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迹天气金犁:在互联网下半场继续探索商业化之路
在国内的工具类产品市场,墨迹天气也许是其中最有代表性的一款产品了。这个在 2009 年就成立了的天气类 App,根据相关数据,目前已经拥有了约 4.7 亿的累计装机量,日活跃用户达 3,500 万。可以说,已经成为了一款「国民级」应用。
在去年年底的时候,他们也开始筹备自己的上市之路。2016 年 12 月传出消息,称墨迹天气已经向中国证监会递交了创业板招股书,拟公开发售不超过总股本 25% 的股份,最高募集资金 3.38 亿元。
当然,这一举动再次将他们送上了舆论的风口浪尖,「用户停留时长太短」、「广告收入占比太高」、「社区运营重视程度不够」…各种评论蜂拥而至,一时间似乎人人都想对这家公司的前景做出一个预判。
不过,墨迹天气自己倒不急于谈论这方面的事务。近日,他们在业务层面又做出了一些新的尝试,这次他们新的合作对象不是那家企业,而是中国环境监测总站。
(中国环境监测总站柏仇勇、墨迹天气 CEO 金犁接受极客公园采访)
中国环境监测总站是我国环境监测的网络中心和信息中心,对于任何一个天气类产品来说,这都是一个合作的黄金对象。此次他们面向互联网产业寻求合作的原因是因为他们要对运行近四年的「全国空气质量发布系统」App 软件进行全新改版,「最终在充分征求专家和领导各方面意见的基础上,最终选定了国内具有较大影响力的墨迹风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作为合作伙伴。」
在会后接受极客公园采访时,墨迹天气创始人兼 CEO 金犁表示,此次合作给墨迹天气带来的价值主要有两方面:
- 在数据上,「监测总站能为墨迹提供更多数据,让我们数据变得更加丰富;」
- 「墨迹天气对用户端经验可以和中国环境监测总站很好的融合,有 1+1 大于 2 的互动,可以贡献出更大的价值。」
同时,从去年开始,互联网行业中出现了「下半场」的概念,主要原因就是智能手机带来的人口红利逐渐消失,讨论在这种情况下互联网公司们的发展之道。那么,墨迹天气下半场是什么样的?
金犁表示,在互联网上半场的时候,他们依靠着一款工具产品积累的了 5 亿用户。而现在,他们正在积极探索更为广阔的服务领域,比如社区,比如实景天气。「再下来我们希望服务化,用户看天气预报是需要做决策,他希望知道未来天气怎么样、决定他怎么行动。行动的时候我们希望辅助他做一些工作,从而产生渠道的价值。」
第二,金犁表示墨迹天气希望做人与环境领域的事。他认为 Google 及百度是做人与信息的事;Facebook、腾讯是做人与人的事;而墨迹希望做人与环境的事。 「就像我们和中国环境监测总站的合作,我们希望环境领域给用户贡献更多价值。这是我们公司方向。」
第三,在商业化上,金犁表示希望在下半场的时候更多去探索商业化方面的事情。他认为,墨迹天气在招股说明书中发布了盈收情况,盈收潜力巨大,现在还是只是在一个起步阶段。「未来不管通过用户画像,投放的预估,还是整个原生广告优化,我想不同的路线都会给我们整个转化率带来提高。」
在讨论未来的具体的发展方向时,金犁举了几个例子:
- 第一, 在 B 端持续发力。我们都知道,气象服务对于很多产业来说都有很大的价值,IBM 在去年花费了 20 亿美元才收购了全世界最大的气象服务公司 The Weather Company,看重的正是它背后丰富的数据资源以及广阔的应用场景。虽然国内的商业气象服务还出于起步阶段,但墨迹天气也已经开始在做类似的事了,「比如我们和可口可乐、滴滴打车、58 同城提供精准气象预报,提升他们的效率,让他们的经济效率可以变得更大。」
- 第二, 丰富服务场景。比如他们推出了墨迹指数功能,其中比较成熟的例子包括了墨迹天气钓鱼指数和洗车指数。用户在去钓鱼或洗车之前,都能通过这些指数获取相关的天气信息,以免天公不作美,影响了正常的出行。
- 第三, 加强对新技术的使用。目前,墨迹天气已经成立了气象研究院,主要的研究方向是传统数值模式以及新的机器学习模式,「我们希望是能够把用户上传上来反馈信息和我们整个预报模型结合,增加它的准确度」。
当然,考虑到上市静默期的原因,金犁并没有谈到太多这方面的内容,墨迹天气在商业化方面的问题能否有一个突破性的结果还未可知,像「空气果」这样略显鸡肋的硬件产品到底怎样处理也还没有下文。
不过至少这次和政府环境部门的合作还是值得称道的,就像金犁自己所许的愿景那样:「我们针对气象的特性、污染源排放与环境质量关系问题建立了科研团队,进行了深度研究。双方将自己擅长领域进行结合,分析气象与环境之间的联系,将气象尽可能深度分析、细分,尽可能更加了解气象与空气质量之间的联系,一同寻找环境治理的方法。」
下面是采访实录:
提问:这次和中国环境监测总站合作,能给墨迹带来什么?
金犁:第一个是我们在整个数据上,监测总站为墨迹提供更多数据,让我们数据变得更加丰富。墨迹天气对用户端经验可以和中国环境监测总站很好的融合,有 1+1 大于 2 的互动,可以贡献出更大的价值。
提问:问一个本款 APP 的问题,这次做的是一个独立的 APP,有没有考虑过直接在墨迹天气上增加一个入口,因为本身墨迹天气的使用量很高。
金犁:目前墨迹天气空气质量板块还是我们以前做的原生的板块,随着本次我们和监测总站深入合作,刚才我和柏站长探讨未来数据是不是可以由更加深度的合作,目前是一个 APP,这个 APP 是很专业的 APP,我们墨迹天气空气质量界面数据没有那么齐全,是辅助于天气的功能。这两个 APP 定位不一样。虽然说现在定位不一样,未来我们会积极探索,看能不能数据上、功能上更好的融合。
提问:请问金总刚才在发布会当中提到双方合作除了空气质量发布产品之外,还有一些更深层次的研究,还会成立研究小组,介绍一下详细情况。
金犁:墨迹天气有气象研究院,我们研究传统数值模式、机器学习模式,我们希望是能够把用户上传上来反馈信息和我们整个预报模型结合,增加它的准确度,我们希望在空气质量发布 APP 里,能够去让用户发布他们观测到的环境的状况,包括他们可以去发现了污染源头可以在 APP 里发布。我们希望通过双方的技术实力可以更好的把我们的环境的报告包括环境预报,能够做得更加准确。
提问:工具类产品是出海非常重要的产品类型,我们也有这方面打算,出海有没有什么想法?指墨迹天气。
金犁:简单回答一下。墨迹天气在海外每天都有上百万级的海外用户,但大部分是国内去国外旅行的。我们希望能够更加积极探索国际化的步伐。今年我们已经和一些手机厂商合作,通过他们,国内游很多知名手机厂商,他们在海外销量很大,我们给他们提供 APP,借助这种方式增加我们的海外用户。国际化是我们战略重点之一,我们会持续考虑。
提问:气象预测数据越多预测越准,我国主要靠气象部门公布数据,我国现在不太能够自建气象观测站,气象部门数据是公开的,我们怎么样获取更多的数据预测更准。
金犁:我们每天超过八万张照片拍摄实时天气情况,天空情况。我们会通过机器学习算法,分析他拍照片是什么样的天气情况,空气质量是什么样,这样对我们数据来源是一个补充。因为他拍的时候有具体位置。拍完之后我们去算,量很大,所以对我们数据是一个补充。
我们每天报天气的时候用户会给我们纠错,报的数据如果没有及时更新,实况不够准确用户会纠错,纠错量非常大。纠错量、拍摄的照片,会实时在后面计算里更新算法,提高我们的准确度。
这两块是最主要的数据来源。
提问:问金总一个行业问题,互联网行业讲下半场,讲公司下半场该怎么做。墨迹天气正在排队 IPO,墨迹天气下半场是什么样的?
金犁:上半场的时候我们积累五亿用户,我们整个产品围绕着一个工具,正在积极探索社区,比如实景天气,再下来我们希望服务化,用户看天气预报是需要做决策,他希望知道未来天气怎么样、决定他怎么行动。行动的时候我们希望辅助他做一些工作。从而产生渠道的价值。
一个是我们的服务化,再有是我们希望人与环境领域,比如说谷歌,还有百度是做人与信息的事。脸书、腾讯是做人与人的事,墨迹希望做人与环境的事,就像我们和中国环境监测总站的合作,我们希望环境领域给用户贡献更多价值。这是我们公司方向。
我们所说的方向是一个,商业化上,我认为下半场的时候更多探索商业化,墨迹天气看招股说明书发布了盈收情况,盈收潜力巨大,现在我们盈收还是做到一个起步阶段,未来不管通过用户画像,投放的预估,还是整个原生广告优化,我想不同的路线都会给我们整个转化率带来提高。我说这些方向是下半场做的这些事。