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oNews专栏:若赶集58同城合并,下一个会是携程和去哪儿?

我是创始人李岩:很抱歉!给自己产品做个广告,点击进来看看。  

去年年末的时候,互联网有一种声音,2015年将是互联网颠覆传统行业的一年,当时很多人不明所以,或者不明白互联网究竟会以何种形式颠覆传统行业。

而如今,几乎所有的人都感觉互联网对传统行业的冲击,快的和滴滴的合并;百度外卖、美团、饿了么的餐饮O2O大战;美团、糯米、大众点评围绕生活服务O2O的烧钱;医疗、二手车、教育、房产中介等垂直领域线上与线下的结合……

58同城为例,作为一个信息分类的平台,受到来自垂直行业的强大压力,例如房产、招聘、二手交易等业务都受到创业公司的严重冲击,作为一个流量中介,58面临上游导流成本越来越高,下游用户被各垂直行业的新兴力量瓜分。

不同于创业公司垂直+O2O的深耕,58同城和赶集需要的是品牌的轰炸效应,所以买流量就成了最常见的手段。58同城、赶集除了在百度上投关键词,买导航位置,在电视台投广告外,为了将流量本地化,更是不惜重金在各大城市投放地面、媒体广告。

在58同城的2014年年报中,全年运营成本2.4亿美元,仅广告费用便高达7340万美元,远远超过2013年全年的2270万美元,而赶集的烧钱速度不弱于58同城。

58同城和赶集同时也意识到了危险,从58同城收购安居客、投资e代驾,自行孵化了O2O 项目“58 到家“来看,58同城展现出了自己进入线下市场的决心,而赶集则宣布与某房产交易平台达成战略合作,切入新房销售领域。

然而,相对于创业公司而言,58同城和赶集从粗放式的信息平台往O2O转,实在是太慢了。从整体来讲,58同城和赶集都属于大体量级的公司,可以涉及到每一个领域,然而一旦细分领域,58同城和赶集却并没有抓住先机,反被创业团队打的措手不及。

从当下来看,赶集和58同城合并利大于弊,首先,赶集和58同城现在不是竞争对手,而是难兄难弟,双方无论花多少钱的广告费,也只是维持目前在信息分类平台的份额。

但是,这钱花的实在冤。鹬蚌相争,渔翁得利。58同城和赶集共同的敌人是垂直行业新兴的创业公司。赶集和58同城花钱打击是对方,而不是创业公司。

若赶集和58同城合并,省下双方斗气的时间和资金,齐心协力把资金投入到二手交易、房产等项目,利用自己流量和品牌的优势,迅速切入这个市场,站稳脚跟,并趁着其它细分领域的O2O项目还未爆发,用时间换取空间。

而最实实在在的利益,就是字双方合并的消息以来,58同城的股价已经大涨33%,有望成为百亿美元市值以上的公司,而58同城也给出赶集1:1的换股价格,杨浩涌完全可以大赚一笔。

而赶集如果拒绝58同城的条件,只能越来越陷入被动的局面,毕竟资本越来越倾向于垂直020行业,赶集上市的希望只会越来越渺茫。

2015年,巨头们不断的投资和入股,确保自己的领先,创业公司不断的涌现在各个垂直领域,利用垂直020的概念,不断融资瓜分着市场,而处在中间的公司会非常难受,一方面,他们的体量无法保障他们的安全线,一方面却又不如创业公司灵活。

所以最好的办法,就是抱团取胜,从对手变成亲人,给自己建立安全线后,再重新发起进攻。

作者:麦可 | 来源:iDoNews 专栏

本文被转载1次

首发媒体 DoNews-互联网 | 转发媒体

随意打赏

提交建议
微信扫一扫,分享给好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