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inn钱雨:升级传统孵化器 发力联合办公空间

DoNews 9月25日消息(记者 张译文)企业孵化器项目由来已久。在被互联网企业“围攻”之前,这一项目还只停留在大学的创业中心的定向孵化项目中。后来,一大批互联网公司的出现则把传统的孵化器进行优化升级,workinn也是其中之一。

2015年8月,workinn正式开张。那时,该公司的定位为共享办公室专门针对中国创业者需求,全面共享办公空间、服务、团队和资源,除办公室外,还需要提供创业者所需的,类似孵化器的企业设立注册、财税代账、融资、法务、乃至技术合伙、营销合伙的全面服务。

据了解,WorkInn共享办公室是基于时下流行的“共享经济”理念,以互联网为平台,为创业和创新者所打造的新型办公空间。与传统孵化器筛选时下VC青睐的项目,仅提供几个月简化办公区的入驻期,快速孵化项目不同,WorkInn更相信市场经济中野蛮生长的创新和商业力量,在这里绝大多数创业者都可以长期入驻,由市场选择出优胜者。

创业者补足短板 投资者更有价值

谈到成立workinn成立的初衷,workinn创始人、CEO钱雨表示,其实有两个源头,感情和商业并存。基本想法就是想帮助创业者补足短板,再与业主建立共赢的合作关系,让业主的物业投资更有价值。

谈及感情上的起源,钱雨表示,其实是为那些想创业的人提供多一份源动力。想借助最近刷爆朋友圈的一篇文章:《生命的后半段》说起。这篇文章提出的一个问题:生命的后半段,是否来得及从头 来过?恰恰这句话到了很多在大企业里,想从头再来创业,又被许多顾虑羁绊人群的痛点。

钱雨透露,曾经的他也是这样的一个人,在世界五百强公司爱立信怀揣创业梦想多年,却一直不敢去实现。因为那时只懂技术,缺少人脉圈子,缺少合适的项目,缺少从头再来的很多条件,所以一直期盼有个环境,可以去弥补这些缺陷。

谈及商业上的起源,钱雨表示,他希望为商业办公地产找到一条新的运营之路和战略价值点。在离开爱立信后,做地产基金投资,发现很多投资人都被一个问题困扰。目前房地产已经不再高速升值,而之前投资的大量商业办公物业的租售比不高,出售房产变现,又担心通货膨胀货币贬值,最终导致房产投资人觉得这些物业“食之无味,弃之可惜”。

藉此,在2014年开始探索如何提高商业办公地产投资战略价值,经过几番波折,最终选择了现在的道路,打造与业主共赢的战略合作模式。

缝隙中捕捉机会 推共享办公室

钱雨表示,虽然这传统主流孵化器,看似已经囊括了市场的大部分份额,但实际上,还是有不少机会可以捕捉的。

第一,创业初期服务需求尚未完全得以满足,很多创业者短板不能快速补齐。滴滴打车创始人程维提过:创业就是要不停的补短板。而传统孵化器对初创企业很少有在这个层面提供充分服务的。创业者可以从孵化器这里得知自己的短板是什么,但孵化器并不一定会提供补充途径。

第二,业主与“二房东”之间存在商业利益矛盾,限制了规模化发展。对于市场化运作的融合型和地产型孵化器,这个矛盾相当严重,因为这些孵化器的主营利润要来自于租金价差套利,而且还需要自我投入大量资金进行装修,稍有不慎就可能造成巨额亏损,必须寻求到优质地段、符合格调要求又租金低廉的物业,而这种套利机会在一个成熟市场上并不容易寻找,即使找到,低价出租的业主事后也常有利润被分走的感觉,租赁后期业主与二房东之间矛盾层出不穷。

第三,精挑细选的“童星项目”数量不足,质量也未必比得上野蛮生长。对于投资型和融资型孵化器,都不得不面临这个问题,每年VC投资频率和金额是有限的,市场符合VC口味的好项目是有限的, 而现在众创空间越来越多,以至于有人感慨:创业者都不够用了。事实是并不是创业者不够用了,而是符合这两种孵化器需求的创业者不够用了,很多在市场上野蛮生长起来,有良好现金流,但是一时并没有支持估值快速增长想象力的项目,并没有得到孵化器充分关注。

他表示,正是基于上述这三点,推出一个新的概念:共享办公室。

孵化器社区化:共享理念和互联网平台

WorkInn的特色不局限于对创业者的服务,根据WorkInn CEO 钱雨的介绍,与传统共享办公室的“二房东”商业模式不同,WorkInn通过 共享理念和互联网平台,将拥有闲置物业的业主、专业服务机构和 个人、投资机构等融合在一起,进而形成一个创新生态社区,通过 受托模式逐步开展共享办公室在各地的建设。一方面为创业者提供 更多物美价廉的办公空间,另一方面也让闲置物业为业主创造超出 传统租金的战略价值。从而避免了业主与办公室运营商之间的利益 冲突,实现了长期共赢。

据了解,WorkInn利用办公室基础平台和便捷服务,吸引团队入驻, 并且提供技术合伙服务等资源。钱雨介绍,目前WorkInn试运营期间 已经有多家会员签约,包括智能家居、文化创意、传媒、医疗健康 、互联网餐饮等领域的公司。(完)

随意打赏

提交建议
微信扫一扫,分享给好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