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彬彬有理》创始人:社群就像“宗教” 关键是建立生态

我是创始人李岩:很抱歉!给自己产品做个广告,点击进来看看。  

DoNews1月17日(记者费倩文)在全民互联网嘉年华上,DoNews记者对女性情感社群《彬彬有理》创始人路彬彬进行了专访。

路彬彬早年任职于新华社、央视等媒体,在传统媒体仍是黄金时期时,她选择离开媒体开始创业。在每个阶段都非常的成功。“可能是我比较幸运又或是性格比较要强,在每个阶段都是比较突出的人,在每个平台都要求自己做到最好,不仅仅是女性里面最好的。”

3次创业史,从阳春白雪到“下里巴人”

路彬彬把自己的创业经历分成了三段,7年一段。2000年——2007年,成立了贝都因传播机构,涉猎公关传播、活动筹办、影视制作等,服务过世界500强企业。2007年——2014年,路彬彬策划并主持了一档企业家访谈节目《名人堂》这成了路彬彬职业生涯的主标签。回顾以上两个7年,虽然人不在媒体,路彬彬的创业方向仍是围绕着传统媒体的形态去展开,阳春白雪,怎么高逼格怎么来。

2014年,路彬彬开始其第三次创业,一档女性情感视频栏目“彬彬有理”第一期叫《睡的代价》,同名公众号《彬彬有理》也迅速圈起一众粉丝,不久,路彬彬决定将重心从单纯的视频栏目转变到社群上来,开始真正的互联网创业。

从财经高端论坛主持人、女老板,到讨论“该和谁睡”的视频自媒体。这是一个很大的转变。当记者问及其拥有这么多的身份,跨度这么大,有没有犹豫和迷茫。路彬彬告诉记者“人一定要贪心,一个人一定是多维的,在我的世界里没有能不能,没有A、B、C的选项去选择,只有怎么去适应解决,然后成为这个行业的佼佼者。”

无心插柳,发现女性情感的蓝海

大家都知道是互联网,但互联网做什么?路彬彬认为一定要是大众的,而不是分众或者小资的。从商业的角度,小众话题下的十几万用户并不能实现良好的变现,这只是锦上添花的事,中国还有很多切肤之痛的事没有解决。无心插柳的尝试,却让路彬彬看到了一个需求的蓝海,女性的情感、情绪、情欲,缺乏产品去服务、疏导和教导。

“对我来说,我要让天下女人不再为情所困,我觉得这是有意义的事。”

凭借精准的女性话题定位,她迅速聚拢70W闺蜜,建立600多个微信群,发展1000个收费会员。为她们提供情感咨询,发展社群成员自制,打造了国内最高粘度的女性王国。实现了从内容到社群、再到服务与变现的生态闭环。如今,“彬彬有理”已获得两轮天使融资,整体估值近亿元。

只有建立生态社群才能生生不息

彬彬有理的核心用户群体是大学毕业一到五年,一线城市的“异乡人”和二三线城市的“乖乖女”。她们是互联网的原住民,90后或85后,一直扎根于互联网。

彬彬有理的核心价值观是“让自己变得更好,自我价值实现。”路彬彬说,“社群和产品的区别就是有价值观,如果一个社群没有价值观、没有人格体,用户就缺乏忠诚度,当你要做产品的时候,对你的要求就只是价格。”

“我是价值观的发起者,但在我们的秘问蜜答社区,我从来不会出现。虽然她们会以彬彬姐为开头来提问,但是所有人都是回答者。社群的组织者要特别注意控制自我,一方面要做人格化,让整个社群有温度,但是另一方面,又要做去人格化、去个人化。”

路彬彬认为:“当你选择做社群,去聚集一批有相同价值观的人的时候,就是在做一个宗教。一个宗教,不可能没有教皇,没有教义,但是教皇不一定要经常出现。更重要的是建立一种生态,让‘教徒’去各地传道,这样整个社群才能生生不息。”

互联网创业门槛越低对人要求越高

对于想在女性内容创业的年轻新媒体人,路彬彬认为,现在很多互联网平台的出现,让创业这件事的成本变得非常低。门槛越低,对人的要求越高。

想在互联网创业你得有专长,比如我是一个美容达人、或者撒娇达人、穿衣搭配达人。如果在女性领域没有自己的专长,只是觉得这个市场很火就想进入,这是很不现实的。除非是玩儿,但玩儿和创业是完全不同的两种事情。

很多人有一种错觉,认为创业是一件蛮简单的事情:写写文章就能创业,有个想法就能拿到风投。但是开公司需要有钱、有人、有资源,青年人可以通过创业获得锻炼,但这和负责一个几十人的公司是两件事。

随意打赏

提交建议
微信扫一扫,分享给好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