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太吉转型外卖平台:除了煎饼还做火锅饺子
腾讯科技 相欣 10月11日报道
人们对于黄太吉的认知和印象大概还停留在“卖煎饼”阶段,而现在黄太吉已经转型成为一家外卖平台,并建有自己的工厂店(类似中央厨房)。
近日,黄太吉对宣布完成1.8亿人民币的轮融资,对于这轮融资的用途,黄太吉创始人赫畅是这样解释的,“资金方面补充后,黄太吉希望在产能中心和运力两块基础设施加大投入,同时,黄太吉正式向各大传统餐饮品牌、创新型餐饮品牌发出邀请,我们共享我们的基础设施,共同做大精品外卖这块万亿大蛋糕。”
随后,赫畅接受了腾讯科技的采访,采访过程中他回顾了黄太吉成立三年从餐饮品牌到外卖平台的转型过程,并透露,从7月上线至今,已经有20多个品牌进驻到黄太吉的外卖平台上。
做外卖生产平台
在开始创业的前一年半时间里,黄太吉用互联网营销引流,打算用互联网的方法改造传统餐饮的成本结构,从而在保证客流的情况下,能够把店到开便宜的商区,计划做“中国的麦当劳”。
随后他发现品牌过于单一,于是开始尝试其他品类和品牌,比如主打炖菜的“牛炖先生”、川渝风味的“大黄蜂”小火锅、“从来”饺子馆、“幸福小冒菜”、“叫个鸭子”等等。
然而这种模式其实遵循的还是传统思路,它无法大幅度地压缩交易成本。于是赫畅开始考虑拓展外卖业务,并在北京CBD建立工厂店,做品牌的外卖配送业务。
黄太吉的外卖平台是从去年9月开始筹备的。最早期,黄太吉上线外卖的是自家产品,当时赫畅定了一个目标,如果外卖收入占到总收入的50%,那么证明这件事是可以做的。
在他看来,当外卖收入达到一定程度时,黄太吉应该建设独立的产能和流程,“整个外卖市场是需要提高效率和产能的,不能再用原有的思维去送外卖了。”
于是从今年4月份开始,黄太吉开始建设工厂店,他的目标是在北京建立30家。
他介绍,工厂店不会涉及食品生产工艺,拿到的都是来自工厂出来带有QS(质量安全)标识的半成品,由他们来做复重复加热。现在黄太吉最大的供应链合作伙伴是蜀海,也就是为海底捞提供研发、采购、生产、品控、仓储、运输、销售为一体的供应链服务企业。
赫畅透露,像黄太吉的一家店面,每天接到的外卖单量大概在300单左右,而中央厨房的计划产能在每天3000单道4000单(每个工厂店)。
“从长远来看,品牌、供应链服务商和黄太吉之间会变成三方产业联盟的关系:品牌方出产品,供应链服务商做半成品和食品的标准化,黄太吉做终端。”赫畅说。
从合作者到挑战者
原来,对于现有的外卖平台来说,黄太吉只是一个商户。赫畅透露,黄太吉70%的线上订单中,有70%来自美团外卖、饿了么、百度外卖等。但如今,黄太吉已经不再是单纯的商户了。
在获得新一轮融资后,黄太吉会进一步扩大外卖平台的产能和建设服务体系,工厂店的建设也是重要的一步。
然而在赫畅看来,黄太吉无论是饿了么、美团外卖还是百度外卖,他们做的是靠现有餐厅来补充外卖产品的品类,对于餐厅来说更多是起到辅助作用。
并且,整个互联网公司对于餐饮上下游的聚合作用是很弱的,基本解决都是餐饮店内的问题,对餐饮产业链的影响并不大。“外卖性质的公司,产能、流量、运力、数据管理都无法把作用发挥到最大,整个中国餐饮产业链遇到的问题是,上游有非常好的产品,供应链,但释放不出来。”赫畅说。
而黄太吉想通过外卖平台和工厂店,帮助品牌实现不用开实体店就能进入一个新的城市。“也就是说,通过高效整合产业链的上下游,压缩中间的各种成本,扩大产能和性价比。”赫畅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