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鸟网络的犹豫和纠结:快递公司转型动力不足

我是创始人李岩:很抱歉!给自己产品做个广告,点击进来看看。  

李娟 实习记者 赵嫦

2015年5月28日,杭州阿里巴巴西溪区内,一场别具一格的“菜鸟江湖大会”正在举行:快递大佬齐齐到场,在各家快递公司品牌展台处随处可见身着古代服饰的“江湖侠客”站台宣讲,循环播放的“笑傲江湖”背景音乐让现场处于一种持续亢奋当中。

如此浩大的阵势于菜鸟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简称“菜鸟”)而言并不常见——上一次这样的盛大场景出现在2013年菜鸟成立大会现场。事实上,在过去整两年中,关于这家公司的相关消息屈指可数。

这相当有意思。阿里巴巴一贯以来的高调众人皆知,这使得寄托了“马云最后一个商业梦想”的菜鸟的谨慎格外耐人寻味。“菜鸟含着金钥匙出生,所有的目光一直都盯着我们,菜鸟需要的是脚踏实地。”菜鸟总裁童文红当天对着台下500多位快递公司代表如此袒露心迹。谈及菜鸟成立两年来的发展,她几次使用了“犹豫”和“纠结”这两个词。她说菜鸟经历了很多思考、摸索和尝试。

这不难理解。2013年5月底,阿里宣布联合银泰集团、复星集团、富春物流、顺丰及三通一达成立菜鸟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立志要打造一个“中国智能物流骨干网(CSN)”,让通过这个网络的任何商品实现全国24小时可达。整个项目总投资3000亿元。

用马云的话来说“菜鸟是一个理想主义项目”、“至少需要8-10年的时间来实现”。换言之,菜鸟具体目标是有的——通过天网(线上大数据)和地网(线下仓储)来整合一直以来散乱庞杂的国内社会化快递;但是怎么做、通过哪些路径去实现目标则需要摸索。

这是一个空前具有挑战的事情,没有任何先例可供参考;但是又必须去推进,因为只有破解物流瓶颈,阿里的电商事业增速才可能继续一路扶摇直上;而更高层面上,物流生意则很可能是继商流(淘宝)、资金流(蚂蚁金服)之后,阿里未来最具潜力的淘金场。

一个佐证就是,约一个月前的4月22日,菜鸟投资方之一、前任银泰投资董事长沈国军(6月5日辞任)宣称,菜鸟物流将在蚂蚁金服上市后开启上市计划。

菜鸟筑巢两年以来究竟进行了哪些摸索和尝试?有着“马云得意女干将”之称的童文红是如何清晰地界定菜鸟的角色和定位的?菜鸟于国内快递行业、乃至整个电商行业而言,其价值和意义何在?以上每一个问题的答案都让外界好奇不已。

仓配野心

从廊坊高铁站驱车往东南行驶,约20分钟后到达天津广阳路附近,远远就可以看见一片独具阿里巴巴特色的橙色栅栏和屋顶,这里就是菜鸟网络天津物流基地。

阿里与天津武清区政府早在2010年底就正式签约建设华北电子商务物流中心,该中心当时被马云定位为华北地区电子商务物流和结算中心,2013年菜鸟成立后,这里被改名为菜鸟天津物流基地。

该基地正隶属菜鸟庞大物流商业帝国“地网”范畴。根据沈国军之前的说法,作为菜鸟基础设施的“地网”的主要任务之一就是,在全国核心城市通过“自建+合作”的方式建设物理层面的仓储设施,同时建立其基于这些仓储设施的数据应用平台,并共享给电子商务企业、物流公司、仓储企业等相关供应链服务商。

想要解读清楚这一晦涩表达背后的真实意图并不容易。不过,解剖首批仓配项目之一的菜鸟天津物流基地将一定程度上帮助我们捋清其部分思路。

天猫超市作为阿里巴巴一个独立的B2C频道,于2012年6月上线。这是一个以纯粹平台的方式经营的网上超市。你也可以把它理解为一个网上沃尔玛,平台在线上展示商品并实现购买,而线下不同商家的所有销售商品都会全部进入天猫超市仓储库。

商家负责所需具体产品的定价、库存的配置以及促销活动,而后台仓储的库存管理和配送则由第三方负责天猫超市某种程度上正是菜鸟对于地网仓配的实验。一直以来,菜鸟一直对外宣讲要用大数据来实现仓配管理和物流智能化,但是这种大数据的运用是要有业务场景的,这时候现成的天猫超市充当了一个很好的试验田。

以天猫超市华北仓为例,截至去年“双11”,该仓库的商品品类涵盖食品饮料、美容洗护、家具家电、生鲜水果等8个大部类,SKU高达1.4万个——几乎相当于一个线下中型超市规模。

仓库商品均由第三方商家提供,而整个仓库的管理、运营、维护则统一外包给一家名为广州心怡科技公司的第三方物流服务企业,该企业负责商品的入库、货品陈列和管理、包裹订单的分拣和包装,而包裹配送则是由一家名为万象物流的落地配公司(专门从事本地快递配送业务)提供。

目前,天猫超市华北仓的辐射范围涵盖了北京、天津、华北等区域,这些地区,约90%的包裹可以实现次日达。

那么菜鸟在整个流程中承担了什么作用?即对后台电商和物流数据的整合、分析和挖掘,比如根据既往的销售数据来分析预测下一个时期内哪些商品需要提前备货多少量,给予仓储管理商相关的商品陈列建议,以及检测并分析包裹自下单到配送到签收完成后整个流转轨迹和链路合理性等等。

诚如前面所言,天猫超市只是菜鸟仓配项目的试水。接下来菜鸟将联合天猫在多个商品品类上尝试开展这种仓配业务。“也就是说,接下来在菜鸟天津仓储区内,除了天猫超市,你还会看到美妆仓、生鲜仓等等非常多的仓,甚至未来我们会考虑把这些仓都全部打通。”一位菜鸟人士如此对经济观察报称。

而这样的大型一级仓储中心,菜鸟目前在北上广和成都、武汉已自建起5处,分别覆盖华北、华东、华南、西南和华中地区,总面积100万平方米。但这还远远不够,童文红的计划是接下来要达到12个节点区域的覆盖,至少实现50个重点城市的次日达。最终建仓地址将取决于后台商家和物流数据的智能化分析。比如商品最好没有明显的季节性特征,商品能够保证一定销量,属于热销品类和热销商家。菜鸟会说服这些商家不要自己建仓,而是选择入驻菜鸟仓,而天猫方面还会协助统计往年相关的销售数据,指导商家进行提前备货。

一个最极端例子是去年“双11”期间,基于菜鸟的数据预测,包括TCL在内的很多大家电厂家选择了提前分区域备货,这极大地缓解了“双11”海量订单之后带来的发货压力。

这不啻于是对目前快递行业的一种颠覆。要知道,原来围绕电商的快递公司一直进行的是点到点式的配送,即收货-发货分公司-分拨中心-收货分公司-送货。而菜鸟的介入则让流程变成了仓储中心-“落地配”。

这和目前B2C电商京东商城选择在重要节点城市自建仓储有着不约而同的相近。但区别在于,京东从建仓和运营到配送、乃至商品的采购入库全部属于自营,而菜鸟仅仅介入到买地或者租地建仓环节,后续的环节全部交由第三方社会化物流。

那么,第三方快递公司在此模式中承担什么样的角色?目前的消息显示,天猫超市仓储的配送大多使用的都是当地“落地配”公司。不过一位接近心怡科技的人士对经济观察报称,在部分区域部分品类的配送上,相关快递公司亦小范围地有所介入。该人士举例,比如百世物流有仓储业务,也有快递业务,其一方面承接了菜鸟部分仓储的管理运营,在此情况下其配送服务自然会有相当部分交由自家快递负责。

经济观察报就此事向圆通一位高管咨询其是否参与菜鸟仓配体系,对方含糊其词,表示不清楚无法回答。

一位匿名的快递公司人士称,“无论快递公司有没有参与其中,这都是一个值得警惕的事情。”他认为菜鸟的仓配模式改变了原来电商包裹的流通路径,“以前是商家选择快递公司,或者也有消费者指定快递公司,而现在快递公司被人为和商户隔离开来。”

“第一步设立一个区域性公共存货仓库,通过绑定商户来集中或者分散他们的库存,再通过订单吸引各地的快递,将其纳入配送体系。这样会导致快递企业失去对自己客户的占有,从而职能上依附于菜鸟网络,弱化区域转运中心;第二步,细化地区性公共存货仓库,快递企业有可能会因此放弃自己的配发中心,沦落为简单运力。”他点评道。

但菜鸟方面则持另一种观点。“单点发全国的模式,从综合效应来说,对于小商家是最好的,对一个品类来说也是最合算的。”

童文红说:“这里面不存在着谁控制谁,谁也控制不了谁,因为我做不了他的,他也做不了我的。”她说菜鸟和快递公司唇齿相依。

快递数据整合

通过大数据来提升快递公司乃至快递行业的效率,则是菜鸟同时在下的另一步棋——这是与地网战略相对应的天网战略。

截至目前,淘宝上相关的10余家快递公司的前台数据系统已经全部实现和菜鸟对接。这意味着菜鸟拥有了一张全国性快递监控网络。

打个比方,原来淘宝系的10余家快递公司,每家都在着力于建立自己的网络,而基于这个网络各家也只能知道自己的情况,而现在有了菜鸟的统筹,所有快递公司的信息能够统一起来,能看到全国大盘的情况。“我们平台就相当于中枢协调机构,每个包裹、每家快递从仓库发货就开始接入,揽收、中转、派送信息,整个轨迹都可以显示。”一位菜鸟人士如此形容道。而这将有利于菜鸟从全局层面帮助快递公司进行运力的统筹调配和规划。

菜鸟的物流预警雷达正是基于该基础诞生的。2014年“双11”当天,阿里巴巴总部一台巨型显示屏吸引了众多关注的目光,这是一台综合物流信息大屏幕,上面汇集了10余家快递公司的所有包裹轨迹数据。

“如果一条路线出现拥堵提示,我们就能发现到底谁堵在哪里了,然后给其他快递公司进行预先提示,提供新的路径建议,这就能化解较大的拥堵风险,避免‘爆仓’。”菜鸟网络2014年“双11”物流项目负责人马俊杰对经济观察报说。

童文红之前接受采访时,曾打过一个比喻来形容菜鸟的作用:之前物流公司不掌握商家动态,导致包裹挤在几个重要的货物发散地出不来,就如几个小孩子一起从瓶子里同时拉不同的彩球的游戏一样,都想赶紧拉出来,结果都挤在瓶口了。现在物流企业有了阿里基于大数据技术提供的商家销售预测等方面信息,能及时调配各家物流公司的配送比率与速度,“红球”“蓝球”“绿球”……就一个个有序地出来了,其运营速度大大提高。

而“电子面单”则是菜鸟基于大数据的另一个明星产品。过去快递面单就是一张纸,处理效率很低。而菜鸟开发出“电子面单”后,从用户下单一刻起,菜鸟就会为订单生成一个编号,生成面单自动绑定,并实现物流任何一个环节中面单都可追溯。

“利用电子面单,可以进一步精准定位,从商品出库到网点派送。”童文红说道。

菜鸟希望能够通过自己一系列数据化方式来提升快递公司效率,甚至改变原有的流程。

童文红称,不止一位快递公司的人告诉她,目前整个行业大概有近30%的包裹在路径上是不经济和科学的,同城都是“发到那边发不对再回来这样的往返”。这让她对于当下菜鸟正在做的事情更有信心:“如果菜鸟今天能够从30%降到3%的话,这个效率是非常大的提升,这样的快捷是需要有非常多的环节去做的。”

2014年,整个淘宝、天猫的交易规模达到了2.4万亿人民币,每日约有3000万个包裹在产生,而未来5年交易规模将超过一万亿美元,日包裹数量也有望增长到1亿个。在童文红看来,这样的规模,这样爆炸式的增长,一定得用互联网的思想来升级整个行业。

而在菜鸟内部,数据和信息的价值已经达成共识。不久前,阿里云总裁王文彬调任菜鸟,任菜鸟网络CTO 兼快递事业部总经理。这一调整背后亦不难窥见菜鸟方面对此的重视。

而童文红更是迫切地希望能够将自己的这一理念跟更多的人一同分享。她跟一家快递公司的运营老总打趣说,你已经不是公司最重要的人了,快递公司现在最重要的人是CTO。

但是挑战亦不容忽视。菜鸟强劲甚至凌厉的发展势头已经开始让部分快递公司有所忌惮。一位快递公司负责人在跟同行的讨论中曾不止一次地听到“要防着菜鸟”。

他称,目前各快递公司提供给菜鸟的都是前台的包裹轨迹数据,而这个快递公司愿意提供是因为“符合双方利益,可以提升自身的效率”。但是对于后台管理运营数据则会做好保护工作,“一些数据菜鸟没有办法接触到的,比如投诉率、遗失率、破损率、延迟率等等”,“即使通过某些方式得到了,也很可能是掺了水分的”。

打个比方,经常会有用户发现自己的包裹并没有收到,但是在快递链路信息中会显示已经签收了,这大多是因为下车的时候快递员直接就录了签收了,“因为这样在菜鸟那里,快递公司的数字会很好看,说明速度快。”

而在菜鸟层面,目前来看尚没有办法判断这种数据的真实程度。因为类似客户的投诉往往是直接投诉到快递公司的,并不会针对菜鸟。

换句话说,至少菜鸟拿到的部分数据有可能是掺水的。这意味着,想要获得更真实的数据并借此统筹全局,菜鸟还需要做更多功课。

快递公司的另一个不满则来自于当前整个电商格局下自己“人微言轻”。“按照商业惯例,我提供给你想要的快递数据,你是不是也应该给我你的商户数据,我也希望拿到这些数据,来便于我开发产品和业务模式升级,但是你去问阿里愿意给我们吗?”另一位快递公司负责人抱怨道。

这确实是一个让快递公司沮丧的事实。阿里包裹占据了全国包裹的60%,甚至高峰时候几近80%,而“三通一达”(中通、申通、圆通、韵达的简称)80%的业务都来自淘宝,业务依附关系明晰。

一个细节是,当天菜鸟江湖大会上以“三通一达”为代表的快递公司齐聚一堂,甚至还举行了一场热闹的讨论沙龙,但是顺丰的人全天都没有出现在该活动现场。

但是在外界看来,更多的原因则是因为顺丰并不从属于阿里这个体系。一位接近顺丰的人士称从一开始顺丰就非常警惕对于阿里的依赖,和“三通一达”不同的是,顺丰一直以来都是以利润更为丰厚的商务件为主。顺丰甚至以此为依托延展出了电商、金融等一系列相关业务。

纠结和犹豫

谈及菜鸟成立两年后的发展,无论是阿里CEO张勇还是菜鸟董事长童文红,都几次使用了“犹豫”和“纠结”这两个词。菜鸟做的事情是一件没有任何案例可以参照的事情。和之前阿里做的电商、金融业务相比,由于涉及到众多线下的快递物流,要完成线上线下的全面整合,复杂程度超乎想象。

童文华说自己并不喜欢“整合”这个词。因为她觉得整合意味着更多的是控制,而菜鸟想要做的是促进自身以及整个行业的升级,这样快递公司和阿里都将从中受益。

有一点菜鸟自始至终非常笃定,那就是菜鸟是一家数据基因的公司,自己的优势不是做物流而是大数据。按童文红的话说:菜鸟从一开始就立志要做一家数据驱动型的公司,这一点从未改变。

那么,要不要介入其中?怎么介入?这些问题在菜鸟内部一度经历了非常多的讨论。

童文红最终的决定是应该介入,否则链条形成不了闭环。在她看来,正是“因为大家都不清楚怎么做,这时候你要做一个标杆出来”这正是菜鸟介入的价值。

她不曾谈及的另一个层面的意思是,相比阿里对于物流方面提升的紧迫要求,快递行业自我革命的动力和能力并不那么足,面临的桎梏亦非常大。

国内民营快递企业以家族企业居多,转型的动力并不明显。而过去一直以来的加盟制,也让其在管理上本身就毛病非常多。“一个措施你很难推广下去,下面很多加盟网店有他自己的土打法,你说你推广信息化,他们愿不愿意做、会不会做都是一个关键。”一位圆通内部人士如此说道。

而菜鸟则必须迈出这一步,消费层面对于阿里物流的诟病已经由来已久。而随着竞争对手京东自营物流的壮大,阿里的物流短板越来越成为双方竞争的一个后腿。这亦是为何菜鸟大力自建仓储的真正原因所在。而在诸如天猫超市这样的样本仓储上,菜鸟自己更是前期直接来选定仓储服务商和落地配公司。

而另一个被业界关注和警惕的则是菜鸟母公司阿里对于物流行业的一系列入股。

就在5月中旬,圆通获得阿里及云锋基金入股,资金量高达数十亿元。而在此之前,星晨急便(已倒闭)、全峰、百世汇通等公司已经获得阿里的投资。这些阿里系的快递公司在阿里的扶持下,业务量增长极为迅猛。

资本关系的介入势必使得双方未来更加紧密合作。比如阿里跟圆通不久前就联合菜鸟开通了一条中韩货运航线。而王文彬在谈及对于阿里和圆通的投资时后亦表示:圆通的服务理念也是做一些承诺服务和时效服务,这和阿里的理念是吻合的,他称“阿里想通过投资来给市场一个方向标,让我们跟菜鸟走”。

但在其他竞争同行快递公司看来这更像一种变相扶持,他们担心未来圆通在菜鸟这个平台上有可能获得更多的资源倾斜。“比如将来的仓配上‘落地配’到底找谁家,比如分析大数据后觉得某条路线消费力强但是运力有所空缺,这个肥肉你率先告诉谁。”一位同行如此反问道。

对此,菜鸟方面没有明确回复。阿里CEO张勇在5月28日菜鸟江湖大会现场的一段发言在某种程度上是一种回应,他说:“阿里会更加旗帜鲜明地支持这一平台,只有消费者满意,阿里才能够在平台上获得更多的生意。”

本文被转载3次

首发媒体 DoNews-互联网 | 转发媒体

随意打赏

提交建议
微信扫一扫,分享给好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