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杨勃:把豆瓣变成一个简单的地方
(文/邓若虚 黄俊杰)
以读书、电影、音乐起家的豆瓣,打算正在通过又一次改版在移动时代变成一个通用的平台。
一个长期的豆瓣用户会有一些摆脱不了的习惯,比如给看过的书和电影打标记、在一些名字奇怪的小组里看帖子、在广播里对豆瓣的改版表达困惑。如果困惑足够强烈,会导致他在右上角点击“我的账号-删除账号”,大部分人会在这过程中犹豫,再点返回键,继续给看过的书和电影打标记、在一些名字奇怪的小组里看帖子,过一段时间,再在广播里对豆瓣的改版表达困惑。
他们在尝试。豆瓣在尝试。阿北在尝试。
“之前是修了几个城中城,现在是把城中城的城墙推掉。”阿北这样解释豆瓣过去的变化,这些变化都在为一个没有变过的目标作准备,那就是要变得简单。简单的意思不是指内容单一,而是随着书影音,还有旅游、减肥、游戏、化妆品这些类别的丰富,它被归为了一个词“兴趣”,豆瓣可以引导用户去“发现”更多,这是这个网站一开始就想做的事情。
我们到北京酒仙桥路的豆瓣公司采访阿北的前一个多小时,他还在跟产品经理开产品决策会议,这是公司每周非常重要的会议,此前各产品线有各自负责的产品经理,如今,就在这最近一年里,阿北对产品有了更加直接的控制,“整个公司主线产品是清楚的——就这一个产品,很多产品经理一起开会。”
这也预示着,豆瓣的思路正在变得明确。豆瓣目前投入最大,也是阿北参与最多的产品,就是豆瓣的移动应用,阿北选择将他做成一个通用平台,也就是豆瓣在 2005 年的主页上就已经体现出来的意图:发现共同的趣味。用豆瓣现在的话来说,就是“汇聚一亿人的生活趣味”。
阿北一直沿着这个方向尝试每条可能的道路,当我们把豆瓣十年的首页变化截图呈现给阿北看的时候,也确实看到了这些道路的错综复杂,但是方向是清晰的。一个长期的豆瓣用户会有一些摆脱不了的困惑:豆瓣到底想做什么?豆瓣为什么总在变?豆瓣为什么还不赚钱?豆瓣为什么要做阿尔法城?豆瓣为什么跟线下地推保持距离?我们问了阿北,听他怎么回答。
为什么豆瓣应用首页变成豆列了?
好奇心日报:我们从大家最关注的东西开始聊起。为什么豆瓣应用现在主推豆列?
阿北:2.0 我们从豆列开始,但并不是说整个产品是围绕豆列的。豆列是把之前用户在豆瓣上整理他发现的内容这件事用一个统一的形式呈现出来。
之前用户会整理自己在各个地方发现的东西,放在一起。但整理的方法太多,比较乱,现在统一起来用豆列的形式。豆列属于整个豆瓣里面发现体系的一部分,并不是说豆瓣应用围绕豆列来建造,虽然 2.0 最大的变化是这个。
豆列背后更重要的变化是,它打破了之前豆瓣图书、电影、音乐三个垂直领域,加上小组、日记、相册等等 UGC 功能的分割。
豆列是一个标题里面什么都有。豆列里面既可以是一本书,一个有评论的电影,也可以说是一张照片,关于攻略的日记,就是它相当于将豆瓣里各式各样的内容都集中到豆列里面。这个是最大的变化。
比方说你现在想去台湾旅行,豆瓣上对你有帮助的可能是说台湾旅行的书、可能有台湾旅行的小组、可能有用户写了一篇台湾旅行的日记、另外一个用户做了一个台湾的豆列。之前这些东西是散在豆瓣各个地方,你去广播那你去看日记,你去小组找找找不同的小组,那你去书下面找台湾的书,它是分散在不同的地方。
我觉得一个人对一件事情有兴趣的话,通常他对所有这些事情的兴趣都是全方面的。在 2.0 中我们开始用更一致的形式,将豆瓣的各项服务综合呈现出来。豆列是其中一个办法。
好奇心日报:在 09 年的时候,一开始豆瓣是登陆之后是广播,之后变成了豆瓣猜,再后来又变了挺多次。现在应用打开就是豆列,不断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阿北:本质就是通用的发现服务这件事比较难做吧。
用户发现好的东西是多种途径,用任何一种方式都不完美。比如你用广播的话,新用户如果没及时关注很多达人级用户,他的首页就是空的。
“关注”这件事在豆瓣上和微博上最大的不同在于,在豆瓣上的是各色各样的生活兴趣达人,他们在发现的能力和视野上比普通人宽很多,但他们不是公众名人。所以你没办法一上来就推荐一堆名人,说这是谁谁谁,你可以关注他。微博可以做这件事情,这样你的首页马上就有内容。
豆瓣上就有很多最值得被关注的用户其实是这样,他们在外边并没有名气,在公众里并不是一个符号,所以你以前并不知道他、没办法第一天就关注很多对的人,首页的价值就会有限。
那最有效的方法就是,新用户进来快速的先有好的内容,这可能是从热点或算法推荐去做,所以这里边可能就有一些反复。整个豆瓣对这个事的认知也是在逐年积累,到现在算是比较成熟吧。
所以广播现在不在应用首页而是在圈子里面,也是这样的目的。不同类型的用户对豆瓣的感受不一样,很多用户认为豆瓣是个看内容的地方,也有很多用户认为豆瓣是个关注有意思的人的地方,这个不一样,就是有这样一个需要平衡的事情。
好奇心日报:豆列以后会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东西?
阿北:豆瓣一个很大的价值是在各个领域帮助用户去发现好东西,就是回到最初的时候就是做算法推荐。
发现里面有几种方式,目前最主要的是各种榜单、热点。媒体就是讲热点,如果是电影和书的话用户会看榜单。在没有特别窄的关注点的时候,很多人想找最近有什么好书的话会去看榜单。比如书店都有一个书架说,本周这些书是畅销的,这是一个方式。
另外一个是豆瓣一直在做的就是算法推荐,里边最纯粹的产品形态是豆瓣 FM,里边的个性化电台,也就是私人电台,是按照算法推荐歌曲给你的,这是最早豆瓣想做的。后来我们意识到它是大问题的一部分,而不是全部。
还有一种方式就是用户,依靠别的用户来帮你发现东西。豆列就是依靠用户来帮助你发现东西。用户他有兴趣说把自己发现的好东西整理在一个豆列里面,放出来跟全世界说,你们谁有兴趣,我也不知道会帮到谁,(就整理出来)放在这。
这是以前用户一直在做的,2.0 做了一个事情就是让这个豆列可以订阅,方便别人去查看,那它现在是首页的一部分。其实在 App 的首页里面,除了豆列,此时此刻更多的是用户在他感兴趣的领域中得到的,比如用户感兴趣的是居家,那居家下面的内容会推荐给用户,(首页)是热点和豆瓣传统的算法得到的,此时此刻更多是通过这些方式得到的,是一个组合的方式。
好奇心日报:豆瓣有多少人在豆瓣应用这块,如何分工?
阿北:我们公司超过一半的人现在是在豆瓣应用里边。最大的是工程师团队,人最多的。我们有一个大的编辑团队,大约 20 多人,然后剩下就是产品经理和设计师,产品经理有十几个人,设计师不到 10 个人。剩下都是工程师。这些都是产品技术团队。
剩下就是所有的公司层面的团队,除了支持团队,所有互联网公司都有的这些团队,还有的就是刚才说到的几个独立产品线,有些是一个子公司这样。
豆瓣今年打算做什么?
好奇心日报:豆瓣今年接下来还打算做些什么?
阿北:这个还是比较清晰的。一个是评分和评论。我们一直希望它是一个横向的,就是通用的服务,不光是图书电影音乐,别的东西也可以被评分评论,一步步我们希望能做到。
另外就是说豆瓣的发现、包括豆瓣社区,豆瓣之前图书电影音乐之外的这些东西,我们希望它能围绕个人兴趣来组织,生活或者兴趣,比如减肥就是这样的话题。它会逐步变得更加清楚,用法、覆盖的领域能够更广。
各种兴趣其实豆瓣下面都有,内容都产生了很多,只是没有很好地把他们组织起来,没有很好地传递给用户,所以这些是另外的全面地覆盖最大众的用户各种各样的兴趣的一件事情。
这两个事情分别就是非常大的命题,也是在豆瓣的服务下我们非常希望能做到的。所以这个可能一年都不止。
还有一个事情,我们的 App 和网站,包括手机浏览器上的豆瓣,它应该是一致的。它们现在有区别,比如首页就是不同的, PC 上面是广播,App 里面是内容的东西,(它们)在很多地方还是有差异。
其实综合起来,就是豆瓣的通用化,就是我们接下来要做的。
好奇心日报:你提到豆瓣未来可能会更简单,“简单”在这里是指什么?
阿北:比方说,豆瓣只有读书,是简单。豆瓣有读书、有电影,这个就稍微复杂一些。读书、电影又加上音乐,这个就更复杂了。加上游戏,更复杂了。然后再化妆品,等等就非常复杂了。
但是你在有十几个类目的时候,最后就变成兴趣。而个人兴趣是个蛮简单明确的东西。通用之后会变得简单。
你会看到很多人把豆瓣和其他地方比。比方说,豆瓣跟天涯、豆瓣跟微博、豆瓣跟知乎,最后发现这些服务都不是像豆瓣。
其实豆瓣一直是有通用性的,只是说一般是有个垂直的相应的东西。放在一起就变得复杂。我们现在只是说,把通用的一些事做得非常彻底,然后概念上就变得简单了。
好奇心日报:豆瓣最早是电影、音乐和书。各部分里面独立的豆列其实也已经好几年了,但是你们后来是怎么想到要把这些东西合起来,重新推出?
阿北:豆瓣是从读书电影音乐开始做的,但是豆瓣一直自身的愿景和想做的事情是它能扩到更多领域里面去,所以看过去 10 ,这其实是一个大的主题。07 年的时候,当时豆瓣的图书、电影、音乐这三个领域的影响逐渐在扩大,慢慢从小众人群开始扩展到大众人群中去。
那会儿我们刚开始有一个产品经理团队,讨论我们怎么做更多(垂直)领域。当时就分给三个产品经理,一人一个领域,让他们每人做一个调研,看看这个该怎么做,有什么值得做的。我记得很清楚,一个人是数码产品、一个人是化妆品、一个人是游戏。
但最后我们的结论是说不太合适去做(更多领域)。其实有两个原因,一个是当时豆瓣还比较小,大概二十来人的小公司,觉得这个事情太庞杂不一定能做。另外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当时我们还非常执迷于个性化推荐,这件事情在其他的领域价值好像没有那么大。所以当时就没有把豆瓣的服务推到更多的领域去。
但与此同时豆瓣小组开始在图书、电影、音乐之外吸引到越来越多的话题。化妆品、游戏、数码产品在豆瓣小组里面都有用户在建小组在讨论。所以当时我们没有像图书、电影、音乐做评分评论这样的方式去做这些领域,而是把注意力放在社区里面,看小组能不能成长为一个通用的东西。所以当时讨论的是不适合做推荐、评分评论。
最近为什么重提这件事情,其实就是因为这件事情一直没有一个好的答案。然后它直接的一个结果就是在手机端,豆瓣被分成了很多个应用,图书、电影、音乐、小组这样。这对我们来说是一个很大的问题,因为用户搞不清楚我们应该用哪个。所以它仍然不是一个理想的,给用户清楚传达“豆瓣是什么”的一个东西。我们整合的时候是要在概念上整合才可以,而不是简单的把几个应用放到一起。所以豆瓣 App2.0 最大的变化是概念上让豆瓣变成一个通用的东西。
它有豆列也好,它有兴趣标签也好,这些东西是通用的。你看里面(豆瓣 App2.0)加进去的这些,广播,小组都是通用的东西,横向的,这样在我们同一个产品里边就是非常自然地得到各个领域的好的东西。
好奇心日报:我以前在豆瓣上存在很多年的一个疑问。比如在电影里面搜了一部片子,同名的书没有出现。这个当时是可能是技术上有难度还是说完全是产品的决定?
阿北:这是产品决定。就是因为有一段时间确实,我们确实是把它看成是独立的服务来看,包括现在还有的豆瓣读书、豆瓣电影那个 logo,以及豆瓣的独立的应用,都是这样的结果。
按照这样的逻辑就是说,你使用豆瓣电影的话,就用豆瓣电影好了,不需要知道豆瓣有别的东西。这个是曾经的我们的一个想法。
好奇心日报:是不是可以这么理解,当在谈兴趣这个事情的时候,豆瓣要做的事情是没有边界的?
阿北:我们叫通用吧。其实你的任何兴趣豆瓣上都会存在。比如对特斯拉有兴趣,现在也是有的,只是说这些东西散在豆瓣的各个地方,比如小站、小组里,在用户的相册日记里面。只是没有一上来你就知道,藏得比较深吧。
好奇心日报:这么说吧。有一个地方,我可以关注所有我感兴趣的事、所有我感兴趣的人。这听上去更像是一个公共社交网络?这也是微信时代国内没有的一个东西,就不提微博了。
阿北:我们一度把这个东西叫发现。个人兴趣的发现就是,对你最有用的东西。这里的东西可能包括内容,可能包括人。但这仍然是一个蛮泛的东西。客观上,很多产品其实是在这些事情上帮到你的,只是它的方式不一样。比方说你在微信上面订阅了若干个公众账号,其实你也就得到了这些领域里面每天有一些新的内容,(这些产品在)很多很多地方能帮到你。
关键在于豆瓣在这个里面做这些事的方式——豆瓣一直是一个社会化的服务。最简单的,豆瓣上用户看到的大部分内容都是用户产生的。既不是编辑产生的,也不是从别的站上爬过来的。所以说社会化的基因一直在豆瓣里。
第二个,我们还是强调个人兴趣、跟个人相关的。所以,有很多事情比方说,比方说时政那样的,大家会关注,但是很难说它对个人实际的生活,它的触动或者影响是有限的。所以就是说,这里边我觉得还是有一个非常大的不同,做法会有非常大的不同。
好奇心日报:你做豆瓣十年,最艰难的阶段是?有没有过焦虑到睡不着觉的时候?
阿北:我可能一直睡眠很好(大笑)。每年都有问题、挑战,有时候大有时候小。但是整个豆瓣,中间都是有进步,有时候快有时候慢。
好奇心日报:今年的问题和挑战是?
阿北:就说这两年吧,去年我们决定把整个豆瓣往横向和通用的方向走,整个豆瓣 App 的整合,这个事情其实是蛮大的决定,这个里边在此之前我们有一年时间也尝试过新的移动互联网的产品和豆瓣毫无关系的新的东西。
你可以认为是我们在尝试,这是豆瓣一直的做事方式,但是每一年,都会有新的问题——这个东西怎么做。豆瓣一直有个问题,是豆瓣没有先例,不是说美国有个公司,豆瓣只要照着做就行了。豆瓣一直没有先例,从成立第一天到现在 10 年。
那我们做过独立的尝试,后来就是说要彻底把豆瓣整合到一起,彻底通用化。这是个蛮大的决定,做这个决定其实不太容易。但是这件事做了也就做了。
如果是今年的话,下一步更多在用户那边吧,豆瓣的产品方向是比较明确,细节上不断有一些决策要做,整体是比较明确。但这个(产品)在广大用户心目中,和他理解的豆瓣是否一致。所以这个如果是今年的问题的话,可能是我们花很多心思去考虑的一个事情。
豆瓣为什么要分成更多公司?
好奇心日报:现在豆瓣的产品还挺多的,你们的产品总共可能有十几个?
阿北:没有。这个事情蛮简单的,现在就是豆瓣,专注豆瓣。多数产品是合并到豆瓣里面的。
另外还有豆瓣 FM 是独立的产品,豆瓣阅读。包括我们音乐人做的线下的事情,这些是独立团队在做,有的是分公司,有的是独立产品,那些我是不太过问的,有时候是几个月过问一次。剩下的就是整个豆瓣,就是豆瓣这个 App 也就是豆瓣这个网站,它是一个东西。只是说很多东西还没来得及调整起来,比如说豆瓣广播还是有人用独立的一个 App 这样。这些我们都是,逐步就是说都会合并起来。
好奇心日报:刚才提到豆瓣阅读和豆瓣音乐已经拆分成了子公司?
阿北:豆瓣阅读目前还不是子公司,正在进行中。围绕豆瓣阅读产品做电子书和自出版。另外有一个音乐人相关的团队,现在也是独立的。
不过它们和豆瓣读书、豆瓣音乐不是一回事。豆瓣读书和豆瓣音乐还是在豆瓣里面。
好奇心日报:豆瓣是什么时候开始逐步成立子公司,以独立的方式运作?
阿北:都是过去这一年内发生的。
好奇心日报:之前做广告的团队似乎也独立出去了,为什么要这么做?
阿北:整个豆瓣现在在定义和形成我们的核心产品,豆瓣作为一个公司需要更专注,需要专注在主营业务上面。
最早最早只有一个豆瓣。中间在 09 年后,演化成四个产品,豆瓣电影、豆瓣读书、豆瓣音乐、豆瓣社区。从内部是四个团队,从外部用户看、理解就是四个不同的服务。
在那里边你很难说清楚哪个是豆瓣的核心产品,有很多用户觉得是电影、有的用户觉得是小组。
现在我们在形成我们的核心产品,它就叫“豆瓣”,这里面包括评分评论,包括兴趣发现,那其他的不在主营业务的范畴之内,但它们有独立的发展空间,有足够大的用户群认为它们是有价值的服务。这时候我们就是会说从管理上面应该有更独立的方式去做。
这块的区域我就不太管,未来时间长了后,我可能在董事会这个层面上进行管理,而不是作为 CEO 去管理,最大区别是这样。说到头来,就是所谓的一个公司要专注,专注不是说只做一件事情,但是专注是说你主要的事情要清楚。所以现在豆瓣主要的事情是清楚的,就是豆瓣这个 App。豆瓣的 App 和网站是一致的,很多东西网站稍后会跟着 App 变。
另外,确实有一个公司的核心能力和文化的原因在。整个豆瓣,我们的发展是通过产品创新得到的,所以整个豆瓣是一个围绕产品的团队。这个是我们的强项,也是我们觉得基因里重要的一部分,相应的,很多事情是我们不太善于做的。
如果你涉及到比方说,音乐人,要做一些地面上的事情,比如你要做版权、要做演出这些事情,这些是此时此刻我们不擅长的事,但是把那个事情(音乐人)做好的话是需要做的。那我们觉得就不需要在豆瓣里面,它可以是单独的一个公司,它的能力就不是产品创新,而是这些。此外它文化可能会有不同。这样其实是个更加一致和纯粹的做法,是更有效的做法。
好奇心日报:当时做出这个改变的时候,团队里的反应是怎么样的?
阿北:我记得当时我还去给我们的全公司讲过,为什么我们要这么做,但是没有太大的反对吧。因为对这个团队来说,这个是一个好的事情,因为它产生更多机会,因为每个都是单独的产品之后,每个人负责的东西其实从一个功能变成一个产品。
豆瓣的这些决定都是怎么做出来的?
好奇心日报:2005 年的你是一个人,会和用户讨论,然后自己拿决定。十年之后,豆瓣 200 多人,像豆列、通用化这样的决定是怎么想出来的?
阿北:现在很多事情,就是例如说决定做豆列这个事情,就是在豆瓣 App 1.0,在做的过程中就是逐渐说来看到它其实是在实践或者执行的过程里边。豆瓣之前的 1.0,它更多是围绕评分评论,那就是我们第一步吧,最简单的就是把豆瓣评分评论整合起来。
在评分的时候,用户看什么,用什么东西看,在回答这个问题的时候我们就是逐渐得到了豆列这个答案。之前在做豆列的过程中,我们意识到了标签的重要性,把标签整合起来。
所以整个这个发现不是说我有一天爬着山突然有个神奇的想法就要这样做了。而是我们在一周一周的迭代过程中的一些共识。多数是共识,有时候需要我来拍板做决定。
我们现在有十几人这样一个产品经理的团队,在负责各种各样的事情,其实有很多决策是在一起做的。
好奇心日报:听上去,你目前的工作更多的是在做一个产品经理的工作?
阿北:对,一半的时间吧。包括和产品经理沟通,在去想去看说这个产品决定去做,包括很多细节和设计师沟通,产品层面的事情。另外一半就是我所谓公司的事情,就是任何 CEO 他必须去做的事情。
好奇心日报:产品经理的会对你来说是比较重要的会?
阿北:是这样的。我个人来说有两个比较重要的会议,一个是周一上午的管理例会,整个公司的高管参与,说一周之内公司重要的事情。会开完之后有些人这一周我可能就不会再见到他了。比如说,豆瓣市集是个商业产品,他们会在这个会上讨论,别的时间可能都靠 email。
这是重要的会,另外一个重要的会,是周二上午产品经理的会,这是个产品决策会议,这个会会持续一个上午,比如今天开到一点还没开完。
这个事情是最近才有的,差不多是最近一年。之前有很多产品线,各产品线有产品线的负责人,下面有产品经理。变成有很多大的部门,然后我是管理这些部门。
现在不是了。整个公司主线产品是清楚的——就这一个产品,很多产品经理一起开会。
好奇心日报:所有产品决策都会在上面出现一下?
阿北:也不是。但确实跟之前很不一样。之前很多产品线的时候,我参与程度非常不一致。
好奇心日报:听说你很喜欢看城市规划相关的书?现在还在看么?
阿北:那个是做阿尔法城相关的时候,现在看的比较少了。而且值得看的也都看了。有半年多的时间,我有个豆列,叫阿尔法城建城读物。就是如果看完那些书,可以拿一个城市规划的本科学历应该没有问题。
好奇心日报:具体是哪一本城市规划的书会影响到你?
阿北:应该是《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那个是一个经典。它是批判的方式,那应该是影响最大的。
另外还有《建筑的永恒之道》,那个更接近执行层面的。会有几百种,就是从城市,一直到窗户的玻璃那个设计的原则,全部放在一起,是大的一个库。同样的思路完全可以对应到一个综合社区这么一个设计层面。
所谓社区的话,当然是一个古老的词。但是你现在可以用一个新的叫法。从豆瓣来说,比方说兴趣相关的生活化服务这样的说法,它跟微信这样的通信工具有一个最大的区别在于,豆瓣不是人到人之间通信的生活化服务,所以有一个宏观层面的视角是重要的——你要做宏观规划。微信这种通信工具通常不太需要做宏观规划,或者需要做,但至少不是一个非常致命的问题。而社区要做宏观的规划,所以为什么它能跟城市规划做一些比较。
比方说一个街道对应一个小组那样,一个区对应一种兴趣。一种兴趣比如说健康,豆瓣可能有几百个几千个这样的小组,这个事情对大多数人都还是有意义的。而微信的话,我有几百个朋友一对一通信、有若干个群组,我不需要关心剩下几亿人是怎么用,跟我没有一点关系。但是在综合社区里,是有关系的。
好奇心日报:阿尔法城算停掉了,但变通用那个事情还是定下来了。
阿北:对,其实我觉得可以说豆瓣现在有阿尔法城的影子的,也可以说完全是两码事。
本质上,阿尔法城最大的想法是说用户分群而居,然后就是不同兴趣的人关注各种东西,按照兴趣来,好比说每个街道是一种兴趣,但是里边确实是通用的。
阿尔法城里边确实是有跟图书电影音乐相关的,但更多的确实是跟它没关系的。当时意甲、英超,每个球队都有一个粉丝群占了一条街道,然后就以他们体育馆的名字命名。
阿尔法城本质上是一个社区平台,城市是个比喻。关于什么兴趣都有,和按照兴趣组织这件事情来说,现在新的豆瓣还是这样做的。而且这个事情在执行过程中慢慢慢慢得到的结论,并不是我拍了下脑袋就突然决定应该怎么做了。
好奇心日报:如果用管理豆瓣跟规划城市来比喻的话,你觉得现在走到了哪一步?
阿北:我觉得之前是修了几个城中城,现在是把城中城的城墙推掉,里边的城墙推掉,之前确实建了几个城中城。图书、电影、音乐是城中城,推掉会有人不爽那样,但整体我觉得会更加活力这样。会产生更多新的可能。
好奇心日报:豆瓣做了那么多改变,或者是推出了新的东西,其中有没有一次是内部争议比较大的?
阿北:还好吧。其实日常讨论就经常演变成争吵。
其实很多事的决定过程还真的还不是一下子的事,通常会有比较长的讨论。比如决定做豆列这个过程,其实从 1.0 上线到 2.0 半年时间里,它(豆列)是持续在各种地方出现的,直到有个人出来说,诶,这个东西就是豆列。
如果说争议的话,电影购票那件事情涉及到人比较多,所以最后我们决定不做的时候,确实是会影响到一些人。也是一个难做的决定。
所谓产品创新,他的同义词是产品探索。探索的同义词里面一定有成功和失败。对于探索失败,比如阿尔法城,在豆瓣时间长的人都是见怪不怪。这没有什么大不了的,豆瓣就是这么年年长起来的。
对我来说,比较困难的通常是决定关一个产品的时候,或者决定不做的时候,因为已经有同事付出了很多的时间和精力。
产品被关的时候,我都会当面去解释、道歉。我会解释为什么不做了、为什么不上线,或者为什么关掉。
阿尔法城最后决定不做的时候,确实是有人流泪的。团队对它是有感情的。
你要是真的号称创新的公司,你必须容忍失败。这些是构成的一部分,这个过程都是重要的。对我来说要去用心打腹稿的时候,反倒是今天这样的场合。
这件事情就是在豆瓣时间长的人,就会觉得这个事情就是稀疏平常的,没什么。从别的公司新来的就很恐慌。
一个古老的话题,豆瓣怎么赚钱?
好奇心日报:问一个很多人都会问过你的问题,豆瓣赚钱吗?
阿北:我们现在是接近持平的,去年有两个季度盈利,两个季度没有。我们现在是品牌广告为主,是最大的。
好奇心日报:未来有什么别的项目可以用来盈利么?
阿北:我们比较简单吧,最早的豆瓣一直在关注做一个用户服务和电商之间的关系,豆瓣的第一笔收入其实不是广告而是电商收入。
豆瓣上线第一天,大概有 2 毛钱的收入,是从当当的分账,就是豆瓣最古老的盈利模式是来自电商,不是我们自己卖东西,但是来自电商的。这是我们一直关注的事情,品牌广告是(豆瓣)有几年时间后(出现的),它就是第一个达到一定规模的营收模式吧。
跟电商的关系呢我们也是一直在看,一直在做。现在豆瓣有一个尝试性的东西就是豆瓣市集,这就是跟电商有直接的关系,但也不是我们在卖东西,而是别人在豆瓣上卖(东西)。
这是我们在持续关注的事情,只是它现在没有规模化。我们会在这个领域继续尝试,继续做下去的。
我们也有团队在做营收、商业化、豆瓣市集相关的事情,他们也是在全力在做,一直在走,一直有进步,我们的营收也是逐年在增长。就是说整个公司情况,现在是接近持平的情况,去年我们有两个季度是盈利,两个季度是亏损的。
营收方面可以来看的东西就是品牌广告,也是现在最大的。还有就是电商相关的,就是这两个。
但是从整个公司层面,此时此刻营收不是整个豆瓣最关注的,也许以后会是,但现在不是。然后这也不是我最关注的事情。它也是我们同事在处理。
好奇心日报:说到电商,豆瓣曾经做过电影在线选座,之后又做了东西等产品。但豆瓣似乎一直在保持一定距离,尤其是线下地推。
阿北:最大原因是豆瓣还是一个互联网产品公司。决定我们做什么不做什么的逻辑是在用户这边:多大规模的用户,他们需要什么服务,我们怎么提供服务。然后营收模式应该跟在后边。先产品的定位决定之后,再考虑最有效的营收模式是什么。那如果做电商是逻辑可能是反过来的,我先决定做什么电商,然后我流量怎么来,做什么产品达到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