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乐视为何水火不容?积怨已久 业务走向全面对抗
文/腾讯科技 卜祥 王潘 李儒超
11月7日,因为一张小米创始人雷军评价乐视供应链欠款事宜的微信聊天截图,引发了小米与乐视的新一轮口水战。
两家主打互联网生态概念的公司再次擦枪走火:小米方面针对“乐视手机欠款风波”进行攻击,乐视则回击讽刺小米“手机被碾压,电视名存实亡”。
事实上,正是由于手机和电视业务上的正面竞争,导致小米和乐视之间积怨已久。
近两年,小米欲将战火烧至乐视的核心领地——电视,另一方面,乐视则欲将战火烧至小米的核心领域——智能手机。而从模式上看,两家有一定相似之处,且明显区分于传统厂商,因此遭遇激烈竞争。
属于小米阵营的ninebot创始人高禄峰认为,“原来小米的一些玩法,感觉被乐视学去了。”乐视创始人贾跃亭声称以低于成本价(BOM)定价发售乐视手机,更是对小米主打的性价比概念带来声势上的打击。
从价位和品牌来看,乐视在快速争夺小米的中低端用户,虽然出货量与小米差距还比较大,但在小米手机销售量今年承受巨大压力的背景下,这种矛盾变得更为突出。
同样,两家公司都着力发展智能电视,战火一样不断。“小米电视一直是盈利的,我们不追求销量,据我所知,乐视电视目前的亏损很明显。”小米电视负责人王川多次抨击竞争对手。当然,由于乐视有自己的内容制作平台,在会员增值服务收入和整合体验上有一定优势。
在很多业务板块上,两家公司都祭出杀招,互不相让,但种种布局、尝试和故事,最终要受到商业逻辑规制,谁优谁劣难以定论,还要接受市场和用户检验。
生态对决
小米和乐视都有自己的生态布局。小米侧重投资上下游企业,提供大量应用服务和硬件产品。
今年4月,小米副总裁、生态链负责人刘德向媒体较为详细地阐述了小米生态圈范围,称在2013年决定要抓住物联网机会,用投资方式做小米生态链。小米做法颇为激进,投资了大量初创和中等规模公司。
两年时间里,小米投资团队看了600多个团队,最终投资了55家公司,其中30家以上是初创公司,从零开始做起。其中20家公司已经发了产品,这里面有7家公司年收入超过一亿人民币。
2014、2015正是小米手机不断攻城拔寨阶段。此段时间,以手机软硬件为核心,小米以生态之名,迅猛布局,向外依次划了五个圈。第一个圈是手机周边,包括手机耳机、移动电源、蓝牙音箱和插线板。第二圈是智能可穿戴设备,像小米手环,小米手表。第三圈是传统白色家电智能化,净水器、空气净化器。第四个是制造资源,第五圈是极客酷玩类产品,比如ninebot平衡车和无人机。
不过,2015年五六月份,小米手机开始遭遇增长困境,“去年4月和11月,分别开过两次减速会,让整个生态链跑慢一点。”刘德透露。显然,真正决定小米布局成败的还是手机兴盛与否。
相比之下,乐视则是完全内生做生态。“生态很早就开始做了,2008年成立乐视影业就开始,2009年开始做乐视盒子,2012年做电视。”贾跃亭11月6日告诉腾讯科技。从乐视网内容圈住的用户出发,贾跃亭一直想有更大作为。
从视频内容出发,乐视沿着内容向终端迈步,一是大屏电视,二是小屏手机,同时内容扩充到体育赛事和版权购买、制作。
超级手机的推出是一个大胆尝试。乐视手机生态玩法和行业主流趋势反其道而行之,向整个手机业祭出的一大杀招是低于配件成本给手机定价,把小米互联网手机追求“性价比”的玩法推向极致,声称“引领手机行业进入硬件免费时代”。
随着乐视进军新能源汽车,并提出汽车生态,开始比小米走得更远,但也遭遇外界更多质疑。这里面自然有小米,王川抨击,乐视核心业务有视频、电视、手机和汽车,除非每一项业务都做到第一名,才能实现强强联合,否则反而会拖累别的业务。
乐视生态最终定位在内容生态、大屏生态、手机生态、体育生态、汽车生态以及互联网金融生态,贾跃亭称“乐视的基因就是跨界”。
而乐视面临的最大考验,便是资金的缺乏。近日,贾跃亭发出内部信,声称乐视已经完成生态布局,要停止烧钱扩张,并进入发展第二阶段,强调经营利润,打造正向现金流。
内容渠道PK
陈彤在新浪以熟悉内容运营一路做到新浪网总编辑,2014年11月入职小米,任负责内容投资和内容运营的副总裁。雷军给了陈彤10亿美金做内容建设,以给缺乏内容基因的小米补上短板,打造内容生态。
陈彤加入之前,乐视于2014年2月以侵犯信息网络传播权为由起诉iCNTV,并将小米列为连带责任方。法院判决后,小米败诉,赔偿乐视网15万元损失。此后,乐视继续发难,称已取证掌握小米对乐视另外500多部电影、电视剧侵权证据,且小米有60多部侵权影视剧没有下架,称继续对小米提出版权诉讼。
实际上,当时版权之争,也是小米与乐视在电视、盒子、手机等硬件上的打法极为相近之后,很难避免的商业竞争之续集。内容基因强大的乐视想要压制小米。
陈彤加盟小米后不久,小米18亿人民币入股爱奇艺,又入股华策影视,小米从视频网站到影视剧制作公司都进行了资本注入,并搭建起了有100多家会员的百川视频网站大联盟。
陈彤管理的内容生态涉及了电视剧、电影、大综艺和短视频等,主要是以投资、参股,与合作伙伴分成的方式合作。
相比之下,乐视内容方面则通过采购、自制多管齐下,配合以多维度的会员和线下服务粘住用户。数据方面,乐视称前三个季度的付费收入超过18亿,这意味着乐视会员已经成为乐视生态业务最重要的收入之一。
从内容规模来看,小米引入多家合作伙伴,或许有一定优势,但是从整合效果和体验来看,乐视也具有垂直整合的优势。
2016年,小米和乐视两家公司往线下投射的力度也在加强。小米受OPPO、vivo等线下渠道强势影响,加大力气做小米之家,目前在全国已经建立起几十家小米之家。在小米之家里,既可以买到手机,同样可以体验像ninebot这样的新奇产品。同样,乐视也在全国各地建LePar体验中心,全面推行自己的O2O自营模式。
资本运作比拼
在资本运作层面,乐视与小米也走了两条截然不同的路。乐视以上市公司乐视网为基础,实际控制人贾跃亭通过股权质押或转让进行借款或套现,然后支持乐视七大生态的发展,而小米以手机、电视、盒子等为核心产品,最后再以少量入股的方式投资数十家生态链企业,覆盖电池、移动电源、耳机、手环、笔记本、无人机、平衡车、净化器等多个细分领域。
贾跃亭通过两次套现和一次定增,为乐视带来105亿元资金:第一次,2015年6月初,贾跃亭分两次一共减持了乐视网总股本的1.9%,共套现约25亿元;第二次,2015年10月30日,贾跃亭以转让股份方式套现约32亿元,接盘方为鑫根资本。转让完成后,贾跃亭的持股比由42.82%下降至36.79%;第三次,2016年7月27日,乐视向四大对象定向增发,募资基金48亿元,贾跃亭股权稀释至34.46%。
但这并不算什么,实际上,在贾跃亭套现之前,他已经开始多次将股权质押用于借款支持。根据乐视网2016年第三季报显示,贾跃亭拥有的682844429股(股比34.46%)乐视网股权,目前已经质押了83.6%。
为了促成乐视七大生态的融资,贾跃亭甚至会自己为投资者资金担保。
贾跃亭采取上述做法,可短期内为乐视七大业务发展带来大量的资金,其子业务也得以快速推进,一旦成功很可能就是如今乐视网体量的数倍,继而形成抗衡BAT的另一股力量。但这也是极大的冒险,是一场新业务何时产生正向现金流的赛跑。
相比乐视,小米的打法要保守很多,小米目前已完成多轮融资,最新对外公布的融资是2014年底以450亿美元的估值完成11亿美元融资,出让股份不足2.5%。
小米并没有大举进军体育、汽车和云服务等领域,而是一直将目光聚焦在当下中国竞争最为激烈的手机业务上。
小米的估值模式也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其估值与手机销量挂钩。根据IDC数据显示,今年前三季度,小米在中国市场的手机出货量为2970万台,相比去年同期的4790万台,跌幅达36.6%。
这意味着,此前外界传言的小米450亿美元估值下跌几乎已成事实,小米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就是再次拉升自己的手机销量。
小米10月份首次发布概念手机MIX,市场反映不错,但良品率因为陶瓷工艺生产难度不及10%,制约了其出货量。
短期内,面对OPPO、vivo、华为,小米很难逆转现在在智能手机市场的不利局面,而估值下跌、长期不上市,对员工心态带来不利影响。
不过,聚焦于手机业务也让小米的资金风险变得可控,小米手机尽管号称高性价比,但与多款乐视手机不同的是,小米手机仍然拥有一定的毛利,一旦出货量大,还可能实现净利。此外,小米今年还在MIUI系统中增加了不少广告,试图通过MIUI实现盈利。雷军此前在一次演讲中称,今年MIUI的营收将达到100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