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经三大创新阶段 中关村成为“中国智造”的摇篮

我是创始人李岩:很抱歉!给自己产品做个广告,点击进来看看。  

中关村,中国第一个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第一个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第一个“国家级”人才特区,是我国体制机制创新的试验田。细数中关村从硬件独立、技术产业化、渠道再造的三大创新阶段,可以发现,中关村已悄然转型升级,成为“中国智造”的摇篮。

中关村第一代创新:硬件独立

中关村最早是硬件销售型产业集群,在这里,能够找到各种硬件、配件、软件、服务,好比一个超级集贸市场,产品丰富度非常高,许多美国发布的新品,甚至三天内就能在村里看见,这也是中关村速度。

但即便是这样丰富的品类供应,所有的产品几乎全部依赖进口,中关村的商家们对上游的议价能力几乎为零,这就造成了中关村和中国ICT产业必定受制于人的窘境。

一大批有志于以实业报国的企业萌芽产生。如今天大名鼎鼎的联想集团,源于1984年20万元人民币创办的中科院计算所新技术发展公司。在那个装杂牌机就能挣大钱的年代,柳传志提出了要做自主品牌,这实际上是中关村第一代企业的缩影——联想、方正、紫光、爱国者等一大批企业,从简单的技术流通,通过贸工技的发展,实现了硬件自主品牌。中关村以不懈的努力,取得了进口替代的巨大成绩,让中国人可以用上了自己的IT产品。

中关村第二代创新:技术产业化

如果说中关村第一代创新的成功,是建立在IT硬件设备的进口替代战略上,那么,中关村的第二代创新,则具有浓厚的科技孵化色彩。

在Wintel联盟下,中关村第一代企业家饱受国外核心技术制约的苦楚。国内的硬件经销商如果没有能够满足国外核心技术掌控企业的需求,甚至有直接取消供货的可能,因此,尽管已经有不少民族品牌实现了独立,但缺乏核心技术,依然是一个时代的痛。

筑巢引凤,实现人才引进,令中关村萌发了第二春。中关村是中央人才工作协调小组首批授予的“海外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基地”,留学归国创业人才超过1.5万人,累计创办企业超过6000家,是国内留学归国人员创办企业数量最多的地区。诸如百度李彦宏、中星微电子的邓中翰、创新工场的李开复等企业家,均有海外研学的背景。2011年3月,中组部、国家发改委等15个中央部门和北京市联合印发了《关于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人才特区的若干意见》,进一步加快了中关村建设人才特区的步伐。

人才的引进,令技术产业化的难度大为降低。这其中一个典型例子就是百度,如2000年,被认为是世界搜索引擎技术前三强的李彦宏回国创业,仅用了2年的时间拿下了80%的中文搜索引擎市场。今天,“有问题,百度一下”已成为老百姓都很熟悉的广告语。

如果说中关村第一代企业是依靠硬件崛起的话,那么,百度可以说是中关村第二代企业的代表——通过扎实过硬的技术赢得市场的尊重,它的可贵之处在于,让人们看到知识就是生产力的现实,只要条件合适,智慧就可以变成钞票,实现无中生有,白手起家。

中关村第三代创新:渠道再造

从硬件品牌的国产化,到新兴技术的产业化,中关村已经实现了规模化和快速发展。然而,在互联网、移动互联网浪潮扑面而来的今天,传统的硬件、软件销售模式已经产生了巨大变化,硬件的直销,互联网对各行各业的渗透,令众多中关村村主们发现,暴利的时代早已一去不复返。

一些家电连锁企业、电商企业的成功,给了老中关村人不少启示。原来,在既无品牌、又无技术的条件下,仅仅通过重整商业价值链、提供服务增值也可以获得良好的利润。一些中关村企业家们以猎豹般的速度,进行了生死转型,走出了“渠道再造”的商业创新。这其中的一个典型便是京东

刘强东1998年开始创业,做过代理商,后被国美等家电连锁模式吸引,尝试开IT硬件连锁店。2001年,刘强东以IT连锁店进行创新获得成功。但2003年的非典却让他走上了电商发展之路。2004年1月1日,“京东多媒体网”电子商务网站上线,此后,京东便凭借正品、低价等优势脱颖而出,并得到了越来越多客户的青睐,线上业务发展更是不断攀升。这也让刘强东做出了一个抉择,放弃连锁,做网上零售。

如今,京东已经成为中国最大的综合网络零售商,注册用户超过1.4亿,日均访问量约为2.2亿,合作伙伴近4万家。2013年,其交易额更是突破1,000亿元人民币。

从硬件自主品牌到技术产业化,再到渠道再造,中关村实现了与时俱进的转型升级,跟随者时代的潮流不断前行。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中关村都敢为人先,成为北京乃至中国理念变革、创新发展的典型,也涌现出一大批具有强烈创新意识、务实精神的企业家。在每个人都在追逐自己“中国梦”的今天,可以相信,“中关村精神”将激励一代代年轻才俊勇攀高峰,共圆中国和平崛起之梦。

随意打赏

提交建议
微信扫一扫,分享给好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