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oNews专栏:京沪深网约车细则出台,逆潮流将因小失大

我是创始人李岩:很抱歉!给自己产品做个广告,点击进来看看。  

十一长假归来第一天,京沪深突然同时出台了网约车细则。在7月份《网络预约出租车经营服务暂行办法》出台后,笔者就撰文说过,暂行办法给地方政府预留了设租寻租的权力,而这些成本最终还会转嫁到我们消费者头上。

iDoNews专栏:京沪深网约车细则出台,逆潮流将因小失大

短短几个月后,预言成真。北京和上海的网约车细则不仅仅是设租寻租的问题,而是规定了非常苛刻的条件,几乎要把网约车扼杀掉。北京和上海的细则的问题在哪?我们未来还能愉快的约车吗?我们来分析一下。

一、 车型尚有余地,户口蛮横无礼

上海的网约车细则除了国家的《网络预约出租车经营服务暂行办法》以外,还规定了若干限制条件,具体包括这么几条。

1、驾驶员拥有本市户籍;

2、持有本市公安机关核发的机动车驾驶证;

3、车辆在本市注册登记,达到本市规定的可予以注册登记的机动车排放标准;

4、自申请之日前1年内无驾驶机动车发生5次以上道路交通安全违法行为;

5、自申请之日前5年内,无被吊销出租汽车从业资格证的记录;

6、截至申请之日,无5起以上道路交通违法行为逾期尚未接受处理的情形;

7、网约车为燃油车辆的,车距应达到2700毫米以上;为新能源车辆的,轴距应达到2650毫米以上。

北京的规定除了违章、年龄等规定外,核心也在车与司机的上面。

北京对车的规定是5座三厢小客车排气量不小于2.0L或1.8T、车辆轴距不小于2700毫米;新能源车轴距不小于2650毫米;7座乘用车排气量不小于2.0L、轴距不小于3000毫米、车长大于5100毫米。对人的规定是本市户籍,取得本市核发的相应准驾车型机动车驾驶证并具有3年以上驾驶经历。

其中,什么违章,安全这些条件好说,核心在于户口、牌照、车型。

北京、上海都是一线大城市,户口都非一般的金贵,因为北京、上海的户口附带了一大堆合理不合理的福利。

在全国统一命题统一分数的年代,在北京能考入清华大学的学生来到山东仅仅能去山东大学,还挑不了专业。青岛的两个电大女生为此起诉教育部(她们的分数去北京能上很不错的重点大学,在青岛连专科线都不够)。北京户口的含金量可见一斑。

除了少量的应届毕业生,现在北京、上海的户口都是要积分的。有重大贡献的博士,知名企业家尚未一定能拿到北京、上海的户口。按照滴滴自己的统计,上海已激活的41万余司机中,仅有不到1万名司机具有上海本地户籍,这一条就卡死了专车。

除了户口,北京、上海的车牌含金量同样高。北京的车牌摇号,上海则是拍卖最贵铁皮,而且还不一定拍的着。仅仅车牌的价值就要十万计算。规定本地车牌,进一步提升了专车的成本。

至于车型车龄倒有变通的余地,毕竟轴距2700mm只是轴距,这个轴距标准看似中高档车,实际上不到10万的宝骏560轴距也是2750mm。北京的规定更苛刻,而众泰Z700和吉利博越也能达标。

所以,北京、上海的细则关键还卡在户口上,而且这个户口毫无道理。

网约车司机相当于一个职业,你规定一个职业只准本地户籍的人来干毫无道理。《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第十五条规定:“地方性法规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规章,......其设定的行政许可,不得限制其他地区的个人或者企业到本地区从事生产经营和提供服务。连市长、市委书记,本地公司上市公司CEO都没有规定必须本地户籍才能干,凭什么一个网约车司机就非要本地户口呢?所以这个户籍门槛是非常蛮横无理的。

二、 地方政府的算盘

对地方政府来说,互联网约租车以前一直是打击的对象。因为互联网约租车与出租车存在竞争关系,而出租车的利益很大程度上有地方政府的一些部门来分肥。《城市出租车管理办法》是建设部和公安部一起废掉的,《网络预约出租车经营服务暂行办法》也是中央出台的。地方政府只是无力阻挡。

既然细则给地方政府留下空间,那就充分利用。地方政府通过高门槛,一方面可以最大幅度减少网约车的数量,另外一方面可以给本地户籍的人解决部分就业问题,甚至增加一块寻租收入。

按照北京和上海的细则,外地人开不合法,不能办证。市场需求又非常大,那么就是有户籍的人,拍下车牌然后把车租给没有户籍,没有车牌的人来开。自己收租金,类似于出租车运营权的租金。

而车型的高门槛,则是为了提升约租车的档次,通过油耗与车型的差距,提升约租车的成本,提升其价格,避免与出租车竞争。

尽可能保护当地出租车的利益,给本地解决就业问题,让本地人收一块可能的租金。这是政策制定者的如意算盘。

三、 大势不可违

这次北京、上海出台的网约车细则很像当年第一个版本的网约车管理办法。政策规定与现实情况差异非常非常大。想要执行难度很大。

当年第一版的网约车管理办法也是想把网约车按照出租车来管理。结果引发了全社会的口诛笔伐,舆论愤怒。

因为网约车这个事情已经成为社会运转的一部分,与每个人的切身利益相关。已经得到的便利如果被剥夺,所引发的矛盾与动荡还真不是某几个部门所能负责的。

滴滴的数字是上海41万司机,不到1万符合新规。我们按照一半司机专职或者深度兼职计算,那就是20万司机将被剥夺主要的收入来源,相当于制造20万人的大失业。

20万一个巨型企业的人数。龙煤集团10万人分流,东北距离政治经济中心很远,还没闹出很大的事件就惊动到了国务院。而这20万人是在上海这个经济中心,他们还都是有车的,大面积失业可能引发的维稳有关部门真的准备好了吗?

北京是中央政府驻地,一个政策制造十万级别的失业,这需要多大的勇气?有关部门考虑清楚了吗?出了问题,是区区出租车行业的那点利益所能解决的吗?

而从舆论角度,这种侵害消费者利益的政策伤害的千万市民,市民不会去制造大的事件,但是站在千万人民的舆论对立面,这种舆论压力有关部门准备好了吗?

网约车的第一个版本,面对舆论风暴最终做了符合实际情况的修改。北京、上海的网约车细则目前还不是定稿,相信在舆论发酵,风险充分认识之后,也会有所变动。

世界潮流,浩浩荡荡,顺之则昌,逆之则亡。这是孙中山说的,也是大大强调过的,定政策也要“两学一做”,切不可逆潮流而动。

作者:耿彪 | 来源:iDoNews专栏

本文被转载1次

首发媒体 DoNews-互联网 | 转发媒体

随意打赏

idonews 专栏idonews上海网约车细则网约车新政细则
提交建议
微信扫一扫,分享给好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