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东副总裁马松:技术是推动互联网企业成长的灵魂

我是创始人李岩:很抱歉!给自己产品做个广告,点击进来看看。  

2015年5月28日,联想TechWorld大会上,京东商城研发部副总裁马松先生与联想集团全球服务高级副总裁、原CIO王晓岩女士,顺丰科技总裁田民先生,《商业价值》杂志出版人兼主编刘湘明先生共同参与了“尖峰时刻”圆桌讨论环节,探讨以联想、京东、顺丰为代表的企业IT发展历程、面临的挑战及IT架构的转型。马松介绍了京东技术体系的发展和演进,“京东的技术体系发展历经‘救火-驱动-引领’的三个阶段,基于开放体系和自主研发,建立了高度可靠灵活而又先进的技术引擎,技术已经成为推动互联网企业成长的灵魂。”

从救火、驱动到技术引领

马松表示,京东的技术体系发展历经了“救火-驱动-引领”的三个阶段。在2008年,京东商城刚刚上线时,技术团队不到30人,处于“救火”的被动阶段,业务发展太快技术怎么也跟不上。到2010年左右,京东技术体系进化到“驱动”阶段,技术围绕公司战略进行了系统规划,组织上也按照客户进行划分,引入业务部门参与将产品做好,整个需求管理都做成开放式,通过多渠道发展引进人才。京东开放平台、支撑配送体系的青龙系统、图书品类扩充等均在这个阶段上线。目前京东则处于技术“引领”阶段,京东技术研发团队已经接近5000人,业务-研发形成了一个闭环,创新引领业务的战略开始发挥巨大作用。

高速行驶中的“修理工”

技术对京东这样的互联网企业到底有多重要?马松表示,电商企业要面临比非电商企业更大的挑战,对技术的要求也是基于互联网思维的。他形象地把互联网企业两个阶段的发展比喻为汽车行驶:首先是起步阶段,这个阶段的汽车就好像一辆漏油的“破车”在高速公路上飞驰,它的进油的速度如果大于漏油的速度就可以保持前进,占据它在市场上自己应有的位置。当然这个时候会有遗留问题,就是能走多远?第二个阶段就是像京东这样的研发团队都明白的——可以在高速行驶过程中换轮胎、换部件,让破车变成超级跑车,但在换的过程中,车辆不能停止前进。“这就是互联网企业对技术团队的需求。”

京东技术团队面对的是一辆无比复杂的超跑。“京东的交易非常复杂,不仅有自营业务、第三方平台商家,还有全球购、闪购、京东到家等等业务,业务条线非常多,购物流程都不一样。”首先技术团队要保证这辆超跑的平稳行驶,也就是所有业务稳定可靠的运行。京东的整个服务体系实现了多机房分布式的部署和容错设计,并拥有完备的预案,同时也进行了大量演练。“在618等电商节期间,我们有能力保证京东的信息安全性、稳定性、高可用性,给用户最佳的电商体验。”马松信心十足地说。

坚持开放和自主研发

谈到系统建设中对于开源和套装系统的选择,几位嘉宾表达了不同的看法。马松认为,京东这样的电商企业和传统企业不同,很多业务都是创新型的,其模式、经营理念、业务精华都要融入技术系统中,而且随着时间迅速演进。“一方面需要有技术团队与业务团队极度贴近,应需而变,以互联网思维实现快速迭代;另一方面,也意味着没有现成的套装系统能够很好地满足京东的需求,”马松表示,京东为适应高速成长搭建起了独特的技术架构,其特色包括大量使用开源系统、全自主研发、高容错等。

马松认为,“在京东IT发展历程中,最关键的转折点是系统的开放。京东从开始非常单一的依靠数据库的架构、依靠.net系统,演变成调用平台化、API化、系统内部服务化的开放系统架构,以满足京东庞大而复杂的业务需求。”也正是SOA体系建设和API化服务化让京东复杂的业务不再交织在一起,可以明确隔离分化。

同时,京东非常重视开源系统的应用,从操作系统、大数据系统到搜索系统,都是基于开源系统开发的。“开源系统为基础,加上京东的业务、思想和灵魂,不仅提高了开放效率,更让技术系统符合京东的业务需求。”

互联网+时代,更多传统企业需要从互联网中获取新的发展力量。马松认为,对于像京东这样的互联网企业而言,多年的高速成长已经证明技术研发是其灵魂所在,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体现。“我也希望能够看到更多企业都借鉴互联网模式,加大对IT技术的投入,加强企业的竞争力。”

随意打赏

提交建议
微信扫一扫,分享给好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