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职业社交网络之殇

我是创始人李岩:很抱歉!给自己产品做个广告,点击进来看看。  

[核心提示] 职业社交模式不是一个完美的模式,我们如何去其糟粕取其精华,另外中美的求职环境有着巨大的差异。

在职业社交网络领域,目前最成功的网站当归  Linkedin  莫属,其全球用户已超过 2亿。近些年来,国内也出现了一批 Linkedin的跟随者,试图打造具有中国特色的网络求职社交平台。以下是目前国内还在运营中的一些求职社交网站:

可惜的是,从职业社交的概念被搬到中国的这几年,还没有任何一家得到用户的认可,更不要说在商业化上面的探索了。最近可以看到,几乎所有的中国职业社交网站的在盈利的压力下,使得自己的网站越来越像传统招聘网站,而社交只能沦为忽悠VC 的噱头。

那么在职业社交的中国本地化的过程到底出了什么问题才导致如此惨烈的结果呢?我想有些疑问必须找到答案才能找到解决方案。

价值:六度理论在网络上可行么?

你和任何一个陌生人之间所间隔的人不会超过六个,也就是说,最多通过六个人你就能够认识任何一个陌生人。这就是六度分割理论,也叫小世界理论。

职业社交的核心家价值就是六度理论,希望完整映射用户的线下关系,通过有效的算法帮助用户挖掘到自己身边的人脉资源。这套理论是完全说的通的,但是当真正搬到社交网络上的时候,确实一个极其艰难的过程。这其中包含两个问题:

首先,六度理论是基于马太效应,就是用户越多,其价值越大。

必须每个用户把自己完整的(或者尽可能多的)人脉映射到你的网站上,职业社交的原型价值才得到体现。不然所谓的基于六度人脉的 people rank 是根本实现不了的。所以看了解目前国内社交网站的用户规模就知道,一切真的只是自欺欺人而已,最终难逃只有职位没有人脉的结局。

很多人会用 Linkedin 反驳,但是不要忘记它是花了将近10年的时间,才有了如此的成就,其实真的只是熬出来了了,但就这点中国的公司也很难做到。

第二个问题,就是算法问题。

涉及复杂网络人脉算法是个极其困难的算法,就算到三度人脉基本上可能就是极限了,所以在社交网络上完全还原六度理论基本上是不可能的事情。所以说,很多人分析说职业社交网络最大的问题是不接地气,其实就是在讲职业社交网站所依存的核心内容过于虚幻。

定位:熟人社交OR生人社交?

社交网络按大的分类来讲,可以分为熟人社交(强关系)和生人社交(弱关系),熟人社交网络有人人,QQ,微信,生人社交网络有YY,陌陌,百度贴吧,豆瓣,新浪微博等。

熟人社交就是去映射用户线下的人脉关系,使得朋友之间沟通更为便捷,而熟人社交则指基于聚集有着共同用户属性(地理位置,兴趣等)的用户群体的社交网络。

但是,你就很难用这样的分类去界定职业社交网络,它属于二者的交集,通过用户的熟人社交关系进行引导用户去玩生人社交,并通过此来进行收费。于是,也就会看得有的职业社交网站有“加好友”和“关注”两个按钮的奇葩设计。

这也就要求用户必须有足够的资源才能玩得转,无形中加大了用户进入门槛。何况还有收费这个门槛呢?

职位VS人脉?

职业社交网络行产品逻辑上会让用户模糊焦点,一般来讲,社交网络中人脉和内容应该是水乳交融的,人脉为主线,内容为辅助。

从目前来看,职业社交网站的内容是一个很大的短板。甚至有的连这块板子都没有。

有的人职位只是为了体现职业的主题不得不加上,于是就出现了用户自己申请职位的时候,明明有了个人档案,还要再写份简历。有的人认为职位是主要内容,就做出了 51job 的企业粉丝团一样的东西。所有人都忽略了,社交网络的核心就是通过内容连接人与人之间的交互,不是单独分开的。如何促进人与人之间的沟通才是本职所在,而不是人于职位之间的交互。

而最近  Linkedin 开始收购一些媒体公司 ,其实也是想弥补自己的短板。

其实从发展历史来看,Linkedin 的发展也是极其坎坷的,2亿的注册用户其实还比不上 Facebook 的月活跃用户数量,而自己的活跃用户数量也是 Linkedin 很大的心病。不过好在熬了10年再加上比较清晰的商业模式。

结语

而中国的职业社交网络在经历了山寨的失败之后,必须进行反思。职业社交模式不是一个完美的模式,我们如何去其糟粕取其精华,另外中美的求职环境有着巨大的差异。如何做出中国特色来,还需要一段时间去探索。

本文被转载1次

首发媒体 极客公园 | 转发媒体

随意打赏

  • 评论
提交建议
微信扫一扫,分享给好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