造的概念,也理清了它和智能管理的关系,却还有一个严峻的问题摆在国内制造企业面前。这就是国内许多制造企业,既缺乏代表智能制造的先进工艺,又缺少智能管理的手段,在激烈的市场竞争面前,却患上了一种“结核病”。对此,解决问题的出路又在什么地方呢?
崔晓阳认为:“智能制造的改进包括了制造设备和工艺的自动化改进,以及智能管理的不断提升,但我们多数制造企业在这两个方面的基础工作都不扎实,因而拖累了智能制造的进程。制造设备和工艺的自动化改进,需要专业人员研究行业的先进工艺,智能管理工具,也有如用友U8这样已经成熟的先进工具。但这里边有一项基础工作,却是国内大多数企业都没有做好的。”
谈起这项缺失的工作,崔晓阳介绍说:“智能管理的核心,是实现计算机控制的管理。而要达到这个目标,就要让计算机识别出企业的物料,也就是做到一物一码。菲利华应用RFID非常成功,其实质也是利用了射频码,一个产品一个RFID,每台设备有一个码,每个订单每个派工单有一下码,每名工人有一个码。这样,工人开始生产时,只需要扫一下自己的秘匙,管理者就能查到工作加工了什么产品,属于哪个订单,用了什么原材料,耗费了多少工时等信息。”
从智能制造的角度考虑,崔晓阳接着说:“菲利华实现了可视化车间,有两层含意。现在总控制台可以通过大屏幕看到车间里的每一个角落,但这只能说是普通意义上的可视。而更重要的,我认为是数据的可视。”
所以,崔晓阳给出结论说:“已经患上‘结核病的企业’,在引进各种先进工艺和管理手段时,更要重视这种基础工作。只有把这些基础工作做好,才能让各种先进手段发挥出最大效益,从而摆脱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