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倒闭传闻中缓缓复苏的索尼,给我们带来哪些启示?
DoNews7月31日报道(编辑 赵晋杰)近日,据外媒报道,索尼将会转让锂电池业务。在这一领域,索尼算得上是鼻祖企业。1991年,索尼推出了世界第一个商用锂电池。如今,激烈的市场竞争,让索尼不得不采取了对外转让的策略。
这不由让人又想起了那个梗:索尼还没倒闭啊?
而根据29日索尼发布的2016财年第一季度(Q1)财报,它不仅没倒,还似乎已经逐渐找到了活下去的新方式。
继2015财年实现净利润13.08亿美元扭亏为盈后,2016财年Q1持续盈利,净利润约合2.05亿美元。游戏和网络服务业务成为营收重头。
构建生态闭环未必是一件好事
作为一家曾经雄霸电子产品制造、游戏研发、影视、音乐等领域的巨头,“索尼”品牌可谓享誉全球。
以磁带录音机制造起家的索尼,生意滚雪球般膨胀。业务也随之从收音机扩展到电视机,再到摄、录像机等。
解决了工具端的问题后,索尼又想自己控制内容产出端。1989年,在创始人盛田昭夫主导下,索尼陆续并购了哥伦比亚的电影与音乐部门,建立起索尼影视娱乐公司。随后,又陆续并购米高梅和联艺电影公司,以及贝塔斯曼音乐公司和百代的全部音乐版权业务,索尼迅速成长为当时世界最大的电影制作公司和音乐公司。
这一切看起来很美好。索尼上游有自己的影音资源,下游有自己研发的播录设备,形成了一站式的交易闭环体验。这种模式,也一度成为索尼向其它对手夸耀的强大资本。
为了打造摄录播放的交易闭环,索尼无可避免建起了庞大的运行架构。但有时候,这种看似实力强劲的庞大架构,却会成为企业继续创新的拦路虎。
20世纪末,数字播放技术逐渐成熟。包括索尼、苹果在内的企业开始着手制造一款音乐播放器来取代传统的唱片模式。但当年的索尼唱片部门,还依然处于辉煌时代,依然是索尼财报中的营收大头。
一旦音乐播放器问世,唱片所默认的好歌+烂歌的专辑打包售卖方式,必然会被单曲付费新方式取代。因此,在索尼公司内部讨论会上,唱片公司凭借自身高昂的营收能力,断然否决了技术部门想要研发音乐播放器的构想,直斥其为捣乱行径。
2001年,苹果推出了第一代音乐播放器iPod,籍此一炮而红。唱片公司很快被市场抛弃,索尼不得不赶紧上马MP3项目,但为时已晚。
2002年财报披露出巨额亏损消息后,风光一时的索尼自此开始陷入倒闭危机的舆论漩涡。
卖掉不良资产 跟紧热门技术应用 寻求新路径
此后,索尼在2008年到2014财年的七年中,有六个财年未能实现盈利,仅在2012财年实现净利润430亿日元(约合4.17亿美元)。但随后的2013财年,索尼净亏损额又达到1284亿日元(约合12.45亿美元)。
危机中的索尼开始着手调整业务发展方向。
《华尔街日报》曾撰文,“索尼的核心问题在于,许多让索尼手足无措的新兴产品都需要不同的技术,如硬件、软件、内容及服务。这些技术在索尼内部都是受到严密保护的部门,而要让部门一起合作获取跨领域的成果非常难。”
此外,庞大的公司规模,过于复杂及笨重的结构,也分散了索尼的精力和资源。正如一些从索尼辞职的技术人员所说,“已经不知道索尼到底是什么公司了”。
索尼也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在过去几年中,索尼对外转让了大量资产,包括表现不佳的个人PC业务,美国和日本的总部大楼,并从伦敦交易所退市,还有屡见不鲜的大裁员,以此来筹措重组资金和节约开支成本。
2015年,索尼召开公司策略会议并公布其中期策略,为今后3年(2015至2017财年)的公司发展制定计划。索尼决定,自去年拆分电视业务之后,再将视频和音频业务部门拆分,成为自负盈亏的索尼全资子公司。
在2016年7月底,索尼更被爆出将会把锂电池业务转让给村田制作所。截至2017年3月,村田制作所将会控制索尼在全球的五座锂电池工厂。
未来,现任索尼CEO平井一夫把重点放在摄像头芯片、影视业务、PS游戏机和游戏业务等领域。
通过转卖、分拆业务,相较2014财年1260亿日元(约合12.22亿美元)的净利润亏损,索尼2015财年净利润达到了1478亿日元(13.08亿美元),实现扭亏为盈。2016财年第一季度财报中,索尼净利润也达到212亿日元(约合2.05亿美元)。
对比2015财年以来的财报数据,游戏及网络服务业务取代了早期的部件和半导体业务,成为盈利大头。由此也能看出索尼对游戏的看重。
基于游戏业务开发的虚拟现实头盔,索尼PlayStation VR,也被业内人士预测为将对公司业绩增长注入新的动力。这一方面在于VR正在受到市场的追捧和用户的期待,另一方面,目前尚不成熟的VR应用设备,也给了索尼攫取更多营收的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