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发改委鼓励建设信用城市,全国市长投出赞成票并发布杭州宣言
每个人心中都有一座不同的理想城,在许多市长的心中,这个理想城可能是一座信用城市。今天,在由国家发改委指导举办的全国首届「中国城市信用建设高峰论坛」上,进行了一次有意思的市长问卷调查,来自全国各地的上百位市长及城市管理者当中,81% 的人认为,距离全面实现信用城市,大概还需要 10 年左右的时间,而且,超过一半的人表示自己所在城市已经系统推进开展信用城市建设。
市长们说要建设的信用城市究竟是什么样的?也许峰会的举办地杭州可以给大家一些启发。国家发改委副主任连维良说,自己一到杭州,就感受到这座城市崇尚诚信的浓厚氛围。他举例说,杭州市有的公交车,市民凭借芝麻信用就可以先乘车后付款,「这意味着在杭州,信用也能当钱用。」
在中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一直受到国家的高度重视,根据波士顿咨询公司数据,我国的信用体系覆盖度约为 35%,相比美国 92% 的覆盖度有较大差距。这给城市发展带来不少阻碍,所以国务院在过去三年曾多次发布顶层设计文件,对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进行指导和鼓励。
那么,具体如何建设信用城市呢?全国许多城市已经在开展实践,有的地方在尝试把信用当钱用,有的在尝试让信用取代繁琐的证明材料,让老百姓办事少跑腿。
就在大会开始前一天,无锡、惠州、淮北这三个全国信用建设示范城市的「市长团」,特地提前赶到,走上杭州街头的,体验信用生活站点,以交流经验。大家发现,因为有信用,杭州市民不用交押金,就可以租用共享单车、充电宝、雨伞、借阅图书,还可以在无人零售柜买东西,而且,每次守信的行为都能积累信用。
在杭州图书馆,工作人员介绍了信用借书,并希望未来可以打通全国图书馆,让用户不用交押金办借书证,纯靠信用就能在全国通借通还,无锡市副市长高亚光当场回应「欢迎先来无锡建一个!」惠州市市委常委胡建斌在体验一系列免押金、免交材料的信用服务后也表示说,「很方便,这些东西,我都想带回惠州。」
不仅杭州,在其他城市,信用也正在逐渐深入城市生活的许多方面:在深圳,26 万老人领取养老金不用亲自跑腿去现场,只需要在手机上进行一次信用认证;在上海、南京等地,仅仅三个月,有近 2 万人,凭借信用,租房不用再「付三押一」,免除押金总额超 6000 万元;今年大热的共享单车,更是在 100 多个城市都推出了信用免押金服务,目前为止,已经为约 3000 万用户减免了 40 亿押金。
「信用建设迎来前所未有的历史机遇期」,连维良指出,「城市必须加快告别失信,迈向信用城市行列。城市管理者应当主动作为、积极探索、勇于创新,『信用有价』的实践应该在更多场景落地。」
在上述市长调查中,90% 成的人认为「互联网对于建设信用城市作用很大,不应错过此次机会」。「科技的确给了我们压缩时空,跨越发展的机遇」,蚂蚁金服董事长彭蕾表示说。
「中国人从来不缺信用,缺的是一套体系,借助科技,现在用户的信用积累可以更加多元、多维、实时。」在彭蕾看来,这可能是一次中国换道超车的机会,「目前,全社会可能还只探索了 1%,还有 99% 的信用应用场景和价值等待大家一起开拓,在信用问题上,美国的今天不一定是中国的明天,中国的明天却有可能是美国的后天。」
在中国政府网上月发布的大数据分析结果显示,加强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被评为最具网民获得感的十大举措之一。在今天的会议上,全国 300 多座城市联合发布了《信用城市·杭州宣言》,表示将共同追求建设信用城市,提升老百姓生活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