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纳总裁于冬:不给BAT打工,要聚焦电影生产

我是创始人李岩:很抱歉!给自己产品做个广告,点击进来看看。  

DoNews 6月14日消息(记者 向霜)2014年上海电影节,博纳影业总裁于冬抛出了“电影公司未来都要给BAT打工”的预测。一年之后,于冬的看法发生了一些改变:“其实我们都在为观众和用户打工,在互联网巨头构建起来的新生态系统里,内容是关键的一环,我们要做的是聚焦内容生产,融入这个生态”。

在于冬看来,阿里腾讯百度三大巨头在电影领域已经开始整合性布局,这将触发产业升级。从资本投入、资金筹集,到内容获取、宣传发行,互联网对电影行业的影响已经渗透到多个环节。

阿里数字娱乐事业群总裁刘春宁举例,首先,借助娱乐宝等产品,电影行业有了新的投融资渠道,未来还会出现更多电影与金融结合的产品;其次,互联网开始成为主流的内容发行渠道,商业模式会从单一的院线、票房收入走向多元化,未来来自版权售卖、电影屏幕之外的内容收入,占比会不断提升。

以BAT为代表的科技、游戏公司,正因为看到了这个市场的潜力之大,才愿意投入大量资本进行布局。

一方面,中国已经成为全球第二大电影市场,银幕数超过2.5万块。预计2015年电影票房将超过50亿美元(截至2015年6月7日,全国电影总票房已超过175亿,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近55%,其中国产影片85.8亿,占比49%)。

另一方面,在传统的院线银幕之外,中国的网民数、智能手机用户、家庭电视受众群体庞大,大众可以通过电脑、手机等更多类型的屏幕,以及正在快速发展的虚拟现实技术来触及用户。

刚刚同阿里巴巴达成战略合作的光线传媒总裁王长田笑言,“我和马云见了两次,他其实对电影内容没什么兴趣,他关注的是如何把这个市场做到3000亿元规模,这意味着未来电影市场将同移动、金融等更多领域融合。”

但尽管互联网的加入在短时间内带来了资本聚合,改变了传统的宣发、售票方式,让传播渠道更加丰富,但也给内容生产带来了负面影响。例如,在大数据和粉丝经济推动下出现越来越多的小成本电影、综艺电影,虽然票房数字屡次创新高、商业回报可观,但多数质量低下、制作粗糙、差评如潮。

“外部来看是互联网的快速渗透,带来了更多的资金和资源;但内部来看电影自身还很脆弱,资本的冲击让行业更加逐利,这也许会带来电影工业地暂时停滞,工业水平开始出现下降,我们越来越难组织强大的内容,来应对好莱坞的挑战”,于冬认为。

于冬表示,中国对境外电影所采取的配额制度不断放松,一部大片如《速度与激情7》、《复仇者联盟》全球票房超过15亿美元,而国内的综艺类电影票房到1亿美元已经是上限。“在我们不断投入建设院线、增加银幕的同时,国内却没有真正的大片,这意味着我们将新增的市场拱手相让了”。因此,包括博纳在内的多家电影公司,近日也陆续公布了未来1-2年的拍片计划,其中不乏投资数亿元的大片。

于冬建议,电影公司应该专注内容本身,互联网公司则要重视生态系统的建立,要利用互联网+电影产业的创意和智慧,才有机会去和好莱坞抗衡。

值得注意的是,互联网与电影公司的竞合还在不断加剧:在售票环节,线上会成为主流渠道,淘宝微信、猫眼等已经占据了大的流量入口,电影公司必须要寻求合作;在内容版权上,采购价格还会继续上升,版权收入占比会快速提升,与票房收入平齐。而且光线传媒等还会考虑推出自己的付费点播平台,尝试做中国版的Netflix。此外,阿里已经成立影业集团,未来会更多参与电影的发行制作。(完)

随意打赏

提交建议
微信扫一扫,分享给好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