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手记 |张锐:越过山丘 去看春雨如嫣

我是创始人李岩:很抱歉!给自己产品做个广告,点击进来看看。  

“越过山丘,虽然已白了头,喋喋不休,时不我予的哀愁,还未如愿见着不朽,就把自己先搞丢,越过山丘,才发现无人等候,喋喋不休,再也唤不回了温柔 ……”

9日的上午,八宝山,大家在循环的《山丘》中为张锐送行,这大概是最像张锐生活写照的一首歌。在6日听闻他不幸去世的消息时,我开始反思,想提笔写下点关于他的记忆,却又迟迟不敢动笔。无论是在医疗峰会上,还是私下里都有过几次对张锐的采访,甚至还有一次我们再也没法实现的专访,他给我的印象,真诚;乐观,即使在外界一致唱衰移动医疗,唱衰春雨医生的时候,他给人仍是充满力量感;他“愤青”,像个青年人一样,批判着自己看不惯的事务。

记者手记 |张锐:越过山丘  去看春雨如嫣

张锐是安徽人,本科学生物,研究生学新闻,父亲是儿科医生,这也让他从小跟医疗结缘。他的身份是多重的,新闻人、创业者以及中国移动医疗领域的奠基人。或许是新闻人出身的缘故,在众多采访对象中,每次对他的采访都能提让我提起120%的兴致。“知无不言,言无不尽,”他确实是这样做的,逻辑清晰,出口成章,发言、回答的速记到手再做些字数上的删减就能是一篇不错的文章。

张锐不遮掩,至少在我采访他的经历中,他都是有问必答,即使问题让他这个春雨医生创始人有些尴尬。印象最深刻的一次是在春雨医生开放平台策略的发布会结束后,面对前来采访的记者,张锐干脆让同事加了群访环节,一屋子20来位记者,问答持续了一个多小时,直到每个记者的问题都提问完,他痛快地说些对目前医疗体制的不满,也会批判看不惯的创业模式,春雨医生的媒介会不时在一旁提醒,“说得太多了。”

也正是在这次的群访上,他提到关于钱的问题。张锐说,春雨医生的资金流很平稳,但他还是为找钱、找资金发愁,“有安全感。”他反感把春雨上市,却又不得不为了早点结束烧钱模式把IPO提上日程。翻到了以前关于他的采访,这段话让人印象深刻也甚是惋惜,“我确实很焦虑。”他说,每天吃不好睡不好,晚上睡前会担心资金链断了怎么办,早上又打起精神鼓励自己说,自己的产品解决了那么多人的痛苦,这么有价值,一定会拿到钱,只是“缘分不到”。

春雨医生是最早把在线问诊业务推广开的移动医疗平台,他几次都在强调免费问诊这四个字,这也意味着作为移动医疗平台,若想盈利,则需要另辟蹊径,无疑,压在创始人张锐身上的担子是重的。此前他也曾透露过,2015年的营收近亿元。

他把春雨医生放眼整个医疗市场,而非仅仅只是移动医疗平台。好几次都有记者建议他在春雨平台上做预约挂号业务,他不乐意,要提前预约挂号归根到底还是没解决医疗资源不足的痛点,干脆,春雨做在线问诊,把医生闲散的时间利用起来,这是他认为能够缓解资源不足的措施。

春雨从2011年成立,在争议与期待中走过五年。彼时,创始人张锐离开了,春雨还在继续走着,朝着整个医疗发展前进的方向。

随意打赏

春雨医生创始人张锐张锐 春雨医生张锐 春雨移动春雨医生张锐春雨 张锐春雨张锐记者手记
提交建议
微信扫一扫,分享给好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