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O2O行业倒闭转型频发 跟谁学为何仍在坚守?
DoNews 8月31日报道(记者 赵晋杰)如烈火烹油般的教育O2O行业也在整个创业寒冬中遇冷。根据芥末堆最近披露的数据,上半年全球教育融资仅占2015年的39%,单从数字测算,预计同比下滑近10%。
反映在创业公司层面,梯子网、那好网和老师来了相继倒闭。变现的艰难让教育O2O公司开始寻找其他能够更快赚到钱的途径。轻轻家教转型线下私塾,疯狂老师开启了“叮当课堂”直播,跟谁学则选择了B端服务。2016年3月,推出面向中小机构的天校、U盟和商学院。
扩展B端业务
尝试多种变现途径
陈向东告诉DoNews,天校是为了解决中小机构系统研发和管理能力不足的痛点。U盟则是教育分销系统,来帮助中小机构更好地推广渠道资源。商学院的建立旨在帮助中小机构的校长提升管理能力。
同一时期,跟谁学还扩展了一批优选业务,像跟谁学考研等。就是把优质的中小机构、老师等资源整合起来,在某个细分品类上平台、机构和老师三家合作分成。
尽管跟谁学在对业务进行调整,但定位O2O的初衷一直没变。在陈向东看来,跟谁学并不同于市场上那些教育O2O。“第一,我们是全品类,而不像很多的O2O是单品类;第二,我们不仅针对个体老师,还包括中小机构;第三,在产品推出的时候,我们不仅有适用于学生端版本,还有老师端和机构端,组成一个整体。”
至此,围绕跟谁学的变现能力就分为了五大块。除了早前跟谁学自身的会员制服务和广告收入外,还能通过优选业务获得分成,开发商学院培训课程收取费用,利用U盟分销系统抽取佣金以及天校的付费版本。
低频导致过低的商业价值
迫使垂直类教育O2O转型
任何一家互联网公司,最终都是要以你的用户是否愿意埋单来作成功与否的标准。这也是跟谁学尝试变现的原因。
在线教育如果不能够变现,那这种模式就不是真正的商业模式。它可能只是一个你YY的概念。
教育的产品不像滴滴打车。打车是高频,低价,轻决策。但教育的的产品,则是低频,高价,重决策。
垂直细分品类的教育O2O,因为它太低频,品类不丰富的话,用户可能一年也就用一次。既难以把用户留下,也很难赚到钱。
所以它要真想做一个人们都离不开的平台的话,难度非常之大。在老师来了关闭后,其创始人虞益栋曾指出平台最大的问题在于“很难找到一个所谓的痛点,能够让老师和学生离开了平台所提供的这层价值,就没办法进行有效的教学服务。”
此外,单品类的教育平台,其获客成本往往要比全品类高。这也无形中加大了垂直教育机构的推广成本。
这些只是部分教育O2O行业倒闭转型的困境之一。陈向东还谈到,“在互联网创业的任何一个领域里边,最后的成功者往往就是一家两家。”当年那么多人做淘宝模式,最后就成了一个马云。
这样的例子在互联网创业史上比比皆是。像Facebook、Twitter包括国内的新浪微博,都成为了这一领域的代名词。
“放在教育上面,道理也是一样的。一般当你形成这个品牌认知之后,市场第二名如果想要再拿到跟你同样的资源,它可能就要付出好几倍的代价了。”
这也是当初一大批跟风进入教育O2O行业的创业者,今天不得不选择倒闭转型的原因。一旦心智认知形成,想改变太难了。
烧钱补贴不适合教育行业
想赢须靠增值服务
对比外卖、网约车等已经从群雄割据走向寡头垄断的O2O行业,在线教育是否也能够通过烧钱来赢得市场呢?
其实,他们之间有着很大的不同。相比打车服务的高频、低价和标准化操作流程,教育产品的低频、高价和非标准化评价指标,致使其很难通过给老师、学生发放补贴的方式来留住用户,从而扩大市场份额。
在复盘老师来了失败原因时,虞益栋认为最大的错误就是盲目烧钱冲量,但“如果不冲量就有可能被甩在后面,甚至整个行业的机会窗口会对我们关闭。”
2015年9月后,轻轻家教和疯狂老师相继取消补贴,不再一味追求GMV,将保障平台数据健康度放在了第一位。
盲目烧钱带来的另一个结果就是教育平台的同质化。尽管做在线教育的看似都是在卖课。但现在拼的不再是简单粗暴的售课能力,更看重的是课程背后的效果。“也就是你的课程,卖给了一个学生,而这个学生最后通过这个课程的学习,确实得到了改变。那把这个课程本身变成效果,它必然是增加了服务,增加了增值的。否则到最后就白干了。”陈向东认为。
除了做好平台的增值服务外,在线教育避不开的一个问题是如何应对来自传统教育巨头的威胁。在陈向东看来,中国的在线教育市场足够大,完全可以容纳好几个大的公司共存。“所以,当有更多的公司一块来做好这个市场的时候,对每一个市场参与者都是巨大的利好。”
相较传统教育机构来说,教育O2O公司都处在创业阶段,仍需要在一个不确定的赛道上去进行探索。就像杰克·韦尔奇《赢》一书中总结的,要想赢,除了挑选一批神队友、抓住机会快速行动之外,还得学会分享,并保持乐观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