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W咖啡背后:北京众创空间身影浮现
北京商报记者 冯秀英
众创空间是顺应网络时代创新创业特点和需求,通过市场化机制、专业化服务和资本化途径构建的低成本、便利化、全要素、开放式的新型创业服务平台的统称。这类平台,为创业者提供了工作空间、网络空间、社交空间和资源共享空间。
专家认为,众创空间的概念外延与孵化器略有重叠,但应比后者范围更大。一方面,众创空间比传统意义上的孵化器门槛更低、是可以更方便地为草根创业者提供成长和服务的平台;另一方面,众创空间不但是创业者理想的工作空间、网络空间、社交空间和资源共享空间,还是一个能够为他们提供创业培训、投融资对接、商业模式构建、团队融合、政策申请、工商注册、法律财务、媒体资讯等全方位创业服务的生态体系。
5月7日上午,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出现在中关村创业大街,并走进3W咖啡与创业者聊“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总理在这里喝咖啡的照片瞬间在网上疯传,让3W咖啡声名大噪。
几天来,3W咖啡馆门外不断有人拍照留影,“总理同款咖啡”带“黄金圈”的香草卡布奇诺也成了人们的最爱。
科委主任争当创业导师志愿者
“去年中关村创业大街开街时,科委带来一块牌子,把创业大街作为众创空间的试点,当时的想法就是给这里更大的创新空间。不到一年的时间,今天我们就是来兑现承诺的。”北京市科委主任闫傲霜说。
5月4日,也就是总理来创业大街的3天前,闫傲霜亲自带队,在创业大街举行“北京市众创空间集聚区众创空间授牌仪式”,授予集聚区内的36氪、3W咖啡等25家入驻机构“北京市众创空间”称号。她同时宣布,年内将组成“首都创业导师志愿服务团”,让北京中关村科学家、高级科研人员、创业服务机构等经验辐射全国有需求的地区,带动创新创业。
闫傲霜说,全国很多地区在探索科技创新创业服务业发展,但缺乏专业的运营团队、服务经验。通过导师志愿服务团,一方面,帮助服务当地的创业服务机构,促其发展,同时也在探索北京作为全国科技创新中心,其创业服务业品牌服务输出,发挥北京优势资源辐射带动作用。
“我要报名当创业导师志愿者”。身为市科委主任,闫傲霜希望为创业者们提供更多的信息资源。她表示,今后将利用北京科技试验条件平台,把一些重点实验室、研究中心的试验设备,“链接”到创业大街,“稍微加一点硬件辅助,把你们脑子里的创意变成至少可以演示的产品”。闫傲霜说,“例如3D打印技术就可以做很多”。
“今后,一年我要来两次,将来要是有一天没有官员身份了,我首先选择在这条街上做咨询。”闫傲霜说,她特别期待借助志愿者的身份,将创业大街作为政府部门联系年轻创业者的窗口。今后,市科委将定期进驻创业街,为创业者解读政策,提供科技信息,收集创业者的意见和建议,分享好的项目和创意,为创业者提供更好的服务、更多的机会。
创业大街四大众创空间模式
中关村创业大街上有几家咖啡馆,名气比较大的是车库咖啡、3W咖啡、Binggo咖啡、雕刻时光咖啡、IC咖啡等。前三家又以“创业咖啡”而闻名,前来喝咖啡的多是创业者与投资人。新奇的构思与以百万、千万元为单位的风投资金的故事,每天在这里上演。
自去年6月12日开街以来,这里就受到社会广泛的关注。目前大街上已聚集各类新型创业服务机构近30家,各机构服务模式和特点各异,形成了创业投资、硬件平台、教育培训、投融资对接等一批特色鲜明的服务模式,为创业者提供了良好的工作空间、网络空间、社交空间和资源共享空间,形成了为创业企业提供早期办公、投融资对接、商业模式构建、团队融合、媒体资讯、创业培训等全方位服务的创业生态体系,并在全国产生了巨大的反响。
“3W已经不仅仅是创业咖啡,创新传媒、孵化器、基金、人才招聘等服务品牌,不仅为创业者提供交流空间、办公空间、种子轮投资、人才招聘等系列服务,而且在服务创业者的同时,3W自身也发展迅猛,其旗下拉勾网已完成A轮融资。”市科委负责人说。
据介绍,“北京市众创空间”的创业大街入驻机构服务模式和特点各异:有硬件平台型,以服务创客群体和满足个性化需求为目标,将创客的奇思妙想和创意转化为现实产品,为创客提供互联网开源硬件平台和创意思想碰撞交流的空间,如:IC咖啡、硬创邦等;有媒体延伸型,主要利用媒体宣传的优势为企业提供线上线下相结合,包括宣传、信息、投资等各种资源在内的综合性创业服务,如36氪、创业家等;有投资促进型,主要以资本为核心和纽带,聚集天使投资人、投资机构,依托其平台吸引汇集优质的创业项目,为创业企业提供融资服务,并帮助企业对接配套资源,从而提升创业成功率,如因果树、天使汇等;有教育培训型,侧重对创业者进行创业教育和培训辅导,以提升创业者的综合能力为目标,充分利用丰富的人脉资源,邀请知名企业家、创投专家、行业专家等作为创业导师,为企业开展创业辅导,如联想之星、亚杰汇等。各创业机构通过满足创业者投融资、人力资源、创业交流等多方面的需求,取得较好的服务效果。如:天使汇平台汇集了超过1万个创业项目,900位认证投资人、130多个项目完成融资。
众创空间“零门槛”创业
北京商报记者了解到,市科委将在中关村创业大街开展三项试点。其中包括,市科委与创业大街共同研究提供众创空间的建设标准,由创业大街对街区众创空间等新型创业服务机构的工作和绩效进行评价,以及补贴支持资金的确定和发放。为创业企业搭建新技术新产品的首发平台,通过各种渠道宣传推广创业企业的产品,助推创业企业打通和拓展市场渠道。此外,市科委还将推出“首都创业导师志愿服务团”,组织本市优秀创业服务机构的代表、投资机构的代表,在京外展开促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科技合作。一方面服务当地创业服务机构发展;另一方面,探索本市创业服务机构品牌和服务的输出。
中关村创业大街挂牌成为“北京市众创空间集聚区”,这些众创空间将集成现有的各项科技政策支持、各类资金支持、专家团队支持,帮助创业者实现创业梦想。创业者只要带着创意,就可以在这里“零门槛”创业。
据介绍,众创空间不仅可以从提供办公空间等方面降低创业成本,降低创业门槛,还可以作为交流平台,让创业者更方便地获取科技资源。众创空间将与首都科技条件平台对接,创业者可直接使用高校、大院大所的实验室;众创空间还将与全市大量的科技成果对接,创业者可以用较小成本在既有科研基础上突破,同时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众创空间还可与政府、高校、大企业的专家团队对接,帮助创业者找到适合不同领域的创业导师。
按照计划,众创空间今后还将在工商注册、创新券使用等方面实现突破。例如,工商注册可以尝试虚拟注册、网上注册;创新券除了给小微企业发放,还可以直接给创业团队发放。“在校大学生创业团体,不用成立公司也可以拿到政府创新券资助。”闫傲霜说。
今后,本市还将在更多具备条件的孵化器、高校、企业挂牌成立众创空间,让创新创业“不再是少数人的选择”。最终,创业群体将从“小众”走向“大众”。据闫傲霜介绍,本市将全面推进众创空间建设,鼓励社会资本建设资源高效流动和对接的众创空间,支持众创空间提供专业化、集成化、便利化的服务,源源不断地培育和输送优秀企业,释放蕴藏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之中的无穷创意和无限财富,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打造新常态下经济发展的新引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